戴耳机、掏耳屎、擤鼻涕……这些个日常可能天天都在做的习惯,可能一直在影响你的听力,严重的话会导致耳聋,你可知道?不过,现在开始注意,还为时未晚。先听听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怎么说吧!
习惯一:戴入耳式耳机
在地铁及公交车上,随处可见人们戴耳机听歌、看电影。其实,这是最常见的损伤听力的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地铁及公交车的背景噪声达70分贝,人们处于此等嘈杂环境下,会不自觉地提高耳机音量,通常而言,此时的耳机音量均对听力有一定的损害;
而不同类型的耳机对听力的损害程度亦不一样,耳机类型有耳罩式耳机、耳塞式耳机及入耳式耳机。在同等佩戴时间下,耳罩式耳机对听力的损害最小,但不便于随身携带,入耳式耳机对听力的损害最大,因其携带方便的优点,人们多选用入耳式耳机。
人耳长时间接收高分贝音量,或会造成短时间但可逆的听力损失,或会造成永久性且不可逆的听力损失。
不要长时间大音量使用入耳式耳机。
习惯二:常用棉签掏耳朵
很多人认为耳垢是耳朵分泌出来的垃圾,应该要及时清理,但事实上所谓的“耳屎”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如果耳朵里干干净净,反而容易得病。保持一定量的耳垢能够起到保护耳道、耳膜的作用。经常掏耳朵还会引起耳屎的分泌异常,耳屎可能越长越多,新分泌的耳屎会由原本的片状变为碎屑状,从而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
由于耳内皮肤非常敏感脆弱,无论是棉签还是挖耳勺,都极易对耳内皮肤造成损伤,进而增加病毒细菌感染的几率,所以任何形式的挖耳行为都是不推荐的。如果有需要,医院进行专业的处理。
耳屎自己会出来,保持耳廓清洁就行,多按揉耳廓也是好的。
习惯三:感冒用力擤鼻涕
很多感冒、鼻炎的患者,生病时鼻腔内都会有很多分泌物,常常需要擤鼻涕,许多人会把两个鼻孔同时捏住用力向外擤,鼻涕擤干净了,但耳朵突然出现阻塞感、闷胀感、耳鸣、甚至疼痛,有时几分钟后就能恢复,但是,情况严重时却会引起中耳炎。
很多人的急性中耳炎就是因为擤鼻涕不当造成的,因为鼻腔是通过咽鼓管和中耳相通的,当擤鼻涕用力过度时,鼻涕中的细菌就有可能通过咽鼓管涌入中耳腔,进而引起中耳的细菌感染。
由于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的咽鼓管短,而且小孩擤鼻涕在用力上没有把握,因此,儿童感冒后擤鼻更容易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不要用力,葱白也有通气的效果。
习惯四:耳朵进水后用力掏耳朵
夏天很多人喜欢游泳来消暑,游泳的时候最常见就是耳朵进水,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导致耳道感染。
耳朵里进点水也不用太过于紧张,大多数情况下进去的水还是可以自行排出来的。如果进的水比较多,让人产生耳胀耳闷的感觉,那么这时就需要简单处理下了:
上岸后把头侧向进水的耳侧,使进水的那只耳朵朝向地面,然后单脚蹦跳,借着重力作用让水顺着耳道流出来,或用干净的棉签吸干外耳道的水,以免耳内潮湿的环境给细菌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要注意千万不要用手或者尖锐的东西去掏耳朵,以免因力度掌握不合适时挖破了耳道而引起感染。
跳跳跳。
杨兴奎
副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专家
毕业于解放军兰州军医学院,专修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于解放军第27医院从事耳鼻喉科20余年。医院从事本专业至今。能熟练的进行耳鼻喉科各类手术操作,尤其擅长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耳鼻咽喉疾病。对耳鼻喉科各种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
医道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医院接诊-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xtxel/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