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小孩耳聋 >> 耳聋怎么治疗 >> 正文 >> 正文

妇儿保健课堂之15产后大肚腩回不去腹直

来源:小孩耳聋 时间:2021-5-14

正确认识产后腹直肌分离

很多宝妈觉得,生完了宝宝,腹部松松垮垮的,小腹鼓鼓,好似里面还有一个宝宝。经过两三个月的产后恢复,依旧如此,宝妈就要警惕是否出现腹直肌分离了。

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女性妊娠期间,一方面由于体内的激素作用,使腹白线松弛,连接力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子宫内逐渐长大的胎儿撑起腹壁,使之承受的压力日渐增大。两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腹壁张力很快超过腹白线的弹性极限,结果左右两边的腹直肌被迫分开,形成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自查方法要了解

腹直肌位于体表,所以很容易通过自我检查而早期发现其异常。下面就教您自查的方法。

01平躺,膝盖弯曲。

02将一只手的指尖放在肚脐处,同时放松腹部,轻轻地将指尖伸入腹部。

03将你的肩膀部从地板上抬起。

04摸到腹直肌的两侧,并注意插入手指的数量。

正常:2指以内;

需就医:2指以上。

产后1年的妈妈仍有1/3有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的认识误区

01生完孩子肚子松点没关系

刚生完孩子,腹壁肯定有点松,胖点有妊娠纹也正常,但通过三个月的恢复有明显好转。如果到了这个时间点腹壁松弛依旧,甚至站着的时候肚皮的中央中线区域向外鼓,就需要警惕是否存在腹直肌分离了,及时发现并尽早进行正确的锻炼很重要,否则延误诊断可能会丧失通过非手术治疗改善机会。

02不讲究方法的错误锻炼

生完孩子肚子松了收不回去,一些自律的妈妈也会开始自我锻炼,但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尤其没有意识到存在腹直肌分离时,往往会选择错误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仰卧起坐和大幅度的瑜伽。错误的锻炼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重分离。

03不痛不痒,不去理会

很多宝妈锻炼效果不好的或者锻炼不到位,到产后两三年分离依旧不能改善,自身又害怕手术,觉得肚子大点、样子难看点没关系,这肯定是不对的。腹壁包括前后上下四部分,其中一部分有了问题也会导致其他部分出现问题。这是因为人体腹壁充满了各种“平衡”。一旦腹白线变宽,腹直肌分离,前腹壁的力量减弱,背部力量相对变强,会把腹部的薄弱进一步向两边拉,这样腹直肌分离的更远,腹部缺损就越来越大。时间久了除了腹腔脏器突出造成的症状外,还会出现背部和盆底问题,比如腰背疼、尿失禁、脱垂等。部分宝妈还会出现腹白线上的脐疝、白线疝,所以有了腹直肌分离,一定要及时治疗。

04忽略功能,只重视外观

不少宝妈就诊原因是对产后腹部外观不能满意,因此治疗的要求就是让我松弛的皮肤看上去美观些就可以了,但这种想法并不正确,因为解剖和功能的恢复最重要,只有纠正了解剖改善了功能,才能避免分离后的各种不良后果。多数宝妈经过锻炼,经过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腹部外观还是有改善的。

腹直肌分离如何改善?

1、在专业的人员的指导下使用神经肌肉刺激仪的腹直肌分离方案,通过脉管刺激技术促进腹部肌肉局部循环,提供营养机能,恢复肌肉弹性,锻炼肌肉强度,促进腹直肌分离的改善。

2、不要自学瑜伽和普拉提。有些妈妈们更青睐这类运动来收腹。但是错误的运动可能会加重腹直肌分离,所以一定要有专人来指导,尽量减少腹部参与扭转等体式。

3、在生活中不要提重物,也不要频繁弯腰,以免影响腹直肌恢复。

医院盆底康复中心

地点:妇科门诊三楼

咨询

长按识别以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elzmzl/6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