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妈妈,当宝宝有一点点异常或者不舒服的时候就特别紧张,特别是当宝宝发烧感冒的时候,妈妈们都很着急,尤其是新手妈妈,完全手足无措。
关于发烧,你应该先了解:
发烧是人体抵抗外界入侵的反应,宝宝发烧了,说明宝宝的身体正在和外界入侵的病菌做斗争,所以不要视发烧为洪水猛兽,宝宝正是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发烧之后,免疫系统才逐渐成熟,才会有自己的抵抗力。此外,你还需要知道宝宝发烧的分度(腋温):37.3-38℃是低热,38.1-39℃是中热,39.1-41℃是高热,41℃以上是超高热。
宝宝发烧,你应该做的事:
首先,测体温。我们一般在宝宝安静的时候测量腋温,如果宝宝腋下有汗水,需要擦干汗水再测。一般测量时间至少5分钟,这种方法需要宝宝的配合。如果宝宝不配合,可以测耳温,用耳温枪几秒钟就可以测出,其缺点准确度不如水银体温计,当然也可以作为参考。
第二,给宝宝多喝水。喝温水,如果宝宝已经喝过水果汁,也可以喝水果汁,注意,要少量多次饮用。如果一次喝太多,容易引起宝宝呕吐。
第三,注意宝宝额头及手脚的冷热度。
①如果宝宝的额头热手脚冷,说明宝宝体温还会继续升高,在这种情况可以给宝宝搓搓手脚,改善循环,或用平时洗澡温度的水给宝宝泡泡手脚。
②如果宝宝的额头和手脚都是热的,说明宝宝的体温已经升到最高了,这时候就要物理降温了——你可以用温水擦拭他的身体及额头,或在额头上贴个退热贴。注意,一般不要用酒精擦拭。宝宝皮肤嫩,酒精容易通过皮肤吸收,而且如果酒精擦拭的部位选取不好的话,会引起血管收缩,反而不利于降温。
第四,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喝拉撒睡及身上有没有皮疹。宝宝的精神状态往往能反映出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果宝宝虽然发烧,但是精神很好,那么不要紧张,这说明宝宝病情不严重。
宝宝发烧了是否该多穿衣服捂汗?
千万不要!宝宝的大脑发育不完善,捂汗容易出现抽搐!一般按平时穿的就可以了,如果宝宝出汗了,还应当适当减少衣服,并及时擦汗或者换衣服。
宝宝发烧的时候有什么饮食禁忌?
这是妈妈经常问的问题。宝宝发烧的时候,最好吃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之前添加了的辅食可以继续吃,不过由于肉类蛋类不容易消化,最好少吃或者不吃。注意,宝宝发烧之前没有添加的辅食不可以吃。
什么时候该吃退烧药?
国内儿科医生一般推荐38.5℃以上吃退烧药(如有抽搐病史的患儿,38℃以上就要吃)。常用的退烧药有布洛芬(常见品牌:美林)和对乙酰氨基酚(常见品牌:泰诺林),这两种药对一般6个月以上的宝宝而言都比较安全,但有蚕豆病的患儿则尽量选用布洛芬。
两次吃退烧药之间至少间隔4小时,24小时之内不超过4次。一般吃了退烧药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宝宝的体温会开始慢慢下降,一般会通过出汗来降温。换言之,如果宝宝出汗了,则说明体温开始下降。这时候就要适当减少衣服,多喝水。
医院?
宝宝第一次发烧,妈妈往往很紧张,医院。而其实宝宝发烧,医院并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人体有个反应过程,一般在24小时之后验血会比较准;医院人多细菌杂,还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总而言之,在宝宝发烧24医院相对更好。
但,一旦宝宝出现医院就诊:肢体抖动,翻白眼,吐白沫,说胡话,精神萎靡,一直睡不醒,剧烈呕吐不能进食,腹泻严重,尿少,呼吸急促,脸色发青发紫,体温一直高烧不退等。另外,如果你的宝宝不足三个月,尤其是尚未满月,一旦医院。
注意:关于宝宝发烧的误解(妈妈必备常识)
误区1:孩子感觉发热就是发烧了
事实:儿童感觉到热的原因有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刚从温暖的被窝中出来,或在热天处于户外等,都会使身体发热。但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皮肤温度在10~20分钟内就能恢复正常。当以上原因被排除时,如果孩子仍感到发热或不舒服,则有80%的可能是真的发烧了。以下是量体温时的发烧标准——肛门、耳朵或颞动脉:38℃及以上;口腔:37.8℃及以上;腋窝:37.2℃及以上。
误区2:发烧对身体有害
事实:发烧会启动身体的免疫系统,是身体保护机制之一。普通发烧(37.8~40℃)可以帮助生病儿童抵抗体内感染,通常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误区3:发烧会烧坏大脑(发烧超过40℃是危险的)
事实:发烧和感染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体温高于42℃时,发热才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并且只有当身体处在极端的环境温度下时,体温才会高到这种程度。(比如在热天把孩子关在封闭的车里)
误区4:孩子很容易因发烧导致惊厥
事实:只有4%的儿童会发生热性惊厥。热性惊厥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眼球上翻,面部肌肉僵直,痉挛或抽搐等。即便没有药物治疗,大部分孩子的抽搐也可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所以家长最好不要随意搬动孩子,注意保持孩子头部侧向一边,以防误吸造成窒息。
误区5:热性惊厥是有害的
事实:热性惊厥虽然看起来可怕,但它通常会在5分钟内停止发作,并且不会造成身体的永久损伤,不会令儿童有更大风险。但是在下次发烧时,可能会有复发倾向。如果惊厥现象超过5分钟,医院进行治疗。
误区6:治疗发烧必须吃药
事实:通常孩子的体温未达到38.5℃时,是不用进行处理的,多喝水和物理降温就可以。但如果孩子精神不佳、哭闹、脸色苍白发灰,就需要治疗。
误区7:如果不及时退烧,体温会一直升高
事实:这是错误的。大脑内有恒温调节器,所以由感染引起的发热,体温常会在39.5~40℃达到最高点,而很少会超过40.6~41.1℃。即便是后者,身体也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
误区8:体温降不下来,导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严重
事实:对药物没有反应的发热可能是由病毒或细菌造成的,与感染源的严重性无关。
误区9:体温降下来后,就不会再反弹
事实: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因此,当药力逐渐减弱,体温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并需要再次治疗。只有彻底制服了病毒时,发热才会消失。
误区10:如果发热时体温很高,说明病情很严重
事实:发热时体温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严重。但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病得很厉害。那么病因可能会比较严重。小部分的重症发热会出现没有精神、服药后发热症状仍然持续不退,以及面色发灰等现象。
最后,提醒各位妈妈,宝宝发烧也是其成长的一部分,希望妈妈们能更有耐心的对待宝宝的成长,做宝宝最好的医生!
文章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b/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