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一凡
本文由|妙手莲华(ID:miaoshou-lianhua)
授权发布
深度育儿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而这个春天,我们全家却经历了的孩子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原本能跑能跳的孩子,转眼间像布玩偶一样软塌塌地瘫在我的怀里……回顾那惊心动魄的过程,我感悟了很多。
1清明小长假,天气转暖。被冷空气禁锢了许久的北方人纷纷走出户外,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孩子爸爸从外地回来,看到暖融融的阳光不禁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要带孩子去户外放飞。
在有些爸爸的心目中,男孩子就是铁骨铮铮的小男子汉,从小就应当内心强大、体格健壮、经得起风雨摧残。于是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夜晚,野心勃勃的爸爸带着他的小男子汉,脱掉棉服,去操场跑步。白天,父子俩继续他们的放飞之旅。在秦皇求仙入海处,孩子在视频里说要给妈妈求长生不老药。而我却看到他穿着单衣,在海边吹风。
平时常年脾虚、畏寒的孩子,经过如此一番“锻炼”,当晚就开始咳嗽、高烧。因为当时我没有在,家人看已经烧到了38.9高温,就用上了美林。
第二天上午,发烧持续,但没超过38度。孩子精神挺好,只是有些困倦。刚吃过午饭,就迫不及待地要去睡觉。为了不惊忧他的睡眠,入睡后就没再测量体温,也没有服用退烧药。
2睡了没多久,孩子坐起身说要尿尿。我便把他从被窝里拎出来,站在床上接了尿。这时我感觉到他身体很烫。小解之后再问他,“还想睡吗”,小家伙很精神地回答:“不想睡”。我说:“好,那先回被窝坐着。”于是我抱起他送回被窝。
就在此时,手上忽然一重,孩子的身体似乎垂了下来。平时他偶有犯懒或撒娇,也有过这样耍赖一般突然跪地,不肯站立。我心里想:这孩子又犯懒了。嘴上嘀咕着:“快站起来啊”。可我低头看到他的脸,才觉得不对劲。怎么他的眼睛在一直不停地眨?眼神也是迷离涣散的。再想托着他的身体站起来,发现他全身都是松软的,根本站不起来。这时我才察觉他的身体也在不停地抖动。感觉不妙,我赶紧惊呼客厅里的姥姥过来帮忙。
转瞬之间,我发现他的抽搐反应已经升级,伴随着翻白眼,嘴角也溢出了一点白沫。
此时我大脑里瞬间搜索到癫痫。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去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我在海边跑步,顺便用手机播放着微课,边跑步边漫不轻心的听着。我记得有提到过癫痫,还有肠套叠。仅存的印象是:这两种病都很惊险,发病时又紧急又高危。当时觉得我家孩子没犯过这类病,似乎没有用武之地,也就没太上心。现在忽然觉得眼前出现的这种状况跟癫痫如此之像,可是应当如何应对呢?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脑子里一片空白。真是书到用时方闲少啊!
