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耳鸣多年。白天的时候还好,一忙起来就忽略了它的存在,但是到晚上夜深人静时,耳鸣就会格外重,以至于影响了睡眠。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请问我该怎么办?
耳鸣大概半个多月了,似蝉鸣,持续性的,近期越来越响,严重影响睡眠,心烦气躁,易怒。我想本周六预约赵春丽教授,希望能得到医生帮助获得恢复,
据统计美国有近4千万到5千万人受到耳鸣折磨,75%患者在45岁以上;而在我国,耳鸣患者有1.3亿人之多,成年人中8%~26%存在不同程度的耳鸣,其中8%~15%为持续性耳鸣。
耳鸣的原因主要是耳部的疾病,如外耳疾病: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异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内耳的美尼尔氏综合症、听神经瘤等。耳鸣越早重视,越早诊疗越有助于病情好转和康复。因为耳鸣常先于其他症状之前,这无疑是一种"警报",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往往先出现耳鸣,继而听力减退,当发生耳鸣时应立即停药;贫血、高血压的病人出现耳鸣或耳鸣加重,表明病情在进一步恶化,应引起警惕;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者,出现耳鸣,则应考虑调换工作环境。
关于耳鸣的治疗,张教授强调根据病程及耳鸣程度分类,因人而异进行诊疗。有些耳鸣早期明确病因,如盯聍栓塞、分泌性中耳炎等,即可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耳鸣也会随之消失。也有些耳鸣找不到原因,治疗的目的是要降低耳鸣的响度、频度并达到耳鸣代偿。
很多人反映耳鸣跟焦虑分不开,通过各种渠道迫切的想要治愈,耳鸣反而加重。“耳鸣跟我们的紧张情绪也有关系,你越焦虑,耳鸣会越严重,你工作想它、吃饭想它、走路想它、睡觉也想它,肯定影响生活。反过来,你吃不下睡不香,耳鸣也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张教授还强调改善耳鸣应注意睡眠,学会控制压力,心态平和,合理膳食和适当锻炼。她表示耳鸣、耳聋、眩晕的患者,常会伴有心理问题。比如,耳鸣患者,由于耳内或颅内有持续不断的鸣响,常被吵得心烦意乱。严重的耳鸣可使患者改变原来的个性,回避社交、沉默寡言,与患病前判若两人。在耳鸣的治疗上,张教授用心与病人交流,以情动人,使病人把她当成朋友,从生活、工作、学习多方面入手,加以疏导和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然后再进行耳鸣耳聋特色疗法,互相配合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名病史九个月的耳鸣耳聋患者慕名预约张教授的专家号。张速勤教授在继承了耳鸣耳聋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还极力推崇一套“耳鸣七联疗法”,即通过药物、物理、心理及穴位等综合疗法复聪,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b/1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