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障儿童的康复和后续教育过程中,困扰家长的心理焦虑问题一直存在,或轻或重。或许这些焦虑我们不能完全消除,但至少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方法来有效缓解,使我们在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时更加从容,更加有依可寻。
一、主要表现
当孩子被确诊为耳聋并由耳聋引起语言障碍时,对很多家长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难免会产生焦虑、困惑、无所适从甚至怨天尤人等心理,这种心理可能会持续几天、几周或者数月。如果了解到孩子失聪是由于基因或是妊娠期的问题造成的,家长将会自责、沮丧甚至产生罪恶感,然而这一切情绪表现却于事无补。我们发现家长这些心理焦虑问题会给孩子的康复和教育将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主要表现有两种:
第一种:回避孩子的听力问题,总担心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听力障碍,自己也会带有自卑心理。于是,将自己和孩子封闭起来,不愿意与外界接触,错失了很多发展孩子社会性交往的机会;即使带孩子去公众场合时也总是遮遮掩掩,总担心别人另眼看待自己和孩子,在别人面前总觉得低人一等,这种负面情绪传染给了孩子,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第二种:过度放纵或溺爱孩子。有些家长会有深深的自责内疚心理,总感觉孩子耳聋问题是自己造成的,觉得对不起孩子。表现为对孩子百依百顺,时时事事依着孩子的意愿,给予过分的照顾和迁就,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时间长了却发现对孩子的放纵和娇惯导致了孩子胆小、娇气、任性、依赖性强、不尊重他人,甚至发生攻击性行为。这种不良的个性不仅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也加大了康复及教育的难度。
二、缓解方法
1.要正视现实,勇敢说出来。
孩子的听力问题,我们只当是上天给我们和孩子的一个人生考验。我们大人首先要正视这个现实,把这一事实和自己悲痛的心情向亲人好友或医务人员倾诉出来,倾诉是排解忧伤、舒缓焦虑心理的有效方法,从中你会收获无限的关爱,更重要的是获得坚强的支持。请相信保持良好的心态一切都会好起来。
2.要积极应对,寻求专业支持。
孩子被确诊有听力损失后,家长要积极寻求专业力量的支持,认真听取专业医生、听力师、康复师的建议。尽早佩戴助听设备,尽早开始康复训练。把握好关键期,孩子的康复效果会事半功倍。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家长也务必与学校、教师密切配合,切实提高康复及教育教学效果。
3.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
无论您的孩子听力损失多么严重,他也是一个孩子,遵循着和正常儿童一样的发展规律。所以,家长要耐心地鼓励孩子,像对待健全孩子一样来进行培养、教育,不要怕这怕那,过分地呵护孩子,而是要多想想孩子能干什么,创造条件让他们去探索,去实践,让他们走出家庭,与其他儿童交往、沟通,逐渐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xtxel/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