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潮声。
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
临床中医对耳鸣耳聋的辩证类型颇多,但实际最常见的只有两个症型。一个是肝胆火旺导致的耳鸣耳聋,这种类型通常见于中耳炎的病程中所出现。另一个是肾虚导致的耳鸣耳聋,这种类型西医检查通常查不出器质性病变,诊断为神经性耳鸣耳聋。
作者简介
付济华中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尽得真传。
皈依佛门后,发愿公开家传秘方,希望能够帮助那些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早日解除痛苦。医院排队看病,照着方子,到自己身边随意一家药房抓药,即可!节省时间,又省钱!
明郑重声明
这里所公开的方药,都是付济华中医师临床经验的结晶,都是科学严谨,临床行之有效的方子。并非网络非专业人士流传的偏方、土方!一般只要诊断清楚,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方子,都会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放心使用!
(▲付济华医师在为百姓免费义诊。)
耳聋一号方
组方:柴胡6g黄芩9g黄连3g栀子15g龙胆6g连翘9g大黄6g石菖蒲6g猪胆汁3g
功效:清肝泻火、和解少阳
主治:中耳炎引起的耳鸣耳聋,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秘结
用法:水煎二次,一日一剂
注意事项:禁食辛辣
注解:《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由此可见胆经与耳朵的关系甚为密切。肝与胆相表里,肝胆郁热上扰,就会出现耳鸣,耳聋。
方解
方解: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黄连、栀子、龙胆、连翘清肝胆之郁热火毒,大黄清热通便,釜底抽薪,石菖蒲通耳窍,妙用猪胆汁,引导诸药,入于病灶,直捣巢穴。诸药合用则肝胆郁热可除,耳鸣耳聋自然康复。
病案摘要
杨建设,男,32岁,2天前与家人发生矛盾,盛怒之下,突然耳鸣,耳聋。随来我处就诊。
刻诊:患者面红目赤,时常叹息,心烦意燥,舌红,两边尤甚,脉弦数有力。
诊为:肝胆火旺,予本方三剂治疗。
复诊:患者诉服药一剂,既觉身心舒适,耳鸣减轻,仍然听不到声音。服药第二剂突然一下就能听到声音了,耳聋顿失,如茅塞顿开。三剂服尽,已无不适。又予三剂,善后。
耳聋二号方
组方:熟地30g山药18g茯苓6g山萸肉18g丹皮9g泽泻6g磁石30g狗肾6g
功效:填精补肾
主治:神经性耳聋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用法:水煎二次,一日一剂
注解: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肾气通于耳”。另外从外形上看肾和耳朵也是十分相似的。所以耳朵跟肾脏的关系十分密切。肾精亏损,不然充养耳窍则会出现耳鸣耳聋。
方解
方解:本方以补肾经典方剂——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为基础化裁而来。
方中重用“三补”(熟地、山药、山萸肉),补肾填精,轻用“三泻”(泽泻、茯苓、丹皮)补中有泻则滋而不腻,补不恋邪。妙用磁石以聪耳,狗肾引诸药入于肾中。诸药合用则肾虚可充,耳可复聪。
病案摘要
欧阳弘毅,男,63岁,素有耳鸣,其子在中山工作,成家立业。为孝敬奉养父亲,千里迢迢将其父亲从老家接到中山居住,由于素体身弱,加之舟车劳顿,耳朵听力急剧下降,无法进行语言交流。
刻诊:形体消瘦,精神不振,面色不泽,腰膝酸软,舌淡,脉虚弱,尺脉尤甚。予本方七剂。
二诊:精神好转,腰痛减轻,耳鸣耳聋依然如故,先后服用本方五十余剂,耳始复聪!
本方疗药材便宜,制作简单,疗效极佳,一般中药店均可买到,今天公开分享给大家,是希望为更多正在被病痛折磨的患者解除痛苦,让他们早日脱离病痛,迎来健康!
付济华中医师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