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小孩耳聋 >> 小孩先天性耳聋 >> 正文 >> 正文

健康讲堂科普突发性耳聋不容忽视

来源:小孩耳聋 时间:2020-11-11

爱生命爱健康

生命活水健康讲堂

(本期节目完整视频)

当今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快,工作压力剧增,许多人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所以时不时听到身边人说:听力本来好好的,怎么睡一觉起来"嗡嗡"响,好像听不太清楚了,年纪轻轻的该不会聋了吧?!此时可能已是患得突发性耳聋。目前突发性耳聋患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中青年人所占比例已超过50%。今天我们节目有请到了生命活水医疗集团耳鼻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吴红涛来为大家科普突发性耳聋。

究竟什么是突发性耳聋呢?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至少在相邻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分贝。突发性耳聋起病急,部分病人伴有耳鸣、耳闷胀感、眩晕或头晕、听觉过敏或重听及耳周皮肤感觉异常(如麻木感)等症状。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健康人群听力的耳科常见病,而且年轻患者逐年增多,甚至十几岁的小病人也不鲜见。突发性耳聋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呢?1.耳聋多为单侧耳聋,发病前多无先兆,少数患者则先有轻度感冒、疲劳或情绪激动史。耳聋发生突然,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听力损失方达到最低点。2.耳鸣大多数患者可于耳聋时出现耳鸣,但耳鸣也可发生于耳聋之后。3.眩晕一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多为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4.其他少数患者可有耳闷堵感、压迫感或麻木感。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分布倾向,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30~40岁易发生。(1)听力突然下降:耳聋可在瞬间发生,患者能明确说出发病的时间和地点。(2)耳鸣:在听力下降期间,70%伴有耳鸣,一般在发病前数小时出现。(3)眩晕:突聋患者有36%~68%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以轻度眩晕多见,重度眩晕占突聋患者的10%,发作时有不同程度的恶心与呕吐。(4)极少数突聋,可伴有三叉神经,吞咽神经,迷走神经受累的症状。(5)部分患者在耳聋发作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疲劳,紧张,激动等诱因。

如果当出现了您刚刚讲的症状以后,医院进行哪些检查呢?

1.查体鼓膜检查未见明显病变。音叉试验提示感音神经性聋。2.辅助检查(1)听力检查纯音测听:听力曲线一般显示中重度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聋。声导抗检测:鼓室压力曲线正常。耳声发射及耳蜗电图提示蜗性损害。突聋纯音听阈测定检查报告特点:(1)低频下降型,年轻人常见,劳累、紧张情绪容易诱发,常表现为耳闷。相对容易恢复,但有复发倾向。(2)高频下降型,中老年人常见,血管因素、病毒因素居多,常伴有明显耳鸣。相对难恢复,尤其高频,但少复发。(3)全聋型,多半平坦,严重,恢复相对最差。

突发性耳聋的恢复效果怎么样呢?

大规模的调查显示突发性耳聋恢复还是不错的,大约2/3可以恢复。以下是对恢复不利的因素:1.老年患者,尤其是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2.伴有眩晕的患者3.开始治疗的时间比较晚的4.听力下降严重的

如果检查确认了是突发性耳聋,应该怎么治疗呢?

突发性聋治疗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有效率在60-70%左右。开始治疗的时间与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应该在发病后7~10天内尽早治疗。治疗效果与患病时间相关。1.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可缓解血管内皮水肿,增加内耳血液供应,目前是突发性聋的重要治疗。2.溶栓、抗凝药物和扩血管药物突发性聋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红细胞聚集和血浆黏稠度也呈显著升高,提示血液黏滞度在突发性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3.神经营养类药物常用的神经营养类药物有三磷酸腺苷(ATP)和维生素类等。ATP是一种辅酶,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因其具有改善机体代谢的作用,已经成为治疗突发性聋的主要药物之一。4.高压氧治疗由于毛细血管细胞水肿,耳蜗血流减少导致耳蜗缺氧,部分突发性聋患者外淋巴氧压降低,因此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耳蜗内的氧压。高压氧治疗可以减轻内耳水肿和缺血缺氧损害,改善内耳循环,也能明显提高血液及组织细胞的氧分压和血浆中的容血量和在组织中的弥散半径,加快内耳毛细胞和前庭神经纤维的修复,还能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因而可以用于突发性聋的治疗。但版突聋治疗指南中提示:高压氧的疗效国内外尚有争议,不建议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如果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作为补救性措施。

听说突发性耳聋要抓住前3天治疗“黄金期”,是有这个说法吗?

听力下降程度越低、就诊时间越早、患者年龄小的,经过治疗后听力恢复的程度越高,相反则预后差。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直接与就诊时间有关,发病的前3天,是治疗的‘黄金期’,医院治疗,治疗的有效率可以高达80%;超过三天后治疗,可完全恢复听力的概率只有30%了。”许多患者出现突聋之后,有的拖了一个月甚至几年之后才来就诊。每天的门诊患者中,总有能遇到此类的病人。当出现听力下降、耳鸣或者眩晕时,不要总以为是休息不够或上火而引起,这样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虽然“突聋”的突发性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均可能引起突聋,比如,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等。只有10%~15%的突聋患者在发病期间能够明确病因,还有约1/3患者的病因是通过长期随访评估推测或确认的。一般认为,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可能是突聋的主要诱因。所以,预防突发性耳聋应做到七点:一、加强锻炼,强健体质,预防病毒感染;二、保持良好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应工作适度,切勿长期熬夜工作;三、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减少烟、酒等带来的刺激;四、戒除挖耳、掏耳的坏习惯,注意防止水渍入耳、预防耳外伤和感染;五、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如患有听神经瘤、梅毒等病应及时治疗;六、是慎用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以防中毒,慎用抗生素;七、是正确使用手机和耳机,减少噪音污染。我们经常能在路上碰到戴着耳机的年轻人,而且常常,他们的声音还会开的很大,甚至我们在旁边都能听到他耳机里放出来的音乐。但是,高音量造成的听力损害是个大问题。不论戴耳机听音乐也好,打电话也好,音量都不要太大。建议遵守“60%/30分钟”规则,也就是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每天使用耳塞式耳机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如果想要延长听音乐的时间,那么音量设置就应该要更低于最大音量的60%。

预防突发性耳聋的要点,有没有一些手法也是有用的呢?

1.按摩外关穴法外关穴位于手臂腕背距腕纹线约5~6公分的尺骨间的凹陷处,与内关穴相对应。经常用拇指按摩外关穴可防治耳鸣、耳聋、听力下降。2.震天鼓法用双手按住两耳,两手食指分别在后脑的颈项弹击,耳内便会响起如击鼓之声。每天如此弹击10分钟,可防治耳鸣和听力下降。3.捏鼻鼓气法旅行乘坐飞机、火车时,往往会突然耳鸣、耳塞、听力下降。可采用捏鼻鼓气法,即深吸一口气,捏住鼻子、闭住嘴,用力向两耳方向鼓气。

突发性耳聋病情急,进展快,一旦发现需及时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耳鸣可以短暂或持续性存在。严重的耳鸣可以扰得人一刻不得安宁,令人十分紧张。如果是短暂性忽来忽去的耳鸣,一般是生理现象,不必过分紧张,可听之任之。如果是持续性耳鸣,尤其是伴有耳聋、眩晕、头痛等其他症状,则要提高警惕。

九江二套每周一、三、五20:30

邀您准时收看《健康讲堂》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xtxel/51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