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腾讯医典腾讯医典
生活中难免一些磕磕碰碰
切菜、削水果、剪指甲都可能受伤
当小伤口突然出现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
要么等它自愈
要么就简单贴一个创可贴
可是,你知道吗
有些伤口虽小,却没那么简单
……
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
4种常见却可能要命的“小伤口”
一定要引起重视!
别告诉我,你没挤过痘痘……
挤痘痘的爆浆瞬间到底有多爽,相信不用我再多说。
(来源:Soogif)
但我劝你还是控制住自己的手,别挤!尤其是三角区的痘痘。
因为挤痘痘导致颅内感染的类似新闻屡见不鲜。
前不久,又有相同的情况发生——
江苏省一男子因挤痘痘引发颅内脓肿,从而左侧上肢瘫痪。
(来源:新京报动新闻-微博截图)
你知道“危险三角区”为啥危险吗?
那就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个独特的区域吧。
这个区域的皮肤组织非常薄,而且皮下有很多连通脑袋深处的血管和神经,错综复杂[1]。
而挤一颗三角区的痘痘,恰好就为细菌的侵入提供了通道。
你一挤,Biu!
(来源:Soogif)
你是爽了,殊不知细菌很可能已经顺着你为它开辟的通道侵入大脑,导致颅内感染,引发剧烈的头痛、恶心甚至昏厥。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如果,你不小心被某尖锐物品划伤或刺伤,流血不多,没一会儿就止住了,那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害,止住了就没事了!
——小伤而已,不足挂齿!
……
此时,建议多问自己一句:
真的只是破了一道口子吗?
也许,事情还真没那么简单。
(来源:Soogif)
某些看似普通的刺伤和划伤,很容易被忽视,最终“一破再破”而感染破伤风杆菌。
甚至有些人直到进了ICU,话都说不清楚了,才回想起原来曾经破过这样一道口子。
比如年年底,厦门一男子某天晚上突然剧烈腹痛,说话口齿不清,身体僵硬得像一把弓。
在医生耐心询问下,他终于回忆起半个月前无意中被木屑扎伤过脚趾,因为很快就结痂了,他就没当回事儿。
(来源:厦门网)
(来源:松原城事)
别看新闻中的人最终都救回来了,但破伤风这个病,死亡率在全球高达30%~50%,不及时救治也可能要命[2]!
召唤破伤风杆菌的3大要素是什么?
有组织开放性损伤,且伤口较深
受到外界破伤风杆菌的侵入
创口内有失活组织,或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看到这里,相信你一定会问:
到底什么样的小伤口可能会感染破伤风杆菌呢?
残酷的事实就是,从概率上说,什么伤口都有可能感染破伤风杆菌!
只是不同伤口类型的感染概率不一样。
(来源:Soogif)
夏天到了,去海边玩水的人越来越多。
(来源:Soogif)
然而有的人,在玩得不亦乐乎时,腿部突然传来一阵刺痛,却不以为然,继续嗨。
直到疼痛逐渐加剧,甚至伴有头痛、恶心、呼吸困难的时候,才会察觉到身体的异样。
这种现象,多半是被海蜇蛰伤了!
因为每年6月-10月,海蜇会成群结队游到水面进行交配产卵[6],所以基本上每年夏天,我国都有人在海边被海蜇蛰伤,甚至有人差点丧命。
(来源:沈阳晚报)
海蜇这家伙看似软萌,却是个温柔杀手……
在海蜇的触须中,分布着非常密集的“弹簧注射器”——刺丝囊,专门用来“注射”毒液[7]。
海蜇的毒液大多都是蛋白质,至于具体是哪种蛋白质、毒性的强弱,就取决于海蜇的品种了。
(海蜇长这样。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来源:乐亭新闻)
只要碰到它的触须,刺丝囊就会“发射”毒液,刺破毛细血管。
运气好可能只是皮肤泛红,伴有刺痛感和灼烧感;运气不好的话,可能会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死亡[7]。
既然这样,到底怎样在海边愉快地玩耍?
被蛰了,无论轻重,医院检查!
(来源:看看新闻微博截图)
年,广西南宁一名女子在家清洗猪肉的时候,被猪骨头划了一个小口子,没太在意的她用纸包了一下又继续炒菜了。
当晚,就出现了高热、头痛、呕吐的现象,整个人烦躁不安。
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她是感染了猪链球菌,引发了脑膜炎。
为什么一块猪肉杀伤力这么大?
真凶就是猪链球菌。这种菌往往出现在猪身上,它能从猪传给人,但不会人传人[3]。
(来源:Soogif)
接触到被污染的猪或猪肉,就可能感染猪链球菌[4],尤其当你有开放性伤口的时候,比如被猪骨头扎伤或是切猪肉切了手。
感染之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脑膜炎,伴随发热、头痛、腹泻等症状,有时还会引发耳聋的后遗症,严重时会危及生命[5]。
那到底还能不能好好吃猪肉了?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小伤口的索命方式五花八门,防不胜防?
(来源:Soogif)
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
只是提醒大家,一定不要忽视某些不起眼的小伤口,而是要做出及时正确的处理。
最后要恭喜一下,看到这里的人,防御值已经拉满了。
(来源:Soogif)
顺便,也把保命小技巧分享给你关心的家人朋友吧!
审稿专家:蒋卫民
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PannuAK,SarochA,SharmaN.Dangertriangleoffaceandsepticcavernoussinusthrombosis[J].JournalofEmergencyMedicine,,53(1):-.
[2]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DC).Epidemiologyandpreventionofvaccine-preventablediseases[M].10thed.Washington,DC:PublicHealthFoundation,:-.
[3]SriskandanS,SlaterJD.InvasivediseaseandtoxicshockduetozoonoticStreptococcussuis:anemerginginfectionintheEast?[J].PLoSMedicine,,3(5):e.
[4]HughesJM,WilsonME,WertheimHFL,etal.Streptococcussuis:anemerginghumanpathogen[J].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48(5):-.
[5]RayanakornA,GohBH,LeeLH,etal.RiskfactorsforStreptococcussuisinfection: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Scientificreports,,8(1):1-9.
[6]霍书花,刘纪强,杨洪超,田英平,黄素贞,刘慧娟,徐曙光.例海蜇蛰伤临床分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4(12):-.
[7]TibballsJ,AYanagiharaA,CTurnerH,etal.Immunologicalandtoxinologicalresponsestojellyfishstings[J].InflammationAllergy-DrugTargets(FormerlyCurrentDrugTargets-InflammationAllergy)(Discontinued),,10(5):-.
[8]P.GopalakrishnakoneVidalHaddadJr.AureliaTubaroEuikyungKimWilliamR.Kem.MarineandFreshwaterToxins[M]:Springer,.
[9]MayoClinic,Jellyfishstings,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z/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