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小孩耳聋 >> 小孩耳聋怎么治 >> 正文 >> 正文

小儿汗证的辨析与调护

来源:小孩耳聋 时间:2021-8-6
怎么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汗证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的一种病症。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内的小儿。

汗是由皮肤排出的一种津液,汗液能润泽皮肤。小儿由于形气未充、腠理疏薄,加之生机旺盛、清阳发越,在日常生活中,比成人容易出汗。若因天气炎热,或衣被过厚,或喂奶过急,或剧烈运动,引起出汗,而无其他疾苦,不属病态。正如《景岳全书?小儿则?盗汗》所说:“小儿元气未充,腠理不密,所以极易汗出。”

凡饮食过热,或衣被过热,皆能致汗。东垣诸公云此是小儿常事,不必治之。小儿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睡中出汗,醒时汗止者,称盗汗;不分寤寐,无故汗出者,称自汗。盗汗多属阴虚,自汗多属阳虚。小儿汗证往往自汗、盗汗并见,故在辨别其阴阳属性时还应考虑其他证候。至于因温热病引起的出汗,或属危重症阴竭阳脱、亡阳大汗者,均不在此讨论范围。

现代研究指出,多汗系汗腺分泌过多所致。汗腺是调节体温的重要结构之一。出汗可调节体温,也会丢失一定量的钠、钾、氯等电解质及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若丢失过多也可影响健康或加重病情。治疗时一般不直接止汗,而重在寻找导致出汗过多的原因。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风湿热、结核病、低血糖、虚脱、休克及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及恢复期,均可能以汗出过多为主要症状。因此,首先应排除或考虑上述这些疾病后,方能按辨证论治的原则对汗证进行治疗。

小儿汗出过多的病因

气虚卫表不固造成的原因常常为先天不足如早产,或后天反复感冒、肺炎、厌食、腹泻耗伤元气,气虚不能固摄汗液。

阴虚内热,逼津外出,造成的原因常为遗传过敏体质,饮食过多荤腥,少吃蔬菜,或热病伤津耗阴。

湿热中阻,汗液外溢,造成的原因常为饮食过于甘甜,多食巧克力、奶油蛋糕、膨化食品和碳酸饮料,食物内停于胃肠,郁而化热。

盗汗证辨证分析的三问与三看

三问

一问汗出的时间

清醒、白天出汗为自汗;入睡、夜晚出汗为盗汗。

二问出汗的部位

头部、颈肩背部汗多,多为气虚,卫表不固。手足心出汗,乃至全身汗出常为阴虚内热,逼津而出。胸口多汗、喂养困难常为心气虚弱,汗为心之液,常常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个症状。

三问饮食与大便情况

多汗伴胃口不好,大便每日1次以上者大多为卫表不固,脾气虚弱;多汗伴胃纳欠佳、大便2天以上解一次、干结者,大多为肺脾阴虚内热。

三看

一看精神、面色

多汗伴精神兴奋、两颧潮红者多为阴虚内热,多汗伴精神不佳,面色较黄者大多为气虚卫表不固。

二看体态

形体偏消瘦、兴奋多动者。大多为阴虚内热;形体虚胖、肌肉较松弛、懒坐少动者大多为气虚。

三看舌、苔

多汗伴舌色淡,舌体胖、苔白者大多为气虚,卫表不固或湿阻气滞;多汗伴舌质红、舌体瘦、或有“地图舌”者大多为阴虚内热;舌质红、苔黄腻者大都为湿热内蕴、逼津外出。

小儿汗证的预防调护

预防

1

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质锻炼,增强体质。

2

注意感冒、腹泻病后体质调理、避免汗出吹风。

3

做好预防接种工作,积极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

调护

1

多汗者活动时适当解开衣服,内衣内铺垫好吸汗毛巾,活动结束后抽出吸汗毛巾,确保内衣不湿,以免汗出受凉。

2

入睡后最初2小时,小儿内衣内亦应垫好吸汗毛巾并及时更换1-2次,汗出停止后要及时抽出。入睡后上半夜被子适量薄一些,后半夜及时加厚,以免受凉。

3

避免入睡前喝热牛奶、热开水,以免加重汗出,平时少食辛辣、煎炒、炙烤、肥甘厚味之品。

本文作者为上海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朱盛国、赵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z/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