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小孩耳聋 >> 小孩耳聋怎么办 >> 正文 >> 正文

全国爱耳日怎样预防新生儿耳聋

来源:小孩耳聋 时间:2018-11-22

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年,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正常的听力是进行语言学习的前提,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常有语言发育落后、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的问题。而重度或极重度听力障碍儿童由于无法学习语言,必然成为聋哑人。

医院儿保科主任医师、原重庆市新生疾病筛查中心主任熊若嵋介绍,听力障碍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0.1%~0.3%。经过抢救的新生儿,其听力障碍的发病率高达2%~4%。根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语言残疾居残疾之首位。

先天性耳聋指的是由于母体妊娠过程、分娩过程中的异常或遗传因素造成的耳聋,其中,接近一半的先天性聋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会造成先天性耳聋?

新生儿先天性耳聋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性耳聋可以是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或伴性遗传性耳聋。其中大部分为隐性遗传,父母双方均为致聋基因携带者,下一代就有可能出现聋儿。如果父母有先天性耳聋,孩子易患此病。其次,近亲结婚也可造成先天性耳聋。此外,胎儿耳部组织发育有畸形,也会造成先天性耳聋,但一般可通过手术矫正,恢复听力。

2、孕期因素

在怀孕期间,可导致先天性耳聋的因素包括宫内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梅毒螺旋体等)、孕妇用药(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奎宁等)以及放射线等的影响。

3、疾病因素

如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则可导致流产、死胎、低体重儿和宫内发育迟滞,也可能引起严重的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导致混合性耳聋。

4、临产期以及产后因素

此类因素包括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症和新生儿窒息等。

怎样预防新生儿先天性耳聋?

对于先天性耳聋的预防,我们可以从孕前的基因检测开始。为了发现先天性耳聋的致病基因以及计算其发生的概率,首先要进行基因检测。通过基因检测来了解父母双方是否为致聋基因的携带者。

另外,针对上述可能的致聋因素,在孕期要特别注意,加以避免。

防止聋哑儿重要一环:新生儿听力筛查

熊若嵋表示,如果听力障碍能被早期发现,并及时配戴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语言康复训练等,大部分患儿的语言和智力发育可以接近正常水平,其生活质量会优于晚治疗或不治疗的患儿。所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是减少聋哑人的关键。

但是传统的高危家庭登记管理办法,只能发现约50%的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常规体检和父母观察,几乎不能在第一年内发现患儿。惟有新生儿听力筛查,才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的有效方法。

因此,年美国儿科学会发表声明,强调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迄今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以立法的形式规定,所有新生儿必须进行听力筛查。医院按照国家新生儿疾病筛查规定,对所有在院出生的宝宝都会进行听力筛查。

筛查流程

初筛应在婴儿出生后72小时内进行。对初筛没有通过的婴儿,可在出院前再做1次。

复筛对初筛未通过的婴儿,可在出生42医院进行复查。

确诊复筛仍未通过的婴儿,需到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干预和随访被确诊的听力障碍婴儿,应由诊治中心给予干预和康复指导,并进行跟踪随访至学龄前。

温馨提示:医院开展听力等新生儿筛查

医院对所有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视力筛查,并采足跟血进行筛查,筛查的项目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串联质谱法(MS/MS)遗传代谢性疾病五种。

熊若嵋XiongRuomei

主任医师原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

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从事儿科临床和儿童保健工作5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与保健工作经验。先后担任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及保健科主任,曾任重庆市优生优育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主任等职。曾主持参与儿童保健科研课程5项,获卫生局医学科研成果二等奖,在国家及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

擅长:对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在遗传代谢疾病的(先天性甲低和苯丙酮尿症)诊断、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五洲儿保科专家门诊周二、周四上午

挂号费:元(6月1日前惠民价28元)

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陕西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b/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