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子比较高的小虹一年级时坐在最后一排,可几年来小虹听力不断下降。
到了五年级,已经要坐在第一排才听得清老师讲课。
经过检查,原来小虹早就患上了分泌性中耳炎,现在已是中重度聋。
座位一调再调
小虹的父母感到不对劲,孩子因为个子高,从一年级起就坐最后一排,但几年来老是说上课听不清。
老师以为是距离问题就不断地给她调座位,到了五年级必须得坐第一排才能听清。
父母不敢再耽误,带着小虹医院检查,拿到的诊断书把他们惊住了——
孩子患上分泌性中耳炎已有四五年时间,现在已是中重度聋。
负责诊治的医生告诉他们,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延续8周。
若8周后未愈即可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并会进一步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等。
小虹的情况已经是粘连中耳炎。
因为一没发烧感染,二没流脓疼痛,父母一直没想过孩子听力会出现问题。
好在经过积极治疗,小虹的运气不错,最终恢复了近六成的听力,只是她再也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清楚地听到声音了。
哪种中耳炎容易被忽视?
医院医院副院长于锋至今对小虹印象深刻——
孩子个子高,成绩也好,可惜患上分泌性中耳炎几年了都没有发现,最终成了影响一生的听力缺憾。
于院长提醒,流脓不是中耳炎症的必然表现。
当孩子表达出“听不清”,或者一些孩子不说话但有些反应差,家长就要注意是不是孩子的听力出现了问题,医院检查,避免耽误治疗。
“如果是化脓性中耳炎,出现流脓的症状,很容易引起注意,不至于等到听力下降这么严重了才发现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很特殊,它的鼓膜一般是完整的,炎症分泌的积液积聚在鼓室里不流出来,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但注意的话,分泌性中耳炎也并非没有症状,耳闷、耳鸣、疼痛,都可能是发生了炎症。
这些症状发生在大人身上还好,感觉到不舒服了还知道找医生看看,但小孩子不会表达,对感觉感知也不清晰。
即使有疼痛、耳闷,他也可能不说或不知道怎么说,疼了一两天等急性炎症下去了或身体习惯了,以为没事了。
但其实炎症一直没得到解决,等到大人发现孩子听力下降才引起注意,通常情况已比较严重了。
哪个年龄中耳炎发病率高?
于院长指出,3-12岁小孩的炎症发生率很高,甚至超过成人。
小孩子的咽鼓管比较宽、平、直,不像成人呈S形,细菌可以“长驱直入”;
孩子的身体机制还不健全,免疫力低,很容易感冒感染、引发炎症;
此外,孩子的咽鼓管功能差,排泄系统亦不完全
这一系列的问题造成孩子的发病率高,还不容易好。
▲婴幼儿的耳管(左)比较短,而且呈水平状,有一点鼻涕就特别容易淹过来,也很容易停留。而成人的耳管比较长,而且是斜的,鼻涕不容易“爬”上去。
在此,于院长提醒家长一定要关心孩子,注意孩子的听力问题。
发现孩子有些呆滞、反应差,查不出其他毛病,记得去看一看耳朵,可能是听力出了毛病。
孩子感冒了,一定要重视,把感冒治好,避免感染发炎。
患有鼻炎的孩子尤其要注意,鼻咽部的后部就是咽鼓管,鼻子发炎,病菌也容易沿着通道进到耳朵。
如果鼻炎反复或者是过敏性鼻炎,一定要提高警惕。
孩子晚上打呼噜,可能是腺样体肥大,也会引发炎症,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好原发病。
如何预防中耳炎
中耳炎发病比较高,偶尔得一两次也没什么,但是如果孩子特别容易中耳炎,得了又很不容易好,那就要多做些什么预防一下了。
●尽量防止感冒
感冒可以说是中耳炎的诱因,尽量避免感冒同样也会避免得中耳炎。
除了注意勤洗手,讲卫生,空气经常流通,家人有感冒的要尽量隔离。
另外要注意接种疫苗,都可以有效的预防儿童中耳炎。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也很有必要。
●远离二手烟
如果家中有人吸烟,那么儿童中耳炎发生的概率会增加37%。
如果母亲吸烟的话,儿童中耳炎概率更高,会增加62%。
二手烟雾会抑制孩子的免疫系统,使中耳炎风险大大增加。
●防止耳朵进水
其实这个严格来说算不上需要预防的事情,耳朵就算是进点水也无妨,因为有鼓膜拦着呢。
只有鼓膜破裂了,才会因为进水导致中耳炎。
而且,如果不潜水的话,水是不可能被闷在耳朵里的。
平时洗澡洗头什么的,进去一两滴水很快就风干了,也不用过于敏感。
?孩子发烧该用冷毛巾还是热毛巾?千万别弄反了!
?“秋老虎”引秋燥?7款清润靓汤,赶紧给孩子来一碗!
?全职二孩妈妈想请假旅游被狠批:不配当妈!最怕的从不是辛苦…
编辑:小婷
来源:南方都市报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elzmzl/1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