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跟大家讲一下,怎么认识孩子的免疫功能,怎样提高孩子的免疫功能。其实说到免疫功能的时候,有两大方面,一方面叫先天性免疫,一方面叫获得性免疫。
什么叫先天性免疫?生来就具有的,包括三个方面:机械防御机制,化学和生物化学成分,喂养途径和营养物质。
获得性免疫包括:感染性疾病、预防接种、体内正常菌群。我先从前三方面给大家讲起。
维护免疫系统,不要“多此一举”
说到机械防御机制,人体最主要的机械防御机制是什么?是皮肤。我们大家都知道孩子刚一出生的时候,他的皮肤上是不是有很多胎脂?好多非常粘稠的白色的分泌物。可是孩子一生下来我们就给洗掉。这个就是最大的错误。为什么要洗掉?大家都觉得这个脏。其实宝宝并不是脏,如果我们稍后不把他全身的胎脂洗掉,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两三个小时以后全没了,哪儿去了?吸收到皮肤里头了。
那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当我们把这些东西都洗掉的时候,会不会有商家就告诉你,要给孩子们抹护肤油?那大家自己说,皮肤分泌的东西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所以家长们给孩子买的好多润肤油、润肤乳,但如果你要不给它(皮肤分泌物)去掉的话,什么都不需要。这就是商家的做法——把你孩子身上的釉质刮掉,觉得不大对头了,又卖你东西,让你抹回去。家长们还特别高兴,每天给孩子洗得身上涩涩地再去抹油。
所以我们建议给孩子温水洗澡的时候,只要洗干净脱去的皮肤、脏东西罢了。可是现在许多家长天天洗啊洗啊,从头洗到脚,然后再用护肤品从头抹到脚,还在问“哪种是纯天然的”——孩子自己分泌的是最纯天然的。又听说哪个东西有污染就吓得不得了,你要不洗的话,你不用这个产品,也不用害怕被污染。
所以我们现在的家长在养孩子上还是太紧张了。现在我每天看到的家长,不紧张的是少数,紧张的家长是多数。而我觉得正常的孩子是多数,不正常的孩子是少数。言外之意就是很多正常孩子的家长都在紧张。
人体的自然反应是最好免疫
我们说到了皮肤是非常重要的,再一个是粘膜和分泌物。我们在座有些家长的孩子是女婴,是不是你把她的小外阴扒开的时候有些白色的分泌物?我们家长是怎么做的?想尽办法把它去掉,这个是极大的一个失误,那个分泌物是很好的一个保护层,当你每天极力地把那些东西去掉的时候,过不了几回你会惊奇的发现她的小阴唇开始粘连了,出现了排尿困难了,反复的泌尿器感染了,这个就是人为造成的,百分之百不该发生的问题。就是天天地洗(造成的)。
好不容易是个男婴吧,还没事儿天天翻那包皮,直到翻肿了为止(全场大笑~~),不翻怕以后出大问题,可是咱不翻也没出问题啊。养孩子养到如此精细,甚至到了分子的水平,纳米的水平,才觉得自己是亲妈亲爸。天天就抠哧这点儿东西,耳朵有一点儿分泌物都不行,鼻子每天就给他抠,觉得有点儿分泌物看着就别扭,结果就发现鼻子每天清洗得越勤,分泌物就分泌得越多,因为鼻粘膜是刺激性的,刺激越多,分泌越多。
所以我们现在太多太多护理上的问题,不是保护了机械防御机制,而是破坏了机械防御机制。
大家说为什么鼻腔里有分泌物?不就是保护鼻粘膜吗?有脏东西沾上以后,不让它吸附到粘膜上,通过打喷嚏排出来嘛。那有家长说孩子鼻屎很多怎么办?我不给他抠,怕堵坏了怎么办?到今天为止我没听到有孩子鼻子堵会憋死孩子。(现在的家长)总会想出很多很多可怕的结果,是真的吗?有人说网上说的。会不会是他要卖你产品?