来不及多想,孩子的状况又进一步升级,突然间出现面部鼓胀、面色发紫,双唇变得乌青。同时他瞬间握紧了两只小拳头,身体僵挺,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在抗争。
此时我和姥姥已经在手忙脚乱的把他翻过身来,俯卧着拍背。因为我那几乎短路的大脑似乎隐约想起,抽搐时要防止溢出物堵喉。但要怎么处理?却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
慌乱之际,姥爷在一旁喊道:“掐人中!”我竟茫然地问:“人中在那里?”声音大概已如鬼哭狼嚎一般。
一番折腾之后,孩子渐渐地在我们手里没了动静。身体不再有之前的紧绷,拳头也松开了,但同时也完全没有了任何反应。整个人就像个布玩偶一样,软塌塌的,任人摆弄。
我当时心已经全凉了——这孩子应该是没气了吧?完全地不知所措,完全地呆若木鸡……
过了一小会儿,不知什么时候孩子的面色已经恢复了平静,但依然一动不动,没有任何反应。
我已经心乱如麻,都不敢去看他,也不敢去动他。如果说这一刻有奇迹发生,这一定是老天爷重新给了他一条命。
庆幸的是,再看孩子的脸,似乎有了平稳的气息。这才觉得看到了希望。
这时我才顾得上打叫救护车。接线员说,医院更快些。于是我们手忙脚乱的给他穿上衣服,医院。
一路上,孩子一直在昏睡,叫不醒,仿佛睡得很沉。医院门口一下车,他却突然醒了过来。虽然精神恹恹的,但说起话来完全意识清醒,跟一个普通生病的孩子没什么两样。
医院,医生初步诊断为高烧惊厥。为防意外,先送进重症监护室住院。一个钟头之前的我绝不会想到,这是我一小时之后要来到的地方……
在重病监护室待了1天以后,孩子转到了普通病房。这场危机终于结束了。
3惊魂一场,如醍醐灌顶。
事后,我发现在处理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就是因为这个漏洞,孩子才会面临生死一线的危急。
无论是癫痫,还是简单的高热惊厥,首先就要防止口中的呕吐物、分泌物、食物等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所以惊厥时应让孩子保持侧卧的体位,切忌仰卧。如果嘴里有分泌物、食物时,要及时清除干净。
而我当时在孩子突然失去知觉垂倒的那一瞬间,刚好是双手托其腋下,而孩子就保持着仰脸的姿势,在抽搐。大概就是因为这个不当姿态,导致口腔里的溢出物噎在喉头,差点窒息而亡。
好在而我们当时采用的是应对措施是拍背,虽然不够直接有效,但也多亏了这样的补救措施让喉噎得以缓解。事后看到地面上有一些粘液,想必是口腔里的溢出物吐了出来。
想来真是后怕极了!
其实也听过这个疾病的应对和处理,但是因为那时感觉与自己的孩子无关,就怀着侥幸心理忽略跳过,才导致这次的无比慌乱。
人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危急瞬间,一个刹那就有可能翻转命运,在这关头能帮到我们的往往不是什么专业人士,而是我们自己平时在中医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储备,关键时刻是真能救命的。
很多人觉得中医是一个离我们很遥远的专业学科,其实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所以作为一名妈妈,下有子女,上有老人,为了家人的平安健康,中医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功课!
虽然孩子现在已经脱离危险,但我们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当时的惊心动魄。
如何在第一时间应对?
掐颊车穴,按揉手解穴、神耳穴,按揉小腿肚,耳尖放血。
颊车穴
掐颊车穴可以使孩子迅速脱离惊厥状态,也可以使孩子张开嘴巴,将分泌物排泄出来。
取穴:咬紧牙齿,在两边肌肉隆起最高的地方。
手解穴
神耳穴
尽快搓热孩子的手足或用热姜水泡热手足。
注意:
当孩子出现了热性惊厥时,父母不要大声喊和晃动孩子,不要将其紧紧抱在怀里,也不要强行控制患儿正在抽动的肢体。
也不要为了怕孩子咬伤舌头强行撬开患儿的口腔将压舌板或棉签放入患儿口腔上下牙之间,殊不知,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抽搐的孩子已经不省人事,此时他的舌头不能吞咽,强行的做法易造成口舌损伤。
什医院?
