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耳听到的频率范围在20Hz~Hz,人类言语频率通常在Hz~Hz之间。人体的听觉系统精细而又敏感,由于环境或疾病的原因,听力系统容易受到损害,引起听力不同程度减退,在临床上统称为聋病。
怎么治聋,要针对病因科学选择!
耳聋可按病变部位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和混合性聋三种。
一、传导性聋。外界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进入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和听骨链活动,进一步传递到内耳中,为声音在人体内传导的正常途径,称气传导。在声音传导经路上,任何结构与功能出现障碍,都会导致进入内耳的声能减弱,所造成的听力下降称为传导性聋。传导性聋最常见的是各种外、中耳病变,典型疾病包括先天性小耳畸形、外耳道堵塞、狭窄或闭锁、各型中耳炎等。这类疾病多数可以经过耳显微外科手术来去除病变,重建听力;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者,可配戴助听器。
二、感音神经性聋。由于螺旋器毛细胞、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各级神经元受损害,致声音的感受与神经冲动传递障碍,也会导致听力下降,统称感音神经性聋,包括先天性聋、老年性聋、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耳聋(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的)、耳毒药物性聋以及创伤性聋等。
后天性的感音神经性聋多数都是缓慢发生、逐渐进展的。但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情况,叫做突发性聋。这是一种无明显原因出现的,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内耳供血障碍或病毒感染有关。除了听力下降之外,突发性聋患者还会伴有高调耳鸣,约半数病人有眩晕、恶心、呕吐,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耳周围沉重、麻木感。这类疾病导致的听力损害多较严重,即使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仍有部分病例听力不能获得完全恢复,遗留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对于长期存在的感音神经性聋,治疗目的在于提高听力水平,一般来说主要是应用听觉辅助设备。目前常用的听觉辅助设备有很多,包括气导助听器、骨导助听器、震动声桥、人工耳蜗等,需要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与特点进行选择。
混合性聋是指耳传音与感音系统同时受累所致的耳聋称混合性聋。混合性聋的治疗方法,应根据不同病因及病情综合分析选定。
助听器与人工耳蜗如何选择?对于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患者,并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难以通过药物或外科手术恢复听力。大多数患者需要使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来改善听力。两种手段的取舍取决于患者耳聋的程度。对于言语频率平均听力损失在35-80dB的患者,建议首选助听器,尤其是听力损失在60dB以上者,助听器效果较好。对于听力损失超过80dB以上的患者,建议进行人工耳蜗植入。对于佩戴助听器效果欠佳以及进行性听力下降的患者,人工耳蜗是目前恢复听觉的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防聋4要点1.广泛宣传杜绝近亲结婚,积极防治妊娠期疾病,减少产伤。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努力做到早期发现婴幼儿耳聋,尽早治疗或尽早做听觉言语训练;
2.提高生活水平,防治传染病,锻炼身体,保证身心健康,减慢老化过程。
3.严格掌握应用耳毒性药物的适应证,尽可能减少用量及疗程,特别对有家族药物中毒史者、肾功不全、孕妇、婴幼儿和已有耳聋者更应慎重。用药期间要随时了解并检查听力,发现有中毒征兆者尽快停药治疗。
4.避免颅脑损伤,尽量减少与强噪声等有害物理因素及化学物质接触,戒除烟酒嗜好。除努力减少噪声及有害理化因素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等社会行为外,加强个体防护观念及措施,实属必要。
人工耳蜗植入最佳时期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b/3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