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 耳鸣耳聋可作为临床常见症状,常见于各科的多种疾病过程中,也可单独成为一种耳疾病。西医的耳科病变(如中耳炎、鼓膜穿孔)、多急性热性传染病(如猩红热、流行性感冒)、颅内病变(如脑肿瘤、听神经瘤)、药物中毒以及高血压、美攸氏病、贫血、神经衰弱等疾病,均可出现耳鸣耳聋。
中国
传统
节气
疾病类别
由于耳鸣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造成耳鸣的病因很复杂,医学界尚在讨论中,因此耳鸣的分类很难统一。
常用的分类方法有:
一、根据病变部位分类: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脑干或中枢听觉通路、全身系统性疾患、局部血管或肌肉,即血管性耳鸣与肌源性耳鸣;
二、按病因分类:机械性、中毒性、感染性、变态反应。
三、根据响度分类,可分为七个等级:
0级:无耳鸣;
1级:耳鸣响度轻微,若有若无;
2级:耳鸣响度轻微,但肯定听得到;
3级:中等响度;
4级:耳鸣较响;
5级:耳鸣很响,有吵闹感;
6级:耳鸣极响,相当于患者体验过的最响噪声,如飞机起飞时的噪声。
四、按音调分类:
低调:如刮风、火车或机器运转的轰鸣声;
中调;
高调:如蝉鸣、吹哨或汽笛声;
无法识别的音调。
康复病例:
多汗、耳鸣案
杨某,女,44岁,教师,年1月21日来诊。患者精神萎靡,面色黄暗,自诉近1个月不定时出汗明显,活动后加剧,耳鸣(如蝉鸣响),冬季手脚怕冷,腰酸明显,月经量明显较前减少,舌苔白腻,舌质衬紫,脉细弱,纳可,二便尚调。证属肝肾不足。予苁蓉牛膝汤加减:淡苁蓉15克,怀牛膝15克,大熟地15克,宣木瓜10克,西当归10克,炒白芍10克,制乌梅10克,鹿角霜15克(先煎),生甘草5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饭后服用。(以上药方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年2月16日复诊,患者述服完7剂中药后,出汗和耳鸣(如蝉鸣响)症状都明显好转,精神亦转佳,效不更方,仍以原方续服。
耳鸣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而且长期不治的话,还可能会诱发耳聋,这样的话,就连日常沟通交流都会受到影响,北京壬九馨康中医采用的通鸣清窍汤疗法是目前治疗耳聋耳鸣的最佳方法,合适中药外治内调的方法,见效很快,而且完全不用担心会有副作用的。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失调,以致肝气郁结,阻塞清窍,或气郁化火,肝胆之火上扰清窍;或因嗜食醇酒厚味,脾胃受伤,痰湿停聚,郁而化火,痰火上壅清窍;或素体不足,或久病耗损,或恣情纵欲,肾精虚损;或因脾胃受伤,气血化生不足,清气不升所致。
临床常见肝火上扰、痰火郁结、肾精亏损和脾胃虚弱四个证型,现分别以食疗处方,供参考!
证型之一:肝火上扰
症状表现:临床表现耳鸣如闻潮声,或如风雷声,耳聋时轻时重,每于郁怒后耳鸣、耳聋突发性加重,兼耳胀、耳痛,或伴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或夜寐不安,烦躁不宁,或有胁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食疗方一
1)配方食材:连根芹菜克、粳米克。
2)制作方法:芹菜洗净,切碎,与粳米一起加水适量煮粥。
3)主要功效:清肝泻火。
4)具体用法:早晚分食,每日1剂,连用数剂。
食疗方二
1)配方食材:细玉米面克、黄豆粉克、白糖克、桂花酱5克、栀子粉25克。
2)制作方法:将以上五物倒在一起拌匀,加温水适量和成面团,揉匀后,搓成圆条,再揪成50克1个的小面团,制成小窝头,上屉用旺火蒸熟。
3)主要功效:清心泻肝,解毒。
4)具体用法:早晚作主食。
耳鸣研究组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elzmzl/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