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虎主任表示:目前对突发性耳聋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目前研究较多的、也较为公认的是病毒感染学说、药物中毒学说、内耳供血不足学说及自身免疫源性或者免疫介导的内耳疾病等等。
吴飞虎主任表示:“突聋”是急症,越早接受治疗,预后越好!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包括:
1.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因糖皮质激素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也是较为强效的免疫抑制剂。本药可通过改善人体血管内皮细胞NO合酶的生理活性,改善局部微循环;并且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感染、抗炎化及可以改善机体对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的耐受性。在临床上的病例观察显示,糖皮质激素疗效明显,而且近些年的研究表明,该药可以有多种给药途径,其中经鼓室给药的方式较其他给药途径具有较好的、并且稳定的临床疗效,而且目的性较强,作用靶点明显的优势,还可避开血迷路屏障从而直接进入患者内耳组织,从而增高内、外淋液中药物的浓度,相对减少全身的不良反应。2.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突发性耳聋本身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耳蜗局部出现供血障碍,并且由于缺血、缺氧可能导致或加重原本的突发性耳聋症状。有研究发现突发性耳聋患者行磁共振检查提示内耳迷路部分存在高信号等异常,提示可能是局部出血引起,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内耳的局部出血可能是导致目前本病患者的病因。基于此,给予改善内耳局部微循环也许是治疗本病的方法之一。目前在临床常用的改善循环的药物包括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金纳多、钙离子通道括抗剂等等,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多种药联合使用,但目前的临床研究认为前列地尔较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更好地临床疗效,目前也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3.高压氧治疗
突发性耳聋患者往往存在内耳的供氧障碍,给予增加局部的氧分压,在一定程度上可迅速扩大局部毛细血管血液中氧气的弥散面积,改善局部的氧供,进而有效的修复患者听觉细胞及听神经的损伤;也可通过改变局部血管的渗透性控制水肿的发生,也可以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率,进一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有利于内耳血管栓塞的清除,有效的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及局部组织代谢情况,使患者的听觉功能在较短的时间得到修复;目前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在局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虽然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临床上也取的了一定的疗效。但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抗凝药物等,给患者带了较多的副作用,在治疗本病的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也理负担,因此,探索一种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少,能够让患者容易接受的方法,是目前中西医耳鼻喉科需要探讨的课题之一。
中医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长的时间,早在《内经》就对本病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其临床疗效也被多数患者肯定。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记载说明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这些经脉的经络循行均入耳中,为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提供了理论基础。吴飞虎主任表示:针刺能通过降低红细胞压积、血液黏稠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善和提高红细胞的聚集能力和变形能力,而达到改善耳内微环境和微循环的目的,近一步促进炎症吸收,减轻淋巴结水肿,减少毛细胞的坏死,以恢复听力。关于具体的针灸选穴及方法,吴飞虎主任说,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一般主要选取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基本处方多用翳风穴,听会穴,侠溪穴,中渚穴,根据病人病情差异加用一些穴位。肝胆火旺的病人,一般加太冲穴,丘墟穴,外感风邪的病人,加外关穴,合谷穴,肾虚的病人加肾腧穴,关元穴。一般一天针灸一次,一次三十分钟,十次为一个疗程。急性期的突发性耳聋针灸治疗至少需要两个疗程。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是越早越好,急性期要配合中药或阻遏清窍,耳为清窍,出现耳聋。者输液治疗,这样效果更好。有条件的还可以结合高压氧治疗,早期的治疗和休息非常重要,一定要在安静的环境里静心休养,配合治疗,手机,电脑,电视都要禁止,让听觉系统充分休养。突发性耳聋如果病程三个月以上,属于后遗症,治疗难度明显加大,可以配合腕踝针治疗,选取双侧4区,针刺入皮下一定长度后,用胶布固定针柄,留针一小时,隔日治疗一次。后遗症期的治疗需要过程,针灸治疗要有耐心,往往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三个月无效,针灸治疗效果不佳。需要另外寻找其他的治疗方法。最后吴飞虎主任表示,医院治疗外,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尤为关键,重点要注意:忌烟、酒!
酒可使血液循环加快,血管扩张,在淋巴回流障碍的情况下,血流加快可使膜迷路水肿加剧,而使眩晕难愈。此外,饮酒可加快心跳,引起胃黏膜充血,更使呕吐加重,不利全身症状的改善。烟中有害物质可损伤循环系统,加重耳内神经、血管缺氧、加剧耳鸣,故应戒烟。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xtxel/6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