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小孩耳聋 >> 耳聋怎么治疗 >> 正文 >> 正文

和美加生孩子前小腹平平VS生孩子后大

来源:小孩耳聋 时间:2021-5-12
北京痤疮医院哪个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78752.html

生孩子前小腹平平,生孩子后大腹便便?没想到产后最大的烦恼居然是穿衣服!新衣服没时间去买,旧衣服一件也穿不下……

如果妈妈们生完孩子大半年了,肚子还是松松垮垮,就要注意了,可能是腹直肌分离惹的祸。

1

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左右各一块,以腹白线相连。腹直肌是维持人体良好核心稳定性的重要部分,能够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参与完成排便、分娩、呕吐等生理功能。

腹直肌分离:是指腹直肌两侧肌腹相互分离的现象;腹直肌分离的诊断标准目前并不统一。国内多采用触诊测量,任一位置两侧腹直肌的间距2cm即诊断为腹直肌分离。

女性腹直肌分离常发生于妊娠、分娩及产后的各个阶段,也常见于有生育史的子宫切除术后老年妇女和更年期泌尿妇科患者。腹直肌分离不仅影响形体美观,而且可导致腹部肌肉收缩力减弱、腰背部疼痛或影响呼吸功能,严重者可导致腹壁疝。

2

腹直肌为什么会分离?

怀孕期间,宝宝在妈妈的子宫里逐渐长大,腹壁所承受的压力也逐渐增大,腹白线被拉伸并变得薄弱,白线两侧的腹直肌松垮,腹直肌间距离增大,从而产生腹直肌分离。

让新妈妈烦恼的是,腹直肌分离的间隙会逐渐被脂肪组织所填充,导致腹部出现明显的松垮褶皱,产后凸起的肚皮收不回来,产后还像孕前的“妈妈肚”,影响产后形体恢复。

3

腹直肌分离有什么危害?

除了对体型的影响,腹直肌分离的危害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腰背痛:腹直肌分离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就会越小,增加后背疼痛的机会,容易出现腰背痛,甚至连起床都变得十分困难,限制其活动、休息、哺乳等,产妇身心俱受到了影响。

二是脏器移位:腹直肌分离严重者还可使内部脏器下移,如胃下垂,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问题。腹直肌分离比较严重时,出现部分纤维的断裂、腹肌松弛、腹压减弱、收缩无力等情况,部分女性会因此而出现脐疝的情况,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体健康。

4

在家怎样判断有没有腹直肌分离?

大家可以用这样的姿势自测:

(1)仰卧,两腿弯曲;

(2)露出腹部,抬起上身,腹部用力屏气;

(3)右手食指和中指,探入腹部,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

正常:2指以内(含2指)

需日常改善:2—3指

需寻求专业指导:3指以上

5

是不是只有剖宫产才会腹直肌分离?

不是的。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据研究统计,例产后6~8周的产妇,顺产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3%,剖宫产发生率为70.8%,2次及以上剖宫产的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90.8%。由此可见,不论分娩方式如何,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概率都很高。

6

腹直肌分离怎么办?

如果腹直肌分离在2~3指之间,注意不可以进行躯干弯曲和扭转的负重练习,这会使腹直肌分离的情况更加严重,须先进行分离改善训练,直到腹直肌分离的距离恢复到2指之内后,才可以进行负重躯干弯曲和扭转练习。改善分离的训练,推荐5个简单动作。

运动恢复

(1)仰卧蹬腿。仰卧,下巴微收,双手扶住右腿小腿上方;吸气准备,呼气,右腿向远处蹬出,完成6~8次,换另一侧腿重复,完成2~3组;用手扶腿的时候,尽量向胸口按压,令腰椎压向垫子另一条腿尽量向远处伸,同时保持腰椎不要抬起。(2)仰卧抬腿仰卧,双腿弯曲,双脚与髋同宽。双手放身体两侧;呼气抬腿,膝关节弯曲90度,吸气落下,双脚交替每组6-8次,每侧2-3组。腿落下时腰椎不要拱起,保持骨盆中立位。(3)跪姿收腹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吸气,小腹自然放松;呼气时,用力将小腹向内收回。每组重复10~15次,做2~3组。整个过程只有腹部在活动,想象将肚脐拉向腰椎的感觉。(4)跪姿伸腿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呼气时右腿慢慢向后,吸气不动,呼气慢慢把腿收回。完成4~6次,换另一侧重复,重复2~3组。整个过程中保持躯干、骨盆的中立位,想象骨盆上放了一瓶水,不能让瓶子倒掉。(5)站姿收腹保持中立位靠墙,后脑勺、背部、臀部贴在墙面,呼气时,腰椎贴墙面,吸气还原。每组10~15次,重复2~3组。尽可能腹部向内收,想象用肚脐向墙壁方向靠近的感觉。

电刺激恢复

电刺激是临床上用的比较多的恢复方法,其简单有效,客户依从度高。通过电刺激使腹部肌肉被动收缩,对腹部肌群进行强化,同时也可以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和改变骨盆的倾斜度。电刺激还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使肌肉牵拉,刺激生成新的胶原蛋白,缓解背部肌肉放松并达到镇痛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腹直肌分离恢复前需先检测盆底肌力,肌力达到3级以上才能进行腹直肌分离修复。因为盆底和腹肌是一整体,盆底肌是支持、承托、受力结构,其力量增强,腹部肌肉治疗才能有效。如肌力差的,要先做盆底康复再做腹直肌电刺激恢复。

手法按摩

手法按摩作为其他恢复方式的补充,通过按摩和穴位刺激,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减少脂肪堆积,从而恢复腹部皮肤、肌肉、筋膜弹性和紧张度。

7

腹直肌分离恢复完会反弹吗?

如果不注意生活方式,即使已经完全解决,恢复到2指内,也有可能会造成问题的反复。目前腹直肌分离的恢复方式主要采取电刺激、手法、自主训练等方式。单纯电刺激或电刺激结合手法均能起到明显的效果。但是腹直肌的恢复训练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坚持训练和科学饮食。恢复的过程是缓慢和辛苦的,但是有了科技的帮助,这个过程更快速,也更有趣。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网络整理》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elzmzl/6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