出牙是很正常的。(有的家长)天天给擦。你擦牙的那个纸,号称是“专门”擦牙的,有没有化学的东西?擦完以后孩子会把化学的东西咽下去。所以这些东西大家都想过没有?我们在干什么呢?是要保护孩子还是害孩子?有没有不擦那个牙就长虫牙的?(家长们)天天地担心很多,做了很多,我们破坏了这种机械防御机制太多了。
再说说咳嗽吧。咳嗽是好事是坏事?是因为呼吸道里有一些异物,孩子不想要,干嘛呀?排出来的过程叫咳嗽。为什么一见到孩子咳嗽就要止咳?如果呼吸道里有异物,他不能咳,对孩子是好事是坏事?有的家长说“我听到孩子咳嗽,我心都碎了”。你给孩子止住咳之后对孩子是好事是坏事?
同样,腹泻也是一样,孩子本身肠道是正常的,是我们看到的排便过程,孩子肠道突然蠕动增快叫腹泻。为什么蠕动增快?一定是肠道里有他不想要的东西,你马上给他止泻,止住了,是好事是坏事?
尊重孩子,而不是照顾你的脸面
所以大家这么一想,我们平常,所谓引起我们紧张的事,是不是不该紧张?你努力做的事情,是不是做错了?你看似给孩子弄了一个又不咳,又没有分泌物,什么都很好,孩子的免疫力就没了,自己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没了。
所以在座家里面有什么吸鼻器呀,小滴眼器啊,还有什么油啊……各种各样的东西是不是该扔就扔掉?棉签给孩子有什么用?有人说了孩子游泳怕耳朵会进水。水如果不是正压往里冲,是根本进不去的,只能外面留下点水。你拿棉签沾的时候,水反倒会被棉签引进去。那进水怎么办?拿俩棉球搁耳朵眼这儿,5-10分钟拿走就干了,水就吸到棉球上了。
所以大家现在特别愿意买护理包,那个护理包越全越好,越精致越好,中国的不相信买外国的、日本的最好,这样大家完全陷入了一个自己想调控孩子的过程中。那我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谁想调控孩子,谁想管理孩子,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因为孩子以后要想成人,他必须自己有自己的管理,有各方面的能力。
昨天一个家长问我:“我的孩子两岁多了能不能上幼儿园?”我说:“你们孩子上不了幼儿园。”她问我为什么?我就从这5分钟我看到的结果就知道他上不了幼儿园。
那有什么结果?这个孩子来到我这儿的时候,家长一会儿“喝点儿水”,孩子喝两口东西,家长一会儿“洗个手去”,一会儿“脱件衣服”,一会儿“冷了穿上衣服”……我说你这样护理孩子的过程,孩子上不了幼儿园,幼儿园老师会给你这么做吗?家长说“我多给老师点儿钱”(全场哄笑)。这是钱能代替的吗?我说,你要是想让孩子上幼儿园,水搁在那儿,你问他“渴吗?自己拿水喝去!”让他知道渴了自己拿水喝。热吗?自己脱了。对不对?
所以要知道,我们想养育孩子,首先要保护好孩子,让他有机械防御机制,还有化学和生物化学成分,包括胃内的胃酸,包括唾液等,都会有免疫和杀菌的作用。所以孩子流口水是好事还是坏事?你看着不舒服。可唾液会把嘴里很多脏东西给冲出来,孩子还不具备全面的体系来消灭这个产物。孩子流眼泪、流鼻涕不都是在排泄东西的过程嘛。
其实现在很多人养孩子不是在为了孩子着想,而是为了大人的脸面着想。“我孩子8个月不流口水”,家长说话很硬气,“人家孩子都流,我们家孩子没有;我们家孩子吃奶就ml,别人家孩子就ml”……你们在养孩子的过程中,真正地尊重孩子了吗?
我见到很多家长,家长跟我说完了之后,我问“你是不是觉得很累?你是不是觉得你们家孩子很好,才能来满足你那点儿虚荣心?”有家长说我们孩子一天吃一大碗饭,我就问他,多长时间吃的呀?不说了。为什么?40分钟!为了完成你吹牛的资本,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一定要把这碗饭吃下去!
