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小孩耳聋 >> 小孩耳聋怎么治 >> 正文 >> 正文

今译道德经精义之ldquo第十二章

来源:小孩耳聋 时间:2021-5-10
原文——太上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世人喜好外物欲望和身体感受,追求声色货利,追求视觉、听觉、味觉,以至于不断追求最好的感受和体验。人要知道,世俗之乐是有限的,而本心之乐是无穷的。而且,阴阳相伴,世俗之乐中必然混杂了世俗之优。世俗之乐虽然能给身体带来不错的感受和快乐,但世俗之乐损害本心的修炼。例如,非常华丽的文章,其文字可以让人带来喜悦,人的神识也随着想象而飘忽不定;人用眼睛追求外物欲望时,神也是随着眼睛奔驰出去而耗散,神耗散,则带动气就耗散,进而带动精也跟着耗散,人的精气能有多少?如果人喜好外物的色相,自以为美观,却不知道此时正是气阻神耗之时,心神缭乱,故曰:“五色令人目盲”。笛箫古琴之韵律,有些圣人在闲暇之时也是有所乐的。但是,一些昏庸之人,为了追求女子演奏之乐,或为了追求歌曲演奏比赛,耗费很多人的时间和精气神,换得非常短暂的演奏带来的乐。要知道,耳朵听到音乐歌曲,神识也就随着外驰而出,精气神随之耗散,过度追求五音是不好的。故曰:“五音令人耳聋”。在饮食方面,味道和咸淡的合适,圣人也是必须遵循的。但是,世俗大肆追求美味,贪图口腹之欲,吃不了的佳肴堆满满桌,各种珍惜美味,而且不惜花费大量金钱。要知道,追求口欲也是同样不利于本心的,而且人的本心之中本来就有无限至味,何必追求口欲呢?故曰:“五味令人口爽”。田猎,本是先贤帝王们为民除害而做的善事,去除少数有害的野兽,可以让百姓更好的耕种。然而,有些后世之人,专门喜好打猎飞禽走兽,甚至不惜放火燎原,不惜放犬搜山,致使很多其他无辜动物、昆虫也随之受害。更有甚者,专门以杀害飞禽走兽,换取牟利为生,而心中没有一丝慈悲。要知道,天道好还,做了违反天道的事情,死后的冥罚也不是虚假的,祸患转眼之间可能就到。此外,驰骋田猎会让人的性格越来越暴躁,身心都会越来越狂燥,太上所以有“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的戒言。再有,如果帝王不追逐珍奇异宝、难得之货,那么民风一定会纯朴和谐。然而,不少人崇尚追求珍奇异宝,有的人还会千方百计地得到,耗费半生精气也在所不惜,将很多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珍奇异宝之上。自己喜欢之外难得之货,也会引起别人的羡慕和喜欢,别人也会产生独有占有的心思,因此可能又引起抢夺之事。古云:“匹夫无罪,怀璧无罪。”要知道,有时候某些东西藏的多了,反而会引来更大的祸患,此话不假啊。对于追求珍奇异宝的人,即使你对珍奇异宝做了很大的防范,但追求珍奇的行为本就与天道不符,上天是不会保佑此类行为的,早晚会引起祸患的。相比珍奇异宝,人生以性命更为重要,一旦因此魂飞魄散,还能享受珍奇之货吗?所以,太上有“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真是对后人的真诚告诫啊。有道高人,不同于上述追求五色、五音、五味、田猎、难得之货的人,他们常常虚其心,保养本性,采集精气充实身体,使得自己安身立命。要知道,先天一元真气,随着出生而来,也随着死亡而去,是永远不死不坏的至宝,一心专注于修行,则外物外欲也会视若浮云,保持自己虚灵不昧,死后有的人会受到世人的祭拜,有的人会成为天神,有的人成就仙佛菩萨,这样的圣人我们能够想到很多。要知道,物是有尽头,而道是无尽头的;人身的寿命是有尽头的,而道的寿命是无穷的。人,要想获得真正的长生,必须将有尽头的东西置之于外,而把无穷的本性修炼起来,正常人都会懂得这个道理,到底是哪个更重要呢?呜呼!不是有大见识的正人君子,是不能够“去彼取此”的。通过上面文字可以看出,修行大道在很多方面,与世俗尘世的习惯或行为是相反的。也正是如此,所以说:世人之所好者,道家之所恶;世人之所贪者,道家之所弃。对于声色货利,身体体验起来虽有百般美好,但都不利于本心。而且,人对声色货利一贪,实则对身体也就不好了。惟有无形无象的性命,才是人的至宝,若能不被声色货利诱惑,毫不外求,一心修炼,一元真气就会越来越充足,功德也会越来越圆满,久而久之,长生之道自然而得矣。但就怕修行人立志不坚,进道不勇,还被外欲影响而不能全然自拔,修行就难以达到足够的层次。愿看到此文的修行人,都能够去除外欲、杂念和邪念,坚持修炼,修到返本还原,以至修炼到本心与虚空一体,又有何难与仙佛菩萨为伍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z/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