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中医馆前辈提出从脾论治耳鸣,非常有名,因此我之前特地前往请教。
前辈说:“脾胃可以生化气血,濡养耳窍,如果脾胃功能受损,耳窍自然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濡养,便会听力下降、耳鸣。
同时,脾主升清,可以助耳清灵,倘若脾胃虚弱,浊邪无以出降,就会壅害清窍。我们体内的湿、热、痰也都跟脾有关,这些也都能引发耳鸣耳聋。
从脾论治耳鸣,大概可分为四类。有中气不足、气血亏虚、脾虚湿困、痰火上犯。有的时候也会多种证型同时存在,一定要辩证准确才行。”
恰巧当时有一位病人慕名前来请前辈看诊,是一名45岁左右的妇女,自诉耳鸣、听力下降,病情时重时轻,最近因劳累,病情加重。
前辈直接为患者把脉,并看了看舌苔,对我说:
“这名患者就是典型的脾虚湿困。一般脾虚湿困的患者,耳鸣发病缓慢,耳鸣一般是嗡嗡声,比较低,但是一直持续不断。
除此之外,这类病人一般会有耳闷耳堵的感觉,感觉自己的耳朵被堵住了,所以有听力下降。往往还会伴有头胀头昏、胸闷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四肢困重、小便清长,大便溏稀。
往往这类病人的舌苔比较白腻,脉濡或滑。“
患者在旁边听了后,说:“对对对,我平时就是您刚刚说的那样。耳朵闷闷的,头昏,而且不愿意吃东西,消化也不好,大小便也总是不正常。”
前辈对患者说:“我看你形体比较肥胖,可能是你以前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伤及了脾胃。你的舌苔脉象告诉我你有脾虚,而且你一进来我就看着你面色无光,走起路来不像常人那样轻快,利落。
这样吧,我给你开个方子,你先吃上一吃。平时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作息,多吃一些清淡的,容易消化的,尽量避免劳累,多休息。”
只见前辈开方如下:
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薏米、砂仁、陈皮、藿香、石菖蒲、川芎、甘草、红枣、生姜
患者走后,前辈跟我讲:“脾主运化水湿,脾虚了则运化功能降低,就会引起水湿停滞,水湿的停滞又反过来会影响脾的运化。慢慢的时间长了,脾虚湿盛,湿邪困扰耳窍,就会导致耳窍失聪。这就是它的病理所在。
在治疗上,就要健脾除湿。醒脾而止鸣,辅以活血化瘀通窍,因为这个患者病程太久了,都8年了,久病入络,所以活血化瘀这一点也要考虑到。”
后来又跟前辈学了很多的经验,前辈毫无保留,非常耐心地跟我讲了很多。他说他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中医能够发扬,人们能够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elzmzl/10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