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或暴聋,专指发病突然,原因不明的听力在瞬间或几天内突然下降的感应神经性耳聋。耳聋程度不一,重者全聋,常为单侧,双侧耳聋占发病率的4%-17%。
病因与发病机制:
1..血液循环障碍
2.病毒感染
3.窗膜破裂
4.其他:如变态反应、内耳水肿、内淋巴结积水、感染、代谢障碍、外伤、手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气温改变、过度疲劳和内分泌失调等。
临床表现:
1.听力突然下降耳聋可以瞬时发生,迅速加重。可暂时性也可永久性,一般单侧性,极少数为双侧性。
2.耳鸣70%左右的患者伴有耳鸣,一般在发病前数小时出现,也可在发病后出现。耳鸣呈低调或高调声音,但以嗡嗡声多见。若窗膜破裂,可呈轰鸣声,耳鸣可持续一个月,也可于听力恢复后仍存在,个别可永久存在。
3.眩晕发作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但一般在一周内消失。前庭功能一般有程度不同的减退。
4.极少患者可伴有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受累症状。
高压氧治疗机制:
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提高动脉血氧分压、血氧含量和组织氧贮量。提高毛细血管内血氧弥散半径,增加内耳内、外淋巴液中氧分压,改善微循环,纠正缺氧状态,使其功能恢复,防止耳蜗听觉器官的毛细胞的变性和坏死。
高压氧治疗可收缩全身血管,收缩颅内的颈内动脉系统的血管,但对椎-基底动脉血管反有扩张作用,迷路动脉是基底动脉的分支,故高压氧治疗时内耳的血供不但不减少,反而会增多。
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善局部缺氧状态,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渗出减少,消除水肿,有利于局部血管灌注和供氧,打断缺氧与水肿的恶性循环。
高压氧能降低血小板凝集率,可预防血栓形成;能使红细胞膜的脆性增加,破坏亢进,促进溶血;吞噬细胞功能增强,吞噬降解的碎片,解除血管内阻塞,恢复血供,促进听觉功能的恢复等。
高压氧治疗实施:
压力:0.10-0.15MPa(表压)
时间:间断吸氧、总吸纯氧时间60-90min。
疗程及次数:每天1次,一般2-4个疗程(10次为1疗程)
注意事项:
早诊断早治疗,小于两周最理想。
疗效与疗程不成正比关系。一般在治疗8—9次出现疗效,20-25次最明显,大于40次如无疗效,可停止高压氧治疗。
年龄越大,愈后越差;病程越长,效果越差;伴有晕眩、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者预后也差。
避免病毒感染、疲劳、噪音环境、失眠,注意劳逸结合。
要综合治疗,即高压氧治疗同时要进行常规治疗。
重复加强治疗,即首次治疗后每隔3-6个月重复治疗2个疗程,能巩固疗效。
多年来,我院高压氧科与耳鼻喉科密切配合,共治疗突发性耳聋余人次,均取得显著疗效,治愈好转率达95%以上,得到了患者的好评。
联系电话—
—
供稿:高压氧科
(医院宣传科)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b/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