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十聋九哑”,听力障碍在正常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新生儿的降临是父母非常期待的事情,若宝宝不幸有听力障碍的现象,他们还不能够表达自己的听力的问题,就需要家长观察宝宝及时发现问题了。
首先我们要了解听力对新生的宝宝的不可缺少性。
正常的宝宝从出生就是可以听见声音的,宝宝倚赖听觉刺激来学习语言、音调、韵律、节奏等,也依据这些声音分辨父母和他人。轻度的听力下降便会使得宝宝语言障碍或延误,讲话的语调也流于简单,缺乏抑扬顿挫,对音乐和节奏的反应不灵敏。
弱听的儿童会经常听不清别人说话,就是会出现一句话会有一些字和音听不见,上课学习往往会遗漏学习信息。因为弱听的儿童能听见大多数声音,所以家长和老师都不会认为宝宝有听力问题,而是认为孩子反应迟钝、理解能力差和智商低等(当然,孩子因为听力错失学习信息,智力也难以被开发,智力就被同龄人远远甩开),家长和老师的否定也会使得孩子的变得自卑、焦虑无助,变得孤立。
中重度耳聋以上的儿童,基本上听声无应的状态了,如果宝宝由于听力原因导致错过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宝宝语言水平也将停止,难以再进步,基本将成为聋哑了。未来的无论事业还是家庭上都有很大的限制,还会给社会带来负担。
听力对孩子如此重要,孩子太小不会表达,家长要如何发现宝宝听力下降?
孩子刚一出生就能听到声音,虽然他们不会做出主动的反应,但他们却能在声音的刺激下产生下意识的反射活动,比如避开他的视觉在他耳旁敲击物品产生声音,他会做出眨眼、身体抖动等动作;
四个月之后,孩子就有了主动寻找声源的能力,听到强的声音刺激后会用眼神或转动头去寻找。
一岁左右的孩子,就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话,按照语言命令做出一些简单的动作;两周岁时能听懂简单的语言。
如果在哪个年龄段发现孩子的反应不相符,就应该对孩子是否有听力障碍产生怀疑了。
宝宝正常一岁时就会说一些简单的叠词,如果宝宝一岁了还不会说话,家长就要警惕了,“贵人语迟”这种说话很容易害了孩子,错过治疗时间。
听力对孩子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国家现在也强制新生儿出生一定要进行听力筛查,及时的发现宝宝的听力问题,但是大多数家长在宝宝第一次听力筛查之后就认为宝宝的听力以后就没有问题了。
宝宝刚出生没多久的抵抗力是比较弱的,耳朵也是容易受到噪音、药物、病毒的侵害导致听力下降,宝宝有时黄疸过高也可能导致宝宝听力下降。所以宝宝出生听力筛查通过后家长依旧要留意宝宝的听力,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宝宝耳聋治疗不仅要及时,但也不能盲目的给孩子治疗,孩子的听力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能治疗恢复才是最好,不能着急治疗而植入人工耳蜗,破坏孩子的耳蜗将再也无法通过治疗恢复,孩子也将一辈子与人工耳蜗挂钩。
医院耳科
看耳科到医院耳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b/5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