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3日被定为“国际残疾人日”,全球约有6.5亿残疾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0%,这其中除了一部分人是先天残疾以外,还有一大部分人是后天由于用药不当导致的残疾,最常见的是药源性耳聋。药源性耳聋是指使用某些药物进行治疗或者人体接触某些化学试剂后导致的听力下降甚至全聋,还可能伴有耳鸣、眩晕和走路不稳等症状。目前已知的影响听力的药物有近百种,下面就让我们的药师来了解一下哪些药物具有致聋风险吧!
哪些药物具有致聋风险?
1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最为严重,如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依替米星等均能损害耳蜗内毛细胞与螺旋神经节,使听觉传导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导致听力减退和耳聋。
2抗肿瘤药顺铂、卡铂、奥沙利铂和氮芥等抗肿瘤药物可导致不可逆的高频听力丧失,且与用量和用药时间呈正相关。
3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等解热镇痛抗炎药可引起耳蜗底损伤,患者在早期可出现高频听力丧失,同时可伴随耳鸣、眩晕、平衡失调等症状,停药后24~48小时症状可消退。
4抗疟药奎宁和乙胺嘧啶等抗疟药的耳毒性以耳鸣和耳聋为主,主要作用于螺旋神经节。长期大剂量使用可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失,短期停药可恢复。孕妇和婴儿更易引起耳毒性。
5袢利尿剂呋塞米和布美他尼等袢利尿剂造成的听力损伤呈双侧对称性,伴耳鸣。听力损伤与用量呈正相关,长期大剂量静脉给药、滴速过快可致耳鸣、耳聋,短期停药可恢复。患者有肾功能不全或合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时更容易造成永久性耳聋。
目前尚无药源性耳聋的治疗方法,预防药源性耳聋更为重要。
①除非绝对必需使用,否则应尽量避免使用。若必须使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听力。
②不要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耳毒性药物,尽量避免长时间或一次大剂量使用一种耳毒性药物。
③对于婴幼儿、孕妇、老年、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本来有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耳毒性药物要慎用或减小剂量使用;对于有遗传性耳聋家族史的患者或本来有听力障碍的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④注意观察早期的耳毒性症状如耳鸣、眩晕、走路不稳等,一旦发现应及时停药。
(邵晨、曾艳供稿,刘琛、褚燕琦审核)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hzelyy/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