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充分的条件观察蝉的习性,因为我家的周围有很多树木。刚进入七月份,蝉便来到这些树上,用它们的欢唱向大家宣告它们的到来。虽然我是房子的主人,可它们却根本不向我打招呼,就擅自暂时居住在这里了,反正它们趴在高高的树上,知道我是拿它们没办法的。住在乡村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天气越是炎热,蝉唱得越欢。劳累了一上午的农民很想好好儿地睡个午觉歇息一下,可蝉才不给你这个机会呢,它们扯着喉咙,尽情地唱着那一成不变的奏鸣曲。
要说也难怪,蝉对唱歌非常喜欢,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了唱歌,它们甚至做出了很大牺牲。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蝉的身体构造吧!蝉的翅膀后边的空腔中有个像钹一样的乐器,在它的胸部还安着一个响板,这个响板可以提高声音的强度,蝉的歌声就可以传得更远些。可是因为这个响板占了很大的位置,蝉的其他生命器官不得不挤在狭窄的不显眼的地方。
尽管蝉非常热爱唱歌,而且也很希望它的歌声能得到大家的喜欢。可是,它的这种单调的鸣唱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反而让人们感觉很烦躁。
当然人们也很奇怪,蝉唱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虽然这么多年来它们一直与我做邻居,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天天都能听到它们的歌声,看到它们趴在筱悬木的树枝上,有时是夫妻两个,有时是许多同伴在一起。是为了吸引同伴?看来也不是,因为同伴就在它身边,许多蝉往往是排成一队趴在树干或树枝上肆意地欢唱。后来我明白了,蝉唱歌只是出于热爱。
在干燥而闷热的夏天,看着太阳一点点西沉,蝉找个喜欢的地方,一边吸着树的汁液,一边唱着自己喜欢的歌,它们觉得这样的生活很舒服,也很惬意(有点像夏天青岛人喝着扎啤聊着天的感觉),这就足够了。
蝉因为有五只眼睛,所以视力很好。它在唱歌的时候,也是眼观六路,不管是来自上面还是左右的偷袭,都能被它迅速地捕捉到,看到有危险来临,它会立即停止欢唱,马上飞走逃生。蝉的听力很不好,即使人在后面大声说话,或是吹口哨、拍手等吵闹的声音很大,也不会影响它,它照样唱得很欢,看来,蝉的耳聋还是个超重度呢!
有一次,我从乡下人手里借了一个办喜事用的土铳,在里面装上火药,看到树上正好有一只蝉,就来到树下,反正蝉也看不到下边。过了一会儿,我“砰”地开了一枪,声音简直是震耳欲聋。要不是我提前把窗户关上,窗玻璃肯定要被震碎的。再看那只蝉,根本不受任何影响,音调都没有变化,依然不紧不慢地唱着,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那个镇定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通过这个试验,我知道了,蝉就是个聋子。虽然它每天唱着歌,可是它一点儿听不见自己的声音。所以我得出结论,蝉唱歌不过是与生俱来的一种习惯罢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b/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