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医学以疗效说话,无论中医、西医都是如此,我等学习中医的后生晚辈自然希望能让疗效说话。
欢迎大家评价医案,分享您的中医医案,中医六技、成功失败都可,以期在阅读体会中共同成长。
医案
沈某,男,53岁。
初诊(年8月25日)
自本月初去旅游,天气炎热,汗出较多,从第三天开始自觉发冷发热,两耳不聪,头目不清,曾服用“藿香正气水”无效,继而耳聋失听,西医诊断为病毒感染后遗症,神经性耳聋。
刻诊时除耳聋外,伴有低热不退,头目眩晕,身重乏力,口干渴,不甚饮水,心烦急躁,舌质红,苔黄滑,脉滑数。
证属暑湿郁热未尽,气机不畅。先以宣畅气机,清化湿热为法。
药用藿香10克(后下),佩兰10克(后下),杏仁10克(后下),枇杷叶10克,竹茹6克,炒枳壳6克,晚蚕砂10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茅芦根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7剂。
二诊
服药7剂,热退,耳聋见轻。以此方加炒山栀6克,又服7剂。
三诊
耳聋大减,头晕乏力消失,唯口干欲饮,舌红苔少,改用益气养阴方法。
药用沙参10克,麦冬10克,黄芪20克,五味子10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生牡蛎30克,生石决明30克,竹茹6克,炒枳壳6克,焦三仙各10克。7剂。
四诊
服药7剂,精神焕发,心情舒畅,饮食二便正常,耳聋消失,无其他不适。又以上方服药10余剂而告痊愈。
此病案乃暑湿郁热所致耳聋。暑为火热之邪,人受之,最易伤阴伤气。湿乃重浊之邪,暑热挟湿,气机被困,热蒸湿动。秽浊之气上泛,阻遏清阳,清窍不利,轻则头目眩晕,重则神昏耳聋。
赵师先宣开肺气,宣畅气机,暑湿郁热去。邪气去再议益气养阴,切不可过早投补,否则可致闭门留寇之弊。
神经性耳聋(1)
失眠(3)
失眠(1)
失眠(2)
贫血待查
风湿性心脏病
植物神经功能素乱
高血压(1)
高血压(2)
高血压(3)
脑动脉硬化
高血脂、动脉硬化
冠心病(1)
冠心病(2)
低血压
美尼尔氏综合症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医家简介
赵绍琴(-),北京市人,三代御医之后。赵氏幼承家学,医院御医韩一斋、瞿文楼和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尽得三家真传。年,悬壶北京。年,参加卫生部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年,到北京中医学院任教。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北京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顾问,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等,享受国务院津贴等。著有《温病纵横》、《文魁脉学》、《赵绍琴临证法》、《赵绍琴临床经验集》、《赵绍琴内科学》等。
来源:摘自《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百病生于过用!“五劳”你占了“几劳”?★★★★★
九个错误日常急救常识,你中招了吗?
五脏常见虚劳症(阴、阳、气、血)的调理法
温阳法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动植物皮有何药用?
冬季进补有禁忌,火锅、食疗宜辨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中药消除口味异常★★★★★
年12月文章汇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古代的“口香糖”——丁香★★
进补的学问——蓄水塘的故事
由成都人怕麻黄想到的
用药传奇---水蛭善治男性萎★★
落枕痛难忍,外治有妙方
两篇有关中医药治疗肺癌的妙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中医乃至中国传统思维的根本特征:属土★★
冬季对你冻手冻脚6招让你温暖过冬
中医为啥不分科★★
一个民间中医的学医之路(难得的经验)★★
民间中医也有“独门绝学”,多项中医技术和手法濒临失传★★
神经性耳聋(1)
《伤寒论》辨痉湿暍脉证
《伤寒论》辨痉湿暍脉证
中医十大名方,每一个都救人无数★★★★★★
冬季遇上慢性咽炎该怎么调理★★★
中医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汤:神奇效用知几何?★★★
酸甘化阴法的源流与临证应用
失眠(3)
御医和现代人
《伤寒论》伤寒例
《伤寒论》伤寒例
减肥不在于节食,在于补肾!★★★★★
艾灸,泡脚,睡觉!冬日最好的三大“进补”方法
地下“雪梨”话荸荠
说说花的药用价值
失眠(1)
失眠(2)
《伤寒论》平脉法
《伤寒论》平脉法
中医看病,治病治不了命?★★★
中医理论,用药与否都是医
高血压比传染病扩散得都快?
中医却让他生而有惑
中西方文化间是道与理的关系
中医体现的价值如何让体现
《伤寒论》辩脉法
《伤寒论》辩脉法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中药炮制知识
中医传统治法
中药学知识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b/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