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世界听力日”,今年目光聚焦在听力健康上,强调“人人享有听力健康”,预防和解决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听力问题。近年来,突发性耳聋成为最常见的耳部疾病。
“目前,全球受听力损失困扰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1/5,面对庞大的患者群体,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十分重要。”世界卫生组织(who)预防聋和听力减退合作中心主任卜行宽表示。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单侧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患者约7%,其中后天性因素造成的单侧耳聋,例如突发性聋,发病后作为急诊,首先使用药物进行抢救治疔,对听力恢复不了的患者,根据不同情况可验配不同类型的助听器,甚至人工耳蜗植入。在实际临床中,多数患者愿意选择助听器。
针对目前国内助听器的情况,在卜行宽看来,这些助听措施虽然有用,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传统的对侧气传导助听器,健康耳和听损耳两侧都需同时佩戴,音质和衰减尚待改进;其他非手术类的骨传导助听产品,因振动装置产生的能量经过皮肤和软组织后明显衰减,影响音质和言语清晰度,且患者佩戴后会有较强的皮肤压迫感甚至疼痛感;而植入式的骨传导助听装置,因有手术并发征的可能,尚难为患者接受。
相比之下,卜行宽觉得牙骨传导助听器不失是成人单耳聋的一种有效选择。
记者了解到,这一全球领先的牙骨传导技术已经落地浦东并形成量产,由张江企业——声佗医疗制造的牙骨传导听力系统“品音”第三代产品今年将覆盖到全国市场。此外,把口内机做成种植牙、把耳背机做成项链等解决不同单侧耳聋人士需求痛点的产品正在研发中,而一款针对听障儿童的无创骨导技术产品聪聆预计会在下半年上市。
在国内创新技术崛起的同时,卜行宽也呼吁未来能与更多临床专家、科研机构和院校携手,持续加大听力损失的预防、诊治和康复的研发力度,探索创新耳科和听力保健整合进全民健康覆盖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栏目主编许素菲
责任编辑杨林雨
图片来源声佗医疗制造供图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z/9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