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耳聋要从孕期抓起
防治耳聋要从孕期抓起,医学专家建议准妈妈们在围产期应注意减少听力损伤,这其中包括:计划妊娠,避免母亲慢性疾病或感染对早期胚胎的影响;扩大产前诊断范围,不局限于染色体疾病诊断;有家族耳聋史夫妇的胎儿应作耳聋基因产前诊断;减少围产期对胎儿、新生儿听力的不良影响因素,如宫内及出生后感染、缺氧、早产、噪声、高胆红素血症等。特别需提醒注意的是,母亲在孕期或孩子在出生后应禁用耳毒性药物。
听力障碍早发现的四个关键点
如果遇上宝宝下列情况,妈妈可要特别当心了:
1、1—3个月的宝宝:你在他耳边大声拍手,他没有任何反应:或者是宝宝睡着时,不能被大声惊醒。
2、8—12个月宝宝:听到熟悉的声音并没有转过头去,或者听到人们的说话声没有对应地牙牙学语。
3、1岁半的宝宝:还不能说出一些很容易发音的字,比如“妈”、“爸”,或者你让他做那些你教过的动作,他一直不会做。
4、2岁的宝宝:如果在没有用眼睛看的情况下,就不能按照你说出的一些简单命令去做动作。
十条黄金法则,让宝宝听力更灵敏
1、从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开始,妈妈就可以给宝宝玩一些能发出柔和声响的玩具。柔和、缓慢、优美的声音会给宝贝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让宝宝产生安全感。
2、与日常活动有关的各种声音,如走路声、开门声、流水声、炒菜声、说话声、物体碰撞声等等,都没有必要回避宝宝,这才是给宝宝营造一个真实的、有声的世界。
3、照顾宝宝的时候多跟他说话,尽管他还听不懂,但可以让他感受言语节奏和语调。
4、宝宝哭的时候,要给予言语的安慰:当他清醒时,放些优美音乐促进他的听觉发展。
5、宝宝到了3个月左右,对声音有了定向反应,可以在他周围的不同方向喊他,或用玩具训练他转头寻找声源。
6、常带宝宝到动物园、公园等自然环境中去,聆听鸟声、动物的叫声、流水声等,都可以促进听觉的发育。
7、当宝宝开始咿呀学语时,要给他一个学习的环境,引导他发声。
8、8个月的宝宝能模仿发音,这时一定要用正确的发音来引导宝宝学习说话,平时无论在给宝宝做什么事,最好边做边说。
9、教宝宝说话时,首先要教他熟悉的物体名称,让他在看到物体的同时能听到这种物体的名称,逐渐使他能将词和物联系起来。
10、宝宝学会说话时,要开始训练他如何正确地表达语言。多给宝宝听音乐,学习唱歌,这对提高他听觉的分辨能力很有好处。
专家温馨提示
1、当小儿2岁时还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也不能理解大人的话,很可能存在着听力问题。
2、有听力障碍的小儿如能被及早确认,便可早日得到治疗和训练,并在治疗上也比较简单。可使一些小儿的听力完全恢复,即或利用残余听力学习语言,也不至于日后不会说话。
3、如果怀疑宝宝有听力问题,医院或专门的听力机构做一次专业的听力检查,确诊宝宝是否真的有听力损失,以便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xtxel/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