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说,发热是因为自身体内的“防卫兵”在和外来的病菌们打架。每个孩子从小到大肯定有发热的经历,而这时候最难受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家长们。那么,如何来正确的护理发热的宝宝,发热会持续多久,什么时候吃抗生素,什么时候该多穿多盖捂着,什么时候又不能捂太多……
今天来聊聊发热的家庭护理8个要点——
孩子每次发热都需要经过这3个时期:
发热前48小时(头2天整)是最难熬时光,很多孩子会反复反复的39-40度,很多家长感觉退热药根本不管用,还没正常又烧起来了,其实退热药只是暂时退热,只是缩短发热的时间长度,不能阻止达到高峰,体内病毒没有完全清除,发热还是会反复的。您需要做的就是孩子38.5度时候使用退热药(有惊厥史的孩子38度使用退热药)。注意两次用药要相距4-6个小时。如果是病毒感染的孩子,一般第3天(48-72小时)会明显好转,第4天(72小时过后)大部分基本痊愈。
3.
孩子体温38.5摄氏度才吃退热药,(不是一发热37度过一点就吃退热药,因为退热药也是存在肝肾损害等副作用的)。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孩子38摄氏度吃退热药。市面上有布洛芬(商品名如美林等)和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如泰诺林等)为孩子常用退热药。(1)布洛芬起效慢些,但持续时间久(5-6小时左右),6个月以下禁用;如果脱水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肾功能的损伤,可以恢复。(2)对乙酰氨基酚效果快,持续时间短暂(2小时左右),3个月内禁用,副作用相对较小,剂量过大会有肝损害。普通感冒的发热,温度不是非常高,可以首选吃对乙酰氨基酚。如果温度高而频繁密集发热,可以选择布洛芬,或者两者交替服用(例如,吃完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后吃布洛芬,再6小时吃对乙酰氨基酚。注意是发热38.5以上吃,不是没有发热吃。如果能一种退热药退热,不建议使用两种,避免家长迷糊喂错药)。
4.
发热低于38.5摄氏度使用。高于38.5°使用物理降温配合药物治疗。物理降温方法适用太小不能使用退热药、中低热、频繁发热退热药不能反复使用的孩子。在体温高热期使用。(不要在寒战期使用冰敷额头做法)物理降温可以如下选择:
(1)尿布包头降温法(医院常用小小婴儿物理降温方法,降低头部温度)
尿布加入适量水(不要太多,不然会坐的孩子顶着很重;太少效果不明显),内面朝上放在冰箱冰冻层,孩子发热四肢暖和和滚烫的情况下取出使用,可以躺着然后把内面朝向头部环绕(小宝宝或者睡觉时候),或者坐着盖在头上(大宝宝)。因为尿布有吸水性,表面棉面,孩子接触皮肤不会觉得冰冷刺激,本身温度又可以帮助降低头部温度。下图是我女儿小时候。(睡觉就围着头部,不紧贴)。个人觉得这个方法比冰袋好用,毕竟冰袋退热贴很冰,很刺激,孩子一般都不乐意。
(2)温水擦浴法:之前也有说医用酒精擦浴的方法,效果快,但是太小的孩子容易虚脱或者酒精中毒过敏,所以温水擦浴会相对安全一些。水温比洗澡水温度低点即可,大约35度左右。重点是擦浴的部位很关键(大动脉和大静脉的皮肤处擦浴,才能帮助快速带走体内热量)。
(肚子和胸部不需要擦,也不要敷冰袋)
(3)另外使用冷水、冰袋敷额头,冰枕等的方法也是注意要手脚热的时候使用,不要在手脚冰冷时候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太小的孩子,不能自己活动,注意不要冻伤。另外,如果孩子实在不配合,很痛苦和挣扎,或者全身发抖、口唇发紫,就必须立即停止。
5.
一般至少满6小时(最好24小时)查血常规才有明显意义,因为这时候血液里的细胞才会呈现出生病的状态,太早去查血常规,可能不能反映真实病情。(病情急重的孩子除外)
6.
发热期间以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为主,比如水、蔬果汁、粥、面线糊等汤面类。如果有脱水表现眼窝凹陷、少尿无尿等话,需要加用口服补液盐,来补充电解质和水分(药房有卖)。
7
体温下降是有一个过程的,需要通过汗液、尿液和皮肤散热将身体热量带走,所以除了吃退热药,也要注意多饮水,可以减少退热药副作用,也可以帮助降温。另外,退热药只是暂时帮助压制发热,如果病因没有消除,孩子发热不会因为吃退热药而一下就正常。如果是病毒感染的发热(血常规基本正常),3天体温可以在反复发热中逐渐正常;如果是细菌感染需要加用抗生素(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如果是肺炎支原体感染(血常规基本正常),一般会有明显的刺激性咳嗽的情况,需要吃红霉素或者阿奇霉素。
8.
发热体温都是一会升一会降的,不是恒定不变化的,所以孩子在发热期间家长需要注意监测体温,和摸孩子手脚温度和看孩子状态,来判断是否又要发热了。
平时在摸到孩子手脚冷的时候,就留意孩子是不是要发热了,除了增加一件衣服,体温计准备好测个体温,然后10分钟后、20分钟后再测下体温,看看是不是要发热了。
体温38.5°吃退热药。
孩子发热寒冷、寒战期间,抱着她坐在被窝里盖棉被。孩子全身、手脚都滚烫的时候,去被盖,衣服解开,冬天温水擦浴,夏天洗个温水澡,如果这时候孩子睡着了,就不要动他。
多让孩子饮各种汤水。
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反应,如果孩子体温下降后,精神反应如常,跟没事一样,可以不用担心。
孩子睡着了,即使40度,只要孩子能安睡,说明他能耐受这个温度,不需要叫醒吃退热药。我女儿一般半夜的发热,大约39度以上都会自己哭闹,这时候摸了孩子滚烫,就给她安抚、吃退热药、鼓励喝水。如果不哭闹,我一般最多冷水毛巾敷头,不会刻意叫醒吃药。
发热如果精神反应都还可以,可以在家观察,也可以满24医院查个血常规看看,如果血象高就加吃抗生素,如果基本正常,也没有咳嗽,可以回家观察,注意发热退热即可,满3天如果体温逐渐正常就没事,如果还是反复高热,也可以再查个血常规,或者服用抗生素。
发热到退热其实就是时间,起码有个3天的心理准备,医院看到有的家长砸桌子摔椅子,恐吓打骂医生护士,让医生立马给他孩子退热到正常,医生只能使用激素退热,但是激素对孩子的副作用不用多说大家也会大概了解。家长还沾沾自喜以为不使用狠招医生不拿出绝招╮(╯▽╰)╭。
医生妈咪小玲子儿科主治医师儿科医生妈妈小玲子在医院从事儿科临床诊疗工作近十年,拥有儿科主治医师执照,擅长新生儿、儿内科、儿童保健科诊疗。现已移居澳洲墨尔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elzmzl/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