尊重孩子!今天说到这里我给大家一个题,回家自己想想,自己是不是真正尊重孩子。你不尊重孩子,孩子的问题会更多,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对抗。
要免疫好还是母乳重要
回到我们的话题,先天性免疫的第三个就是喂养途径。孩子生之前,我们的喂养途径是什么?胎盘。生之后,就应该是母乳。那营养部分当然就是母乳和配方粉这样的关系。
胎盘是很好的一个传输的器官,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管子。什么叫管子?就是传过去。例如,从自来水公司流出的自来水到我家,是通过管子流过来。胎盘则是有一个加工过程。经胎盘转送的免疫球蛋白,我们惊奇地发现,足月婴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浓度是母体的90%-%,什么意思?这是一个浓缩传输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一个管子,它能把妈妈体内的能连搜集以后多量地给孩子,比妈妈体内的还多。所以这就是我们说妈妈伟大之处,她怀孕的时候把营养都优先给孩子了。
出生后就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不是无菌的,即使妈妈自己没有生病,是不是也有接触外界细菌的过程?这些病菌通过妈妈的呼吸道,甚至消化道,进入妈妈体内,有些进入呼吸系统,有些进入消化系统,经过自身免疫系统的加工,最终都会通过乳汁传给孩子。
所以我们建议妈妈在生病的时候,若不是很严重的疾病,若不是感染性疾病,不需要中断母乳喂养。因为妈妈给孩子的不是病菌,是妈妈免疫系统加工过后的抗体。过去妈妈一生病,我们怕把病菌给孩子(中断母乳);但其实乳汁中不可能有病菌,除非乳房本身感染。其实妈妈生病时候的母乳对孩子免疫力的提高是一个很好的促进过程。
揭露配方粉的谎言
再有就是母乳中的东西。
我们先说蛋白质,大家可能都知道乳清蛋白和酪蛋白,为什么知道,因为现在很多奶粉公司在做这个工作,就是虚假概念。
我们先看母乳中乳清蛋白占60%,酪蛋白占40%;牛奶呢,乳清蛋白是20%,酪蛋白是80%。差距很大。但奶粉公司会把奶粉的成分比变得和母乳一样,否则就不能叫“母乳化奶粉”,他们怎么去做呢?会不会把牛奶中的酪蛋白提出?这个技术很难。稀释是不是容易些?我把这个80变成40,我得稀释多少乳清蛋白?那是不是得把别的乳清蛋白提出来加入这份奶里面去?那加的肯定不是牛奶的乳清蛋白,加的是大豆的乳清蛋白。
明白稀释办法了吧?我要多加乳清蛋白就可以将比例由20:80变成40:60,那加入的东西一定不是牛奶中的,因为没有那么多牛奶,而是大豆和小麦中的。所以一罐配方粉中,只有40%来自于牛奶,60%来自于非牛奶成分。所以为什么我叫“配方粉”,都不愿意称“配方奶”,就因为这已经不叫奶了。所以大家还努力给孩子吃那些所谓营养物质高的配方粉,实际都不是在喝牛奶了。
孩子为什么有过敏性湿疹?
第二就是奶的颜色,母乳中的物质乳铁蛋白,我们在牛奶中找不到α-乳清蛋白,但牛奶中有大量的β-乳蛋白,母乳中是没有的。稀释后也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为什么喝配方奶的孩子会过敏,因为它的蛋白质和母乳根本就不一样。我们再看酪蛋白,成分也不一样。
在座的各位孩子有湿疹的举手让我看看(不少人举手),好谢谢大家,自己本身有湿疹的再举手让我看看(零星举手),好,谢谢。绝大部分家长都不再举手了。为什么?说明湿疹不是遗传病。但很多公司会告诉大家,过敏史有遗传性的。其实完全是孩子早期接触了母乳以外的成分造成的,就是配方粉。那在座的诸位再举手让我看看,孩子生下来头三天吃过配方粉的举手好吗?(几乎全员举手)谢谢。
你们被什么中毒啦?“不加配方粉孩子血糖低可能会傻”、“孩子不吃配方粉,喂养不够,出现黄疸,孩子可能会傻”——孩子生下来就可能随时傻,不吃配方粉的话。(全场哄笑)
