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几天,我的身心饱受煎熬与折磨,痛苦不堪。
我平均每天只能睡三个小时不到,眼底的黑眼圈几乎要耷拉到下巴,脸色苍白毫无血色,白天上班时全靠喝两大杯美式特浓咖啡续命。
一切痛苦都始于两天前的夜晚。那时,我睡得正香,迷迷糊糊听见睡在旁边小床里的儿子哼哼唧唧的声音,好像在叫着“妈妈......”同时,他还不停翻身,把床弄得咯吱咯吱响。
自从当了妈之后,母爱的力量能够让我一听见孩子的异常动静,就可以在晚上的任何时间从被窝里弹起来,哪怕困得要命累得要死。
我坐起来,给他盖好已经被踢得乱七八糟的被子,同时下意识地摸了摸他的额头。这一摸,滚烫滚烫的,我心里咯噔一下,默念着:“完了......孩子生病了。”
当了妈之后,什么时候最煎熬最痛苦?
我想,那一定是孩子生病的时候。
俗话说:“病在儿身,痛在娘心”。
当了妈之后,我最怕孩子生病,每当看着孩子在自己怀里病恹恹的样子,每一分钟都让我受尽折磨。
一发现孩子生病,我甚至都有种天塌下来的末日感,恨不得这所有的病痛都转移到自己的身上,也要换取孩子的健康。
一瞬间,我睡意全无,打开床边的小夜灯一瞅,孩子的小脸已经烧得红扑扑的。
我内心焦灼又难过,急忙拿出体温计孩子一量,39度。
又是这该死的39度!
我赶紧起身抱起孩子,他身上灼热的温度传递到我的身上,还在昏睡的他皱着眉头,已经开始一阵阵咳嗽了。我知道,这注定是一个不眠夜。
孩子的爸爸出差,也不在身边。于是,我叫醒睡隔壁屋的老妈,让她帮我照顾一下孩子,转身准备好温水,给孩子一遍又一遍地擦拭他的额头、腋窝、背心、脚心......
一系列基础的物理降温后,我给他的额头贴上了冰宝贴,紧接着我就像哨兵一样用温度计随时监测着儿子的体温。
然而,他的体温没有降,反而在升,而且开始有点呕吐了。看这情形,我无法淡定了,匆匆忙忙和老妈一起收拾了一下,就趁着浓浓夜色抱着娃出门,医院。
医院已经是凌晨两点多,然而儿科的急诊大厅里仍然人头攒动,比菜市场还要热闹几分。
医生的挂号都已经排到了多,我只能慌慌张张地找了个位子让孩子和老妈坐着,自己每隔几分钟就跑到诊室外看叫到多少号了,生怕听漏了耽误孩子看病。
当妈之前,我以为凌晨两点,最热闹人最多的地方,应该是灯红酒绿,音乐声震耳欲聋的酒吧,或者是人声鼎沸的夜宵大排档。
然而,当了妈之后,我医院,才是这个城市中永远最热闹最拥挤的地方。
凌晨两点的儿科急诊室,有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也有抱着孩子一边流泪一边哄孩子的父母和老人,家长们抱着孩子进进出出,一个个愁眉不展,满脸倦容。
有的在为了孩子是否打针输液而争吵,有的正埋怨照顾孩子的那个人没有看好孩子,才让孩子生病。
我看到有一位妈妈蹲在地上,眼泪止不住吧嗒吧嗒地流,她不知道此时正在急诊手术室内的孩子到底有没有事,她更加不清楚等待她的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我抱着浑身热得像个小火球一样的儿子,心里酸酸的。
记得有人曾说:“孩子一生病,爹妈就等于直接被丢进炼狱,只有等孩子病好了,才能重回人间。”
只要走进了儿科诊室,任凭白天再强悍能干的父母,在这里也只是生病的孩子的父母亲,脸上都真实地写着焦灼、担心、关爱、纠结、自责、无助......
哭声、哄娃声、吵架声,祈祷声,一切的一切都与外面夜晚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让人觉得就像是走进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远离病痛折磨。
孩子,就是我们生命中最坚硬的铠甲,也是最致命的软肋。
做父母的,最听不得“孩子生病”,也最见不得“孩子生病”。
可是,哪里有不生病不折腾的孩子?
每个当了父母的人,都曾有无数次孩子生病的痛苦经历,也都经历过半夜抱医院,都亲身见证过凌晨时分儿科诊室的人间百态、悲欢离合。
当孩子生病时,每一个父母心中,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一世平安,足矣。
我想做你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hzelyy/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