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巨细胞病毒,很多家长都比较陌生,但其感染在我国极其广泛,一旦感染,将持续终身。在发展中国家,80%儿童在3岁前感染,成人期感染率几乎达%。大多数感染后无症状,但对于胎儿、新生儿、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它确是“致命杀手”,可引起胎儿死亡、婴儿耳聋、神经系统发育落后等诸多不可逆的损伤。
01
巨细胞病毒
人巨细胞病毒(HCMV),即人疱疹病毒5型(HHV-5),为双链DNA病毒,属疱疹病毒中较大的病毒。感染HCMV后,人体先产生IgM抗体,继而产生IgG抗体,病毒停止增殖后,IgM抗体不再产生,IgG抗体可延续终身,但仅有部分保护作用,并不能终止HCMV感染。人群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率86%-96%,孕妇95%左右,婴幼儿60-80%。
02
巨细胞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HCMV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唾液、眼泪、尿液、精液、粪便、子宫颈和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原发感染后可持续从体液中排病毒数年之久。感染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病毒。
一、母婴传播:
(1)宫内传播:胎儿感染可发生于妊娠早中晚三期任何时间。
(2)经产道传播:新生儿娩出过程中摄入母亲阴道分泌物而被感染。
(3)母乳传播:母乳喂养可将母亲体内病毒通过母乳传给婴儿。
二、水平传播:
(1)家庭传播:家庭成员可通过密切接触易感儿童发生传播;
(2)集体机构内传播:幼儿们缺乏良好卫生习惯,通过接触日托中心玩具及环境而相互传播;
(3)医源性传播:可通过输血制品,器官和骨髓移植而传播。
03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分类?
一、依据原发感染的时间分类,可以分为先天感染、围生期感染和生后感染。
1.先天感染:一般认为生后2周内在体液或组织中检测到HCMV;
2.围生期感染:生后2周内证实无感染,生后第3-12周内有感染证据,通常经产道、母乳或输血等途径获得;
3.生后感染:出生12周后经密切接触、输血制品或移植器官等水平传播途径获得。
二、依据感染来源分类
1.原发感染:指宿主初次感染HCMV;
2.再发感染:由于潜伏在宿主体内的病毒被重新激活而复制增殖;或再次感染外源性不同毒株或更大剂量的同株病毒。
三、根据临床症状分类
1.症状性感染:至少1个器官及系统受累;
2.无症状感染:有HCMV感染证据,但未发现明显症状和体征。
04
根据临床表现,早期识别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1)先天感染:常有多系统器官受损。黄疸和肝脾大最常见;血小板减少性瘀斑;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头小畸形、脑室扩大伴周边钙化灶、神经肌肉异常、惊厥和视网膜脉络膜炎、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率在症状性感染者中高达25%~50%);腹股沟斜疝等。
(2)肝炎:多见于婴幼儿期原发感染者。可呈黄疸型或无黄疸型或亚临床型。有轻~中度肝大和质地改变,常伴脾大;黄疸型常有不同程度胆汁淤积;血清肝酶轻~中度升高。轻症有自愈性。
(3)肺炎:多见于6个月以下原发感染的婴儿。多无发热,可有咳嗽、气促、肋间凹陷,偶闻肺部啰音。影像学检查多见弥漫性肺间质病变,可有支气管周围浸润伴肺气肿和结节性浸润。
(4)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综合征(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为年长儿原发感染的表现,婴幼儿期也可发生。有不规则发热、不适、肌痛等,全身淋巴结肿大较少见,渗出性咽炎极少,多在病程后期(发热1~2周后)出现典型血象改变(白细胞达10×10^9~20×10^9/L,淋巴细胞50%,异淋5%);90%以上血清肝酶轻度增高,仅约25%有肝脾大,黄疸极少见。
(5)其他,胃肠道疾病、心肌炎、内分泌系统等亦可受累。
诊断依据:
1.临床诊断:具备活动性感染的病毒学证据,临床上又具有HCMV性疾病相关表现,排除现症疾病的其他常见病因后可做出临床诊断。
2.确定诊断:从活检病变组织或特殊体液如脑脊液、肺泡灌洗液内分离到HCMV病毒或检出病毒复制标志物是HCMV疾病的确诊证据。
05
感染后是否需要治疗?
对于免疫正常个体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疾病无需抗病毒治疗。
一、抗HCMV药物应用指征:
①符合临床诊断或确定诊断的标准并有较严重或易致残的CMV疾病,包括间质性肺炎、黄疸型或淤胆型肝炎、脑炎、视网膜脉络膜炎。
②移植后预防性用药。
③有中枢神经损伤(包括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先天性感染者,早期应用可防止听力和中枢神经损伤的恶化。
二、抗HCMV药物治疗方案:
更昔洛韦是治疗HCMV感染的首选用药。经正规及时治疗后,一些症状是可逆转的,如宫内发育迟缓、脑发育落后、感音神经性耳聋、视网膜炎、黄疸、肝脾大、血小板减少。
诱导治疗:5mg/kg.次,q12h,共2~3周;
维持治疗:5mg/kg.次,qd,连续5~7d,总疗程约3~4周。维持期可序贯缬更昔洛韦口服:16mg/kg.次,q12h。
三、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
用药期间可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毒性、静脉导管事件等不良反应。若肝功能明显恶化、血小板≤25×10^9/L、粒细胞≤0.5×10^9/L,或至用药前水平的50%应停药。
四、随访
1.治疗开始后应尽早进行眼科检查,并根据眼科医生建议定期复查;
2.3岁前每6个月进行1次听力测试,3岁后每年进行1次听力测试,直到度过青春期(10-19岁);
3.1岁前开始进行生长发育评估。
06
预防为先,防患于未然
(1)阻断母婴传播: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对新生儿进行主动免疫,母乳喂养是出生后传播HCMV的主要途径。对于已感染HCMV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母乳无需处理;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需处理带病毒母乳,-15℃以下冻存至少24h后室温融解可明显降低病毒滴度,再加短时巴斯德灭菌法(62~72℃,5秒钟)可消除病毒感染性。
(2)一般预防:避免暴露是最主要的预防方法。包括:①医护保健人员按标准预防措施护理HCMV感染婴儿,手部卫生是预防的主要措施;②使用HCMV抗体阴性血制品。
(3)对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患者等特殊人群,建议口服抗病毒药物用于移植后预防。
慢病毒门诊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现已开设慢病毒(CMV、EBV)门诊,以方便巨细胞病毒、EB病毒患儿的诊治及随访。
时间:周一下午
地点:我院景德路院区
参考文献:
1.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50(4):-.
2.RawlinsonWD,etal.Congenitalcytomegalovirusinfectioninpregnancyandtheneonate:consensusre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hzelyy/6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