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而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等生产性因素所产生的噪声则称为生产性噪声,当环境噪声超过70dB(分贝)时,会使神经细胞受损。
职业性噪声聋
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失。职业性噪声聋是我国的法定职业病,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所以噪声污染不容忽视。
职业性噪声聋的表现
早期:高频听力下降,听力曲线在-Hz处出现“V”形下陷,低频正常。主观上无耳聋的感觉,交谈和社交活动仍能进行。
晚期:高频听力下降明显,同时语言交谈困难,重者出现耳聋。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原则
根据连续三年以上职业性噪声作业史,出现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分级
符合双耳高频(Hz、Hz、Hz)平均听阈≥40dB者,根据较好耳语频(Hz、Hz、Hz)和高频Hz听阈加权值进行诊断和诊断分级:a)轻度噪声聋:26dB~40dB;b)中度噪声聋:41dB~55dB;c)重度噪声聋:≥56dB。
申请职业性噪声聋时需要以下资料
1.劳动者身份证明;
2.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证明;
3.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4.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5.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6.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小编提醒:全国职业病鉴定机构查询,可登录职业病网,您的健康,我们来守护!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b/9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