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导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由于脾胃完成了人体水谷的消化,精微物质的输布,和糟粕的排出,为人体气血与能量的重要来源,故中医将脾胃称之为“气血生化之源”和“后天之本”。
而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气血需求旺盛,而脾的运化功能显得相对不足,这对矛盾决定了孩子容易出现肠胃疾病。理解这些对于育儿和调护非常重要。
宝宝脾胃保健推拿
编辑/丞林
中医认为:食物进入身体,要经过“消”、“化”、“运”三个环节,这都和脾胃相关。
脾胃之气是身体圆圈转动的中枢,脾胃正常的时候,脾气升带动着胃气降,圆圈的小轮转的很愉快。
可是当食物吃得太多,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就会导致多余的食物积在胃里难以消化。脾胃之气一旦受伤,身体的圆圈就转不利索了,脾气不能很好地升,胃气不能很好地降。胃气不降就会上逆,本来可以跟着胃气一起下降的肺气和胆气,没有了下降的通路,只好也跟着胃气一起往上跑。
肺气上逆就会引起咳嗽,胆气上逆就会导致胆火上炎头面部,引起发热,或者咽喉肿痛或者头痛等热证。
所以积食引起的发烧,用寒凉的药物,不但不会退烧,还会更加伤害本来已经虚弱的脾胃,损伤孩子的正气。其实发病本身是由于积食的问题,因此此时用药除积食降胃逆,肺气和胆气自然会跟着降,发热和咳嗽的症状就会随之消失了。
那怎么判断孩子是积食引起的发烧和咳嗽呢?一个是麻麻要好好回忆一下孩子生病前有没有吃过比较难以消化的食物,或者生病前的一段时间,是不是总是吃很多。二是可以根据舌苔进行判断。
舌苔不正常的厚腻,尤其是集中在舌头中部,代表脾胃的部分。
其实对于这种情况,特别是在食积初期,简单的一副经典验方就解决了!
”焦三仙“介绍
焦三仙: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30克,水煎服。
功效:消食导滞,健运脾胃。
这三味药均有良好的消积化滞功能,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焦麦芽有很好的消化淀粉类食物的作用;焦山楂善于治疗肉类或油腻过多所致的食滞;焦神曲则利于消化米面食物。三药合用,能明显地增强消化功能。因此,临床上医生常将三药合用并称为“焦三仙”。
同时对于胃气不降造成的严重食积、呕吐、脘腹胀满也可以试试一下妙方:
四磨汤:乌药、人参、沉香、槟榔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可以用于治疗腹胀腹痛。沉香温中止呕,纳气平喘。槟榔降胃气破积滞。人参大补中气。
总的来说,四磨汤的功效就是降胃气、除积滞的同时还滋补正气。
然后我这朋友只给孩子用了一次,这个发烧就好了,再无反复。所以除了焦三仙以外,在治疗积食的时候,中成药四磨汤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家长在判断积食时,请一定要参看舌苔。
另外有效治疗积食的中成药还有“保和丸”“大山楂丸”,这个大人小孩儿都能用,吃货们常备吧。
有的家长说,我还在不愿吃中药,也不愿食疗,那就试试绿色疗法小儿推拿吧!
对于脾胃常见病,要首先学会简单的辨证选穴,这对于提高疗效至关重要!
1、寒湿困脾
症状:头身困重、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皮肤晦暗、大便稀溏,苔白腻、脉濡,新生儿多见黄疸(烟熏色)
治法:温中化湿
处方:顺八卦、补心阳、补脾阳、清补肺、补肾阳、清天河、上三关、分阳、揉外劳宫、顺外八卦。
2、湿热蕴脾
治则:燥湿健脾,清热利尿
症状:脘腹胀满、呕吐酸腐、大便臭秽、或伴有发热、汗出热不解,皮肤疹子、瘙痒,新生儿黄疸(色如橘)苔黄腻等
处方:取天河、腑三关一,总筋、分阴、合阴阳,清脾胃、清补脾、清补肺、补肾阴、清肝清心、清大肠、清小肠,推下七节骨
3、食积肠胃
症状:脘腹胀满、疼痛拒按、纳呆厌食、嗳气酸馊、或恶心呕吐、泻下酸腐、苔厚腻等
治则: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处方:取天河、腑三关一,总筋、分阴、合阴阳,清脾胃、清补脾、清补肺、补肾阴、清肝清心、运水入土,清大肠、清小肠,四横纹、揉板门,顺摩腹
4、脾气虚
症状:食少,食后即泻或脘腹胀满,肢体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无华,脉虚无力。
治则:健脾益气
处方:揉外劳、二马、外八卦、补脾、清补肺、补肾阳、上三关、搓八髎肾俞、揉足三里
5、脾阳虚
症状:畏寒、四肢不温、脘腹冷痛、面色少华、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神疲、水肿、舌苔淡白
治则:温中健脾
处方:外劳宫、二马、外八卦、顺八卦、补心阳、补脾阳、清补肺、补肾阳、清天河、上三关、分阳、补脾、摩腹、揉丹田、捏脊、足三里。
6、脾气下陷(中气不足)
症状:头晕目眩、肢体倦怠困乏、少气懒言、食后腹胀、完谷不化、脱肛、胃下垂、舌淡苔白。
治则:补中益气
处方:揉外劳、二马、顺八卦、补脾、清补肺、补肾阳、上三关、点颤百会、捏脊、揉气海、龟尾
本文资料部分来源网络
参加齐鲁儿推论坛妈妈微课堂(公益)
请加丞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z/6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