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5岁是身体“快速衰老期〞,在某个时间段,身体不可抗拒地出现:皮肤松弛了、头发灰白了、耳目变差了、腰腿酸乏了、夜尿增多了、记忆下降了等问题,不少人目光转向中药,力争把老去的身体缓一下。
中药里,滋补和抗衰、名气和实效、男女皆能用的成系列产品,非“地黄丸家族”莫属,经千百年完善、改良、拓展,已形成滋补肾阴、温补肾阳、滋养肝肾三大系列,用对了有奇效,错用使身体变差的也不少。
45—65岁,已处于中老年阶段,用哪种地黄丸比较好?很多人想到是“长寿丸”——麦味地黄丸,这个有待商榷,有两个原因:
一是45岁到65岁区间,身体走下坡路,是初老的阶段,各种主要脏器即脉络运转由强转弱,但仍有一定的实力,用麦味地黄丸补肾阴,滋补太过易滞涨,带来新的问题。
二是中老年时期,男女都会迎来各自的“更年期”,以女人表现更甚。麦味地黄丸的药方功效,是肺肾阴虚,与更年期肝肾阴虚不太对症,对改善症状没有太大帮助。
适用的“地黄丸家族”成员,是杞菊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是六味地黄丸6味药,加上白菊花、枸杞2味药,共8味药组成。最早出现在明朝《审视瑶函》,叫加味六味地黄丸,后来清朝《麻疹全书》化裁,叫杞菊六味丸,再由《医级宝鉴》调整剂量,叫杞菊地黄汤,制成丸剂,沿用至今。
杞菊地黄丸以熟地黄为君药,山药、酒萸肉、白菊花、枸杞为臣药,泽泻、茯苓、牡丹皮为佐药,在滋补肾阴基础上,还加上养肝功效,对肝肾阴虚出现的眼病效果较好。
全方是先补肾水,后养肝血,强肾补肝,防止肾阴太虚而累及肝,中医叫“母病及子”,防“子盗母气”,所以杞菊地黄丸是中老年人的“滋养专丸”。
杞菊地黄丸能对付6种老年病症:
1、浑身不得劲的问题——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因“七七肾气渐衰”带来的天癸枯竭,身体阴阳平衡功能减退,现代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心脑血管不适,内分泌失调,骨质代谢异常,免疫功能变差。
2、看不清的问题——视物模糊。这是杞菊地黄丸里的白菊和枸杞的功效,它们是缓和眼疾和减少眼衰退的黄金组合,纠正眼睛看东西像一团雾,或眼前蚊子乱飞的“飞蚊症”,缓解眼睛疲劳。
3、泪止不住的问题——迎风流泪发痒。这种症状中医判断为“肝虚”,因为肝开窍于目,泪液是肝之液,外风迎面吹拂,眼泪就止不住涌出,还怕光,眼发痒,这是肝气肾阴摄不住水液的表现。
4、睡不着的问题——心烦气躁,口干舌燥。这是心烦口渴影响睡眠,或睡着后半夜醒来,后面再难入睡,但口渴饮水后夜尿频多,这是肝肾阴虚、肝火上涌、肾气虚而尿频尿多,引起血压异常。
5、听不清的问题——耳鸣耳背耳聋。日常听不清别人说什么,夜深人静又总觉得耳朵嗡嗡响,像蝉鸣,这是肾水不足的问题,是肝虚后向肾母索取过度出现的问题,一损俱损,典型的虚症。
6、体力不支的问题——腰膝酸软乏力。肾主骨骼,肝主筋脉,两者皆虚则筋骨失养,就会表现为浑身乏力,上下楼梯没有劲,走一点路就气喘吁吁,膝盖不听使唤。
所以,这六个不适症状就是杞菊地黄丸的主业,以肝肾不足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全盘调理。
不过,有4类人是要禁用、慎用杞菊地黄丸的:
1、出现咳嗽、发烧、流涕等症状时不能用,会延迟恢复时间。
2、出现内热上火,如口苦、目赤、舌红苔黄、小便赤黄、大便干结时不能用。
3、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肝病、肾炎等慢病时,需遵医嘱慎用。
4、有烟瘾、酒瘾的人,吃杞菊地黄丸很难见效。
如果是选用杞菊地黄丸调理,一定要咨询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b/11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