发烧抽搐时出现下面任何一种情况,表示病情较为严重,医院。
1、第一次惊厥必须就医。
2、抽搐持续时间达5分钟以上。
3、抽搐的同时又伴有反复呕吐。
4、短时间内反复发作。24小时内再次出现惊厥,并在两次以上。
5、不是全身抽动而是身体某个部位抽动。
6、六个月以内的婴儿和6岁以上儿童发生抽搐。
最根本的预防是改善孩子的体质
事实上,热性惊厥是很难预防的,是否发生很大程度取决于孩子体质,所以最根本的预防是改善孩子的体质。
中医认为,以下三种体质的孩子容易出现惊厥:
1、气虚的孩子:这种容易感冒、面色黄白缺少光泽、比较怕冷、食欲不佳;
2、阴虚内热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通常口唇鲜红、容易口干、夜间盗汗、容易大便干;舌头红舌苔少或地图舌;
3、内火旺盛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容易咽喉肿痛,非常怕热、手心总是热热的,口臭,尿深黄色、大便干燥,脾气急躁易怒,舌苔常常是又黄又厚。
虽然这三种体质表现不同,但导致这三种体质状态的重要因素却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肉类、蛋、奶饮食过量,肥甘厚腻之物难以被脾胃运化,身体就要动用很多气血来运化这些食物,日久就会出现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并且这些食物还容易产生火热、湿痰等病邪,从而造成孩子以上三种体质状态。
所以日常保持饮食清淡,尽量减少肉类、蛋、奶的摄入,注意脾胃的养护,改善体质,提升正气,才能从根本上去除热性惊厥发生的诱因。
什么样的热性惊厥容易导致癫痫?
另外由于这位妈妈当时把热性惊厥误判为癫痫,这里简单提一下两者的区别。
惊厥和癫痫发作时的症状看似相像,但实则是两种病症。惊厥为阴阳失调所致,而癫痫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使脏腑受损,神机受伤所导致,大部分热性惊厥患儿愈后良好,不影响智力,也有一少部分最后发展为癫痫,尤其是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所以无论这两种疾病无论是预防还是预后,都要注重在日常的饮食起居中调理脏腑的阴阳,提升正气,改善体质。
也许你的孩子还没有遭遇过类似的情景,但是提前去了解熟悉,好过紧急情况下的手足无措。也希望大家收藏并转发给身边的妈妈,给更多人带来启发。
END
作为女性
我们最神奇而神圣的使命
就是可以从头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
从最初怀孕时候的激动兴奋,到孩子呱呱坠地的喜悦满足,从他用尽全力吸到第一口母乳,到慢慢长大需要添加辅食,第一次坐稳、第一次站立、迈出第一步……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我们都是见证人,我们为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感动,每一次掌握新技能骄傲。
但是
在陪伴这个新生命的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很多令我们措手不及的问题。
到底几个小时喂一次奶合适?
孩子的第一口辅食要添加什么?
如何判断孩子的哭声是因为饿还是因为困?
孩子拉肚子了!
孩子流鼻涕了!
他都十个月了,为什么还不愿意爬?
为什么22个月的宝宝还不开口说话?
什么时候拿掉尿不湿?
什么时候戒奶瓶?
什么时候断奶?
断奶要注意些什么?
如何断奶才能不伤害孩子?
到孩子再大一点
妈妈们又有了新的烦恼
孩子究竟几岁上幼儿园最合适?
上幼儿园之前需要准备什么东西?掌握哪些技能?
如何缓解分离焦虑?
如何和老师合理沟通?
即将面临小学
妈妈们更焦虑
小学前孩子需要认识多少汉字才合适?
拼音是否要提前教?
要不要给孩子报幼小衔接?
如何让孩子更轻松适应正式的小学模式?
养育孩子,就是一场升级打怪的游戏,孩子的段位不断提升,妈妈的水平也要相应提升,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妈妈比爸爸更容易焦虑的原因所在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深度育儿组建了育儿互助群,诚邀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妈妈,包括幸福的准妈妈入群,互帮互助。
在群里
您正为之烦恼的大问题,可能正是过来人眼中的小case。她们的一句话就能令您醍醐灌顶,收获良多。
您已经经历过的,或许正是别人的水深火热。您随口的一句话,就能为别人雪中送炭!为自己种下福田。
这世上,只有女人才能理解女人,在养育孩子的道理上,我们常常感到孤独,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妈妈在产后不幸患抑郁症。大家每天在群里一起聊孩子成长的点滴,一起吐槽各种养育孩子的困难,一起分享,一起感动,负面情绪得到宣泄,自己的感觉有人共鸣,抑郁症,滚蛋吧!
我们互帮互助!抱团取暖!
请识别下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b/5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