刚才举手那些家长再想想,你们给孩子吃了多久配方粉,后来就可以喂到母乳了?有人说就10ml,有人说就两次——你的孩子真的过不了那坎儿吗?我们过去没有配方粉的年代,我们有多少傻子是因为没吃配方粉导致的?你们的孩子却过不了这坎儿?所以孩子们走向了一个特别严重的流行病就是过敏,而且这个过敏尤其是牛奶过敏。
孩子的饮食不能离开家庭习惯
过敏孩子的家长还会发现,他除了牛奶不能吃,他有些食物也不能吃,因为奶粉中不仅仅是牛奶。你一上来就给孩子吃大豆,吃小麦,配方粉中的油从哪儿来?棕榈油、蓖麻油,谁家食用棕榈油,谁家食用蓖麻油?奶粉中加的东西都不是我们认为最好的东西,但是他们把这理论说出来特高兴——这奶粉里加的东西我都没吃过,我们家孩子吃的都是我们没吃过的东西。你家孩子吃你都没吃过的东西,是不是麻烦事儿?(大家笑)因为他是你们家孩子。
你吃过牛油果吗?你孩子吃过。你吃过燕麦吗?你孩子吃过。你吃过糙米吗?你孩子吃过。你吃过奶酪吗?你孩子吃过。孩子不是离开了母乳本身,是离开了你们家的生活方式,那孩子以后的问题就来了,而且都是你解释不清的问题。解释不清楚怎么办呀?就是缺钙呗。(全场大笑)
补钙呗,补钙不行就补锌呗,补锌不行就补铁呗,再不行就是多种维生素+铁呗,再不行就是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呗,就陷入到这个环节。这没解开问题的所在,问题是你的孩子离开了你们家的文化基础。所以在这里我们讲母乳,代表的不是那个白色的乳汁,代表的是你们家整个儿的饮食、生活的习惯。
孩子不是机器,没有操作说明
有人问,我给孩子加辅食的时候加哪种东西合适?很简单,你吃什么没反应,你孩子就吃什么没反应。有的家长问我,先加大米好,还是先加燕麦好,还是先加小米好,还是先加糙米好——你吃什么?“我家孩子能吃牛油果吗?”——你吃牛油果吗?
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告诉大家,你家孩子每天必须吃什么,而是你家常规的、传统的吃什么,给孩子吃什么。所以千万不要祈求,我们出一本书告诉大家,这孩子多大啦,首先吃什么,每天多少,几点吃,吃多少量……因为你家孩子不是我家孩子,我写的肯定不是你家孩子的。如果真有这样一本书,那养的就不是孩子了,那是机器。机器的操作是有流程的,有规章制度,养孩子可没有。
所以我今天抛给大家的问题,大家一定要想,尊重孩子,这很重要。
母乳的误解和偏见
母乳中有很多营养素,也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有很多蛋白质是可以作为营养素吸收的,还有很多蛋白质是可以促进各种吸收还使它能有生理功能的。例如α-乳清蛋白可以与铁锌钙结合,还能促进各种矿物质的吸收……(一段科学知识,什么与什么结合可以抑制细菌生长,有杀菌作用等)……所以妈妈伟大之处,分泌的乳汁不光是有营养作用的,还有功能作用,而配方粉没有功能作用。简单说,配方粉是死的营养素,母乳是活的营养素。
有的妈妈说,我的母乳和稀水一样,没有营养……我问大家,如果一个溶液,它的溶解度越高,是不是越清啊?我们喜欢配方奶是纯白色的,其实溶解度不高,到孩子体内吸收度也不高,妈妈的乳汁之所以透明,说明她的乳汁营养素溶解度高,孩子吸收度就会好。我们观察乳汁质量不是看颜色,而是看孩子生长的结果,孩子长得好,妈妈乳汁质量就好。一杯盐水,你不尝的话,不知道是盐水,哪怕很咸很咸,因为溶解度高,你看不出来。所以我们看奶粉,乳白乳白的,那太不好了,因为溶解度太低了。大家要坚持母乳喂养,要看结果。
有些人说奶粉喂养的孩子比母乳喂养的壮多了,其实脂肪细胞变多未必好。我们现在许多家长看孩子都是以胖为美,其实不好,那些体重表现非常好的孩子,他的功能表现怎样?除了身体的客观指标,还有心理发育。母乳喂养的孩子心理发育比奶粉喂养要好。为什么?妈妈喂奶的时候能不能分心去看手机?而你喂配方粉的时候可以去想别的事儿,而你喂母乳的时候总在想“吸得住吗?吃饱了吗?”你和孩子有交流。而且配方粉喂养不只是妈妈喂,谁都可以喂。母乳只有妈妈喂。
配方粉是母乳不足时的无奈选择
