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全球有多少听力障碍患者吗?
3.6亿人。存在听力损伤的人更加是高达15亿人。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性耳聋患者人数必定越来越多,每3名65岁以上老年人就有一名患有耳聋或者听力障碍。在国内听力障碍人士高达多万,单侧性耳聋听障人士超多万人。
很多人根本就不会给家里的老年人配备助听器或者辅听器。每次扯着嗓子大声的和老人聊着天,却每次都是鸡同鸭讲。有些人则以为助听器很贵,有些人则完全对听障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老年人耳背用啥都不管用。
就如前面提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龄人口持续增长,全球残疾性听力损失人口也在不断增加,相应的也带动了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截至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亿元,同比增长18.3%,接近全球医疗器械增速的4倍。
但是由于家庭观念以及错误的认知,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正视听障这个问题。
近几年,不管是医药电商平台还是线下实体店,进口的助听器销量也在逐渐下滑,越来越多的国内自主品牌开始抢占市场。
从一开始只有进口助听器占据国内市场,到现在做到能国产助听器出口量是进口的十倍,中国助听器市场已经迎来了转变,扭转了助听器国内市场的格局。
助听器的本质就是一个扩音喇叭,就像是电影《 》雷公耳朵上戴的小喇叭一样。
只不过现在的科技更加先进,可以通过高端芯片处理不同的声音并且过滤掉杂音,将重要的声音清晰用可以听到的频率传输给使用者。
不应该从网络购买
助听器属于国家二类医疗器械,同血压计、体温计、血糖仪、心电图机等器械一样,都是具有中度风险的医疗器械,需要在严格控制管理下保证其安全、有效性。此外,助听器还需要专业的验配、使用指导和售后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助听器在国内的主要零售渠道除了助听器验配中心、医院和个别大型药房外,网络购买是大众选购助听器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老年人是助听器的最大使用群体,其子女在意识到老人听力不断下降后会主动为老人购买助听器,但由于他们没有专业的知识且网络上的助听器产品鱼目混杂,导致很难选购到适配的助听器。
助听器的验配过程远比配眼镜要复杂的多,需要做听力客观检测、主观评估、不舒适域、舒适域等各项检查,根据听力损失的原因和性质,判断属于哪一种耳聋。之后还要进行取耳样、定制、调试等工作。甚至在佩戴期间还要根据使用者的感受再次进行调试。衷心希望每个听障患者都能选配到合适自己的助听器,重获新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dzz/9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