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小孩耳聋 >> 小孩耳聋怎么治 >> 正文 >> 正文

教育腔你孩子对你耳聋的开关

来源:小孩耳聋 时间:2017-8-14

前几天,一位高三家长咨询我们,她儿子中午回家玩手机,晚上回家也玩手机,上厕所蹲坑也带着手机,玩得这么厉害,上课的时候肯定也想着玩手机,没心思学习。离高考只有80多天了,都要急死了,但是说了也没用,怎么办?

我问她,您是怎么和他说的?

她说:“我就说,这个手机啊,平时玩玩也可以,但是天天这么玩总不是个事吧,别人高三了,天天午觉都不睡在那做题,你看看你,上个星期说自己要猛刷题,就坚持了那么几天,现在怎么又不提啦?

我说,您这种说话方法真的很常见,我妈也是这么和我说的,我也不听我妈的话。

这位家长的孩子之所以不听她的话,是因为她用了一种父母对孩子特殊的说话方式,我称其为“教育腔”。

那么什么是教育腔,为什么父母一用教育腔,孩子就不听话,甚至反着来呢?

责任与习惯形成的权威腔调

想知道教育腔是什么,我们需要从它产生的原因开始探讨。

假设我有一个孩子,我会想些什么?我一定会想,我要对他负责。

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出来不是一个父母应尽的义务吗?让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不是一个父母必须承担的职责吗?让孩子遵纪守法,不求对社会很有益,至少不给社会添乱,这不是一个父母对社会的担当吗?

所以,我当然得让我的孩子健康向上,我得告诉他,吃蔬菜对身体好,吃炸鸡对身体不好;玩围棋可以开发智力,玩游戏会消磨意志;要和成绩好品德好的同学玩,不能和躲厕所抽烟的小混混玩。

所以每一个用心教育孩子的父母,都是有责任心、对孩子充满爱的好父母。

那么我这么教育孩子,有用吗?

当然有用了。以前他再怎么不吃蔬菜,我一摆脸色总会吃一点;以前他再怎么爱玩游戏,我真的很严肃地说了他也能听进去;而且大多数孩子也都是积极向上、不和那些坏孩子混在一起的啊。

所以教育腔就是父母用一种居高临下的语气和脸色,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各方面施加权威性意见的腔调。这是父母出自对孩子的责任而使用的有效的教导方法。

可是曾经有用不代表一直有用。我们咨询过的高中学生家长总是向我们反映,孩子进入初中之后就不听话了。家长要是说孩子两句,孩子哼哼哈哈应两声都算是态度好了;一般情况下,都是带着极不耐烦的两句“好啦,好啦,我知道了啊”;情绪不好的时候甚至不知怎么就炸毛了,大哭、甩门都是很常见的事。这一现象,有一个我们都知道的名字,叫做“逆反”。

现在的孩子打也打不得,说也说不得,真的很难带啊。

那么为什么曾经有用的教育腔现在不管用了呢?就只是逆反期的责任吗?

不权威,教育就没用了

在我们之前下的定义中,教育腔是父母对孩子生活、学习各方面施加权威性建议的腔调。

那么为什么教育腔没用了呢?这是因为,孩子认为家长已不是权威。

请注意是孩子认为,不是说家长就一定不是权威。而孩子认为家长不是权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孩子形成自己价值观。信权威,是因为观念不够坚定。如果自己的价值观已经足够稳固,其他人说的话自然不起作用。就像文章开头的例子,那位高三考生已经认定,决定怎么娱乐是我自己的事,我觉得要放松的时候就得放松,所以家长“教育腔”一开,自然是对牛弹琴。

第二,孩子不成熟造成的盲目。孩子能力和心智还不足以把握自己,但却感性地认为自己已经能够处理好现在的境遇。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做适当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活生生的例子就是下面这种情况。

第三,家长确实不具备权威的能力。在此,我引用几位

高三男生A:就他自己都高考失败了还教我怎么学习?

高三男生B:她天天打牌,就让我天天补课?

高三女生C:他天天在外面吹牛*,还要我诚实?

家长在孩子童年阶段,各方面都比孩子强太多,孩子自然认为家长说的是对的,就会听家长的话。但是,家长在孩子长大之后,很多方面就真的没有比孩子强到能成为孩子的榜样的程度了,孩子自然对家长不服气。

比如学习,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初中以上的功课就无法辅导了,那么即使是在学习习惯这样和具体功课无关的建议,孩子也宁愿听同学老师的话,而不是家长的话。生活上,如果父母自己生活习惯都不好,那要求孩子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理由也是绵软无力的。

可是为什么我们外人看来都绵软无力的理由,很多家长都会理直气壮地用呢?怎么让绵软无力的理由变得理直气壮,让孩子真的听进去呢?

两个方法

为什么很多时候,绵软无力的理由,会被家长用理直气壮地语气说出来呢?

因为曾经真的很有用啊,我都教他十几年了,你看他不是也健康地长这么大了,听我的没错啊。

但是家长没有变,孩子却变了。孩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就不会觉得家长的话就是对自己最有用的;而孩子长大,很多方面家长已经不足以成为榜样,甚至已经超过家长,孩子自然就不信服家长的教导了。

那真的要我们不管?如果真的发展不好了,难道你负责吗?

我认为家长在一些方面给孩子一定的经验和指导依然是必要的,但是家长们要调节自己的期望值,我们要做好给孩子提了建议之后孩子不听的心理准备。

下面这两个方法,一易一难,都能提高孩子接受意见的几率。

第一,改变语气和表情。用平等表达的语气代替居高临下的语气,用温和的表情代替严肃的表情。这是比较容易的,需要做到的是要时时注意,让自己保持好好说话的姿态。

可能有家长要问了,我都养他这么多年了,他都不和我好好说话,还要我心平气和跟他讲!

这个心情我能够理解,只是这是一种较劲的态度,解决不了问题。我们是想要孩子接受我们的意见,那么平静地表达我们的想法,不强迫他接受,反而比强压他一定听我们的,更能让孩子接受。

而且,我们为了他们都付出这么多了,时间精力都花了,还在乎只是改个语气和表情吗?

第二,依旧是孩子的权威。清华的学霸告诉自己的孩子怎么学习,孩子能不听吗?如果我们真的在某些方面做得很杰出,超过孩子太多,孩子就算当时逞强,之后也会听取我们的建议的,因为这时候我们说的,真的对他有好处。而且如果我们依然是权威,在孩子面前继续用居高临下的教育腔都没关系,因为孩子是服气的。

但是这一点会困难一点,因为家长们也许需要不断学习,而且,我们得承认,我们已经不是每一个方面都是孩子的权威。

希望教育腔能够只在恰当的地方被运用,希望全天下父母和子女们能够和谐相处下去。

赞赏

长按







































环孢素软胶囊说明书有没有说用药禁忌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z/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