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件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炎,大多发生在儿童或者青少年阶段,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临床表现多为急性发病,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红,儿童可表现为频繁眨眼睛或揉眼,较多黏液或者黏液脓性分泌物。数周后急性症状缓解,进入慢性期,此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易疲劳,此时可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期,如于流行区或生活环境条件差有重复感染性,病情加重。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显著,视力减退。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上睑下垂、眼球干燥症、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睑球粘连和角膜浑浊,并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沙眼发生的原因:
沙眼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凡是被沙眼衣原体污染了的手、毛巾、手帕、脸盆、水及其他公用物品都可以传播沙眼。儿童沙眼大多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传染。沙眼的预防:
1.预防儿童沙眼,首先家长要提高防御意识,掌握沙眼的基本知识。家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教育儿童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日常生活中毛巾不混用,不管自己有没有沙眼,都应当坚持“一人一巾一帕”,使用的毛巾、手帕要干净。用干净的脸盆且不与他人共用,不与别人合用一盆水洗脸,毛巾、手帕要勤洗勤晒,挂在通风的地方。2.教育儿童勤洗手,尽可能采用流水洗手、洗脸。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如果觉得眼睛发痒,一定要用干净的手帕擦,不能用脏手、不干净的手帕、袖口或衣服角擦眼睛,不用别人的毛巾等。注意闭眼休息,不让眼睛过度疲劳。勤帮儿童剪指甲,时常保持手的清洁。对集体方面,应改善环境卫生,在托儿所、幼儿园要认真培养儿童卫生习惯,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检查发现并治疗已患有沙眼的患儿。3.如果发现儿童频繁眨睛,揉眼睛,眼红等不适,且有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眼屎,医院检查治疗。供稿:五官科编辑:信息科审核:营销组/院办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elzmzl/4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