当然现在许多新妈妈追求母乳吸出来喂,为什么?“我知道孩子吃多少量,我要一天喂到ml”——这都是我们对母乳喂养的偏见,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母乳在喂养中很多物质在不断结合、作用。而且蛋白质要和糖结合起来,糖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葡萄糖是不自然糖,真正妈妈乳汁中的糖是乳糖,还有低聚糖。今天我们说低聚糖。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说说你要使孩子不便秘,是不是要吃纤维素?那多大的孩子可以开始吃纤维素?8个月?6个月?还有没有再小点儿的?什么东西含纤维素?蔬菜。言外之意就是说,再小点儿的孩子吃得到蔬菜吗?那我告诉大家刚出生的孩子吃纤维素,就是母乳中的低聚糖。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不干,四天、五天排一次,还是稀的?因为母乳中有纤维素,就是低聚糖。这个现象出现了一个词叫做“母乳性腹泻”。有的家长说,孩子吃母乳总拉肚子,吃配方粉就不拉了,可是他不知道母乳中的纤维素不是为了让他拉肚子。
我们肠道中有很多细菌,细菌中在肠道中是活的,它的食物是什么?纤维素。母乳喂养的孩子为什么健康?是因为肠道中有双歧杆菌,他们的食物是什么?是母乳中的。(……讲了几句母乳含的东西和作用之给力……)人和牛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所以牛奶是在实在不行的时候才给孩子吃。我们正在写《中国人膳食指南》,就要提到配方粉,我们这样写大家觉得可不可以?——配方粉是母乳不足时的无奈选择。
不能说不喝啊,不是宁可饿死就不喝——是无奈的选择。但我们现在很多家长不是无奈的选择,是觉得配方粉营养更好,是不相信自己的母乳。
认清商家炒作,远离忽悠
说完糖说脂肪,大家知道有DHA,DHA最早从哪儿发现的?母乳。那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妈妈还要问我,给孩子补DHA吗?我就问她:“DHA从哪儿发现的?”答:“鱼。”(全场大笑)如果DHA补了以后的效果是使孩子更聪明,那鱼应该比我们更聪明才对。实际是母乳中发现的,不能母乳喂养的孩子想吃怎么办?到处去找,就发现鱼里面含的比较多,其实是为不能母乳喂养的孩子添加的东西。
再一个,“更聪明”,我问,一个聪明的孩子从1到打多少分?分。更聪明?超过分那可能就是精神病了(全场笑)。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件事儿,“更”字儿不一定是件好的东西,不是什么“更”好。我们追求“更”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问题。胖了超过正常人了,“更”胖了可能是问题,更高了可能是问题。
所以母乳是我们今天讲课要遵循的蓝本,不光是营养学,从免疫上也是,没有超越蓝本的东西。
有人说,我吃的配方粉是“最接近母乳的”,这话错了没有?没错。但上次考试我30分,这次50分,我可不可以说我这次比上次更接近分?错了吗?没错。这就是文字游戏了。
配方粉公司也是这样做,现在的配方粉比过去的更接近母乳,这话没错,但后面的话不说了。今天讲座我和主办方说好不允许配方粉公司参与我们的活动,如果在座的有,也请出去。他们给我们灌输许多错误的观念,你觉得很有道理,但后面的话从来不告诉你,就会让你觉得吃了配方粉+辅食更好了。有人说,我们这个配方粉成分比母乳还多——母乳多少成分还没弄清了,怎么会比母乳还多?再一个,只要母乳中没有的成分,绝对不能给。
大家一定要知道,现在很多概念都是被商家炒作的。有的人说,我们给孩子吃核桃油孩子能更聪明。核桃油含什么?亚麻酸,是人体产生DHA的前提,但人体内产生的量很少,所以,吃核桃能聪明就是一个噱头,吃核桃跟孩子聪明没有直接作用。大家知道一些营养学知识的时候可能是从商家知道的,从他们那里只能知道一部分,对他有利的那部分,对他不利的不告诉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b/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