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小孩耳聋 >> 小孩耳聋怎么办 >> 正文 >> 正文

左右脸不对称,听力下降当心是这种瘤

来源:小孩耳聋 时间:2025/6/20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曹露婷通讯员朱一帆朱俊俊晨起洗漱,林女士(化名)一看镜子吓了一跳:左右脸大小不一样的情况又加重了!之前,林女士发觉左边的嘴角比右边低,左眼也较难闭合。她起初以为只是过度劳累,并没有放在心上。好几个星期后,情况没见好,反倒越来越严重。林医院,但相关治疗没有改善左半边脸瘫痪的情况。两年来,这个疾病一直困扰着林女士,更糟糕的是,她发现左耳听力也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头晕、天旋地转的感觉。随后的颅底增强磁共振检查为林女士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一颗巨大的肿瘤,从颅内一路长到了耳垂后方,正侵蚀着林女士的面神经,林女士被诊断为面神经瘤。林女士术前CT检查图片,肿瘤膨胀性生长,破坏周围骨质,浙大二院供图林女士术前CT检查图片,听小骨移位,浙大二院供图林女士术前MR检查图片,肿瘤在颅底、乳突及腮腺各处均有生长,浙大二院供图对于如此巨大且侵犯范围广的肿瘤来说,手术难度极大,术后面神经功能、听觉功能重建的难度更大,医院没有完全的把握。林女士经过多方打听,来到浙大二院耳鼻咽喉科,找到耳及侧颅底外科专家蒋骅主任医师。巨大肿瘤影响听力蒋骅医疗团队就林女士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评估。林女士的肿瘤范围相当大,沿着原来面神经走形从内听道(面神经的颅内段)出发,经过颅底、中耳,一路长到脸颊后方的腮腺。蒋医生告诉林女士,“你的症状和影像学非常符合面神经瘤的典型表现。”肿瘤沿着面神经逐渐生长,影响到支配面部表情肌的面神经功能,引起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面瘫。肿瘤在中耳内膨胀性生长,压迫听小骨和鼓膜,外界声音无法通过鼓膜和听小骨传入内耳,引起传导性耳聋。此外,肿瘤压迫了负责传导听觉和位置觉的前庭蜗神经,破坏了耳蜗和半规管周围的骨质,引起了眩晕,并且随时可能加重成感音神经性耳聋。而且,面神经瘤从颅内长到脸颊部的腮腺内,也需要一并处理。现有科技条件下无法做到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面神经,因此能否在完全切除肿瘤的基础上尽可能缓解面瘫、恢复听力成为治疗的关键。手术治疗迫在眉睫林女士住进耳鼻咽喉科病房,经过进一步评估,团队成员刘骁主治医师耐心向林女士家属讲解目前病情情况:检查发现林女士面神经肿瘤巨大,但幸运的是面神经的主干没有完全破坏,如肿瘤继续发展,侵犯到面神经的各个分支,可能就失去了面神经重建的机会。肿瘤目前仅影响到中耳的传声功能,听神经未受到不可逆伤害,如果肿瘤继续发展,肿瘤压迫会造成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眩晕等听觉平衡方面的功能损害,延迟手术甚至可能出现永久性听觉丧失,失去恢复听力的希望。因此,林女士及时行肿瘤切除术后,经过一段时间休养后需再次评估进行听力恢复治疗的可能性。林女士的面神经肿瘤需要完整切除,蒋骅主任医师团队制定了手术计划:在颅底、乳突、腮腺三个部位同时进行手术,一次性彻底切除肿瘤。考虑到面神经瘤切除同时也需要将包裹着的面神经一并离断,会使林女士完全丧失该侧面神经的功能,可以用其他部位的神经(如耳大神经)连接中断的面神经,重建面神经的功能。待患者术后恢复几个月后,再次评估听力,根据情况进行听力重建手术。蒋骅医生手术中,浙大二院供图经过完备的准备,蒋医生主刀进行了“颅中窝联合乳突径路面神经肿瘤切除+腮腺肿瘤切除+面舌下神经桥接吻合”手术,完整切除了肿瘤,并将中断的面神经与舌下神经进行了桥接,一周后林女士恢复良好,达到出院标准。耳鼻咽喉科医护团队跟踪随访林女士的康复过程,起初因为面神经完全切断,桥接的神经暂未生长,大脑与面部肌肉间无连接,林女士左侧完全性面瘫并无明显缓解。术后3个月,林女士再次到蒋骅主任医师门诊时,她的左半边脸肌肉活动情况明显改善。目前,临床上多采用HB分级对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根据面部静态情况、前额、眼部及口角运动来进行分级,I级为正常,VI级为完全麻痹。对于面神经瘤术后行面神经修复的患者,其面神经远期功能最好也就是HBIII-IV级水平,而林女士使用其他神经与面神经进行桥接能恢复到HBIII级,同时没有对舌下神经功能造成影响,效果已达到最佳,林女士本人也对此十分满意。蒋骅医生再次评估了林女士的听力。结果显示,肿瘤和手术仅影响了林女士中耳的传声功能,对耳蜗和听神经的功能并没有造成不可逆损伤。按照计划为林女士进行了听力重建手术,成功建立了声音从鼓膜到听觉感受器的良好传导,使林女士的听力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经颅中窝联合乳突入路行面神经肿瘤切除技术要求高,医院目前可开展此类手术,浙江省内此类手术的开展也是首次报道,此类手术的成功开展能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方案可能性。“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b/111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