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小孩耳聋 >> 小孩耳聋怎么治 >> 正文 >> 正文

有一种耳鸣,根不在肾,而在肝脾,我说说思

来源:小孩耳聋 时间:2025/2/9

经常有患者过来说:“大夫,你给我看看肾吧,我感觉我肾不好!”

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经常耳鸣,中医不是说“肾开窍于耳”吗?耳朵嗡嗡响,不是肾虚是什么?

这么想就草率了。耳鸣,有时候还真不是肾的问题。

李东恒有言:“胃气一虚,耳目口鼻皆为之病。”

脾胃一旦虚弱,很快就会反应到脸上。脸发白发黄,嘴唇没有血色,黑眼圈等等,还有耳鸣。

脾主运化,与胃相表里,胃和耳朵又通过经脉相连。

当脾胃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循着经脉向上濡养耳窍,耳朵得到轻灵之气浇灌,自然灵敏健康。

但要是脾胃虚弱,清阳之气生化不够,生举无力,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没有轻灵之气冲灌耳窍了,反倒是浊邪出不去,闭塞耳窍,就会导致耳鸣。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也说过:“痰湿蒙蔽清窍,至耳鸣耳聋。”

耳为水窍,容易受湿邪影响,而脾为生痰之源,当脾的运化失职,导致水湿内停,湿气又侵袭耳窍,也会造成耳鸣。

又或者脾胃湿气重,湿聚生痰,痰湿上泛蒙蔽耳窍,同样会引发耳鸣、耳聋。

而要是湿蕴化热,或者脾胃热盛,向上熏蒸耳窍,也会导致耳鸣耳聋等。

总之,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泉,气血又是耳窍产生听觉的物质基础,当脾胃虚弱的时候,耳朵必然会受到影响。

这种情况下,想治耳鸣,就不能只想着肾,肝、脾、胃都得想着,明确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曾经治疗过一位病人,63岁的老太太,耳鸣一年多,越来越严重。

她不止是耳鸣,还会觉得胸闷,恶心想吐,经常吐痰,性格也急躁,最近1年老是觉得头昏沉沉的,心烦意燥,很焦虑。

我见她舌质红,苔白腻,舌歪斜,脉细,辩病为耳鸣,诊断为痰湿阻滞,肝阳上亢。

患者年纪大了,肝肾肯定是亏损的,精血不足,就容易上扰清气,出现耳鸣、心烦。

最主要的是她喜欢吃甜的、油腻的,长年累月损伤脾胃,导致痰湿内生,阻遏气机运行,出现胸闷、恶心。

耳鸣也是因为脾胃失调,痰湿内生,阻滞了清窍。

而她舌红苔白腻,脉细,都在提醒有痰湿阻滞,肝肾阴亏,治疗的时候就要健脾化痰祛湿,平肝潜阳熄风,考虑全面。

于是以半夏白术天麻汤给她加减治疗:清半夏、陈皮、茯苓、炒白术、天麻、生龙牡、钩藤、川芎、炙甘草,另加生姜3片,大枣3颗为引。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白术健脾益气,天麻平肝熄风,陈皮理气健脾,茯苓渗湿健脾,龙牡潜阳安神,钩藤平肝熄风,川芎活血行气,炙甘草调和诸药,生姜、大枣温阳益气为引,共奏化痰祛湿、平肝潜阳之功。

二诊时她耳鸣减轻,但还有胸闷、头晕、焦虑的毛病,说明痰湿虽然减了,但阴虚的问题还没彻底解决。

于是增白芍、山药、怀牛膝来滋阴潜阳,减半夏、陈皮、茯苓防止伤阴,又加黄芩、夏枯草、珍珠母增强平肝潜阳的功效。

这回她的耳鸣减轻明显,其他症状也不见了,只是左耳朵偶尔还会闷堵,感觉身上有点没劲。

继续守上方,去黄芩、珍珠母,加党参补中益气,增强正气,固本培元。

这次吃完,她的症状就全好了,困扰她一年多的耳鸣终于没有了。

半夏白术天麻汤有个类似的中成药,叫半夏天麻丸,主要用来健脾祛湿,化痰息风。

如果有脾虚湿盛、痰浊内阻导致的眩晕、头痛、头蒙、胸闷问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试一试。

#耳鸣#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z/10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