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耳聋可作为临床常见症状,常见于各科的多种疾病过程中,也可单独成为一种耳疾病。西医的耳科病变(如中耳炎、鼓膜穿孔)、多急性热性传染病(如猩红热、流行性感冒)、颅内病变(如脑肿瘤、听神经瘤)、药物中毒以及高血压、美攸氏病、贫血、神经衰弱等疾病,均可出现耳鸣耳聋。
1、主要穴区: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中渚、侠溪。
2、主穴意义:耳为手、足少阳经所辖,耳门、听会、听宫具有疏散风热、聪耳启闭之功,为治耳疾要穴;配手少阳经局部的翳风穴,与循经远取的中渚、侠溪相配,可疏导少阳经气,宣通耳窍。
3、罐疗方案:可单次调治,按疗程调治最佳。每天1次,每次30-60分钟,十次为一疗程。综合运用罐疗基本手法。
4、罐疗程序(常规五步):选穴-留罐-点刺发泡-留罐-起罐。
1、辨病归经:调治本病以胆经和三焦经为主。
2、罐疗方案:按疗程调治效果最佳。每天1次,每次30-60分钟,十次为一疗程。综合运用罐疗基本手法、技法。
3、罐疗程序(专业七步):辨病归经-辨证取穴-手法运罐-技法布罐-点刺发泡-适度留罐-规范起罐。
4、随证配穴
法一:罐疗本病主要穴区。另:风邪外袭加风池、外关、合谷以疏风清热;肝胆火盛加行间、丘墟、足临泣以清泻肝胆之火;痰火郁结加丰隆、内庭以豁痰泻火;肾精亏损加肾俞、太溪、关元以补肾填精、上荣耳窍;脾胃虚弱加气海、足三里、脾俞以补益脾胃、濡养耳窍。
法二:实证罐疗翳风、听会、中渎、侠溪、丰隆、行间。虚证罐疗肾俞、关元、太溪、翳风、听会、中渎。
首先应调整心态,不要把耳鸣太在意,不要过度紧张,应及时接受医生的诊治。
在诊治过程中积极配合治疗,并且可积极主动发挥其他业余爱好来分散自己对耳鸣的注意力,调整生活节奏,多培养一些兴趣点。其次,避免在噪声环境下长时间逗留或过多地接触噪声,避免或谨慎地使用耳毒性药物,少吸烟、少喝酒、生活作息有规律,睡眠不宜过长(中青年7~8小时,老年人6小时睡眠即可)。
最后,由于耳鸣起因较慢,病程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发生,故治疗一般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病人在配合治疗过程中要有恒心,不要轻易放弃。
(本文参考于《全净通疏经罐疗学》)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elzmzl/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