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明兰的母亲卫小娘曾说过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意思是,父母爱孩子会为了孩子思虑深远。为了让明兰能够过得更好,得到更好的教育,卫小娘让明兰去老太太跟前侍奉。
《知否》中和明兰年纪相仿的女孩子,分别是墨兰和如兰。她们三人从小一起长大,却养在不同的人身边。明兰养在祖母那里,如兰养在大娘子身边,墨兰养在林小娘身边。
同样在盛家的家门里成长,墨兰为了荣华费尽心机,抛却尊严和良善;如兰高门低嫁,被婆婆磋磨受屈;明兰嫁入侯府,封诰命,夫妇二人携手经历风雨,婚姻子嗣圆满。人生际遇如此不同,除了各自的性情外,归根到底,还是养育环境的不同造成的。
卫小娘为明兰的考虑可谓深远,明兰正是在祖母的照顾下,因着祖母的教育方式,变得耐心,聪慧,有足够的见识和认识世界的格局。而祖母的养育方式,也遵从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个原则。
那么,在明兰的成长中,祖母究竟做了什么呢?
1打小培养应对生活的能力
初看《知否》,觉得祖母一开始并不怎么疼明兰。因着祖母是侯府嫡女,在家也是大家长,明兰的日子过得本不应比两个姐姐差很多。然而出场,如兰说要她做绣品就必须做,明明知道明兰被罚抄一大本书,根本没有时间给她准备,却还以嫡女身份命令。
齐小公爷送了两支紫毫笔给明兰,被撞见后直接送了两位姐姐一人一支,可谓憋屈。其实若是祖母肯撑腰,这点女孩子间的小事还是可以争一争的。虽然明兰是个明哲保身的脾性,不多张扬,但祖母显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若是换了王大娘子和林小娘,会坐得住么?早就跳起来了。
祖母却始终任由他们三人的关系如此发展,是不疼明兰么?明兰生母卫小娘活着的时候曾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祖母这样做,恰恰是在磨炼明兰的性情,让她在复杂的环境里学会应对和忍耐。
因为祖母明白,若是连女孩子间小小的打闹都无法应对,对这些小的得失都不能忍让从容,长大后又如何面对成年人世界的弱肉强食,利益算计?
反观如兰和墨兰初期,被宠成了天真不谙世事的女孩。墨兰一遇小事就动辄哭闹,父亲一冷淡就患得患失,丝毫没有大家女子的气度;如兰嫁人后,明明是高嫁,就被自家婆婆折腾得委屈连连,无力应付;明兰却能在吃人的顾府里面,对着心如蛇蝎的小秦氏见招拆招,掌权安家。
明兰性情的培养,对人性的洞察和理解,以及为人处世的历练,都是从一开始就在磨炼和培养的。
很多父母因为心疼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吃苦受累,遇到事情也多半包办解决,没有给到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机会,导致长大后进入社会才面对现实问题,往往对人性产生许多幻灭,痛苦不堪。
殊不知,只是养得太好了。
2遇事多分析探讨
王大娘子整日对如兰说,你是嫡女身份尊贵;林小娘整日与墨兰说,我家墨儿才情上品,王公贵族也是嫁得的;祖母知晓明兰聪慧,却片言不说,别人夸赞明兰她也只会谦虚敷衍过。
不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体面上,祖母做了什么呢?
你会发现,祖母从不夸赞明兰,却常常在一些关键时刻和明兰探讨问题。比如,宫里的孔嬷嬷因为如兰和墨兰争吵,罚了三人手板,惊动了一家子人,还当面驳了林小娘的面子。
明兰被罚,惊动家里,这样的大事,祖母晚上就会拉着明兰探讨事情的始末。先是引导明兰讲自己对事情的看法,而后给出自己的看法,点出事情中的关窍。
祖母告诉明兰,大娘子没有吃过苦才会不知忍让,让人占尽便宜,“一个人过得太顺了,难免眼花耳聋,明儿啊,你可要一直醒着啊”。这就是对明兰人生的提点。
每每遇到事情,祖母都会和明兰探讨其中的原因,分析利弊,给出更多的见解。这样长久下来,明兰不仅自己养成了分析,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还从祖母身上耳濡目染了侯门嫡女看事的格局和见识。
3让孩子多出去见世面
在明兰嫁人前,祖母做了两件事,帮助明兰快速成长起来。
第一件事是管家;第二件事是跟她回宥阳老家。
因为管家的原因,明兰独立成院,掌管整个家的财务和庶务,也就直接牵扯进盛家人际关系的漩涡。她既要学会管家的各种事务处理方式,还要处理盛家两大后宅势力——王大娘子与林小娘——对管家权的觊觎盘算。
正是因为有过管家的经验,明兰才会知道奴籍往往有两份文书。后来在处理淑兰姐姐和离一事上,明兰等人用高价买来的籍契要挟淑兰夫家,这才能顺利拿到和离书。恰恰是管家的见识,给了明兰更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办法。
回宥阳老家,让常年身处后宅的明兰,有了第一次见识天地广阔的机会。没有了盛家的压抑和束缚,她可以自由地做自己。除了自由开阔,明兰也见识了生活的危机四伏。
前有水匪作乱,在船上烧杀抢掠,明兰落水遇险,幸而被顾二叔救起。后有堂姐夫家数年糟蹋正妻,明明用娘家钱财供养,还要被呼来喝去,做小伏低。
走出高门大院,见识了人生沉浮,明兰的眼界和格局,就不再困于五品官邸的后宅。这些人生阅历,也为她婚后顺利应对丈夫入狱,朝堂叛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提供足够的情绪支持
盛家祖母在养育明兰方面,最最重要的其实并非上面这些,而是这一点。在明兰做选择游移不定的时候,给予情绪支持。
与教给明兰做事以及分析问题不同,情绪支持往往是在明兰做错了事的时候。故事中明兰刚开始管家,为了处理大娘子塞过来的人,特意让二哥长柏在厅外久坐,为女侍银杏提供勾引嫡长公子的机会。只有这样大娘子才能发作起来,把塞进院中的耳目赶出去。
但是这样一来,自小疼爱自己的哥哥就成了被算计的对象,这让明兰心中有愧。这个时候,祖母是如何反应的?
她说,你就为了这点小事,整日睡不好,把自己折腾成这样?
祖母一句话,打消了明兰心中的顾虑。是呀,这不过是一件小事。明兰身处的处境让她不得不用这种方法来处理问题,既然不后悔自己做的事情,又何必要折腾自己?
当孩子做错了事情,或者情绪上感觉懊恼的时候,家长最该做的是提供情绪支持,表现大气来安抚孩子的情绪。家长作为榜样,能够对待事情从容,游刃有余,不放在心上,孩子的气度(或者说情绪承受能力/情商)也会潜移默化地提升。
应对问题的能力,纵然晚一些学习也不过是多吃几个苦头,多碰几次壁。然而情绪承受能力却是孩子需要从小培养的。这就反而要求做家长的,在面对孩子问题上,既要教会道理,又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给予安抚和支持。这样,将来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不会慌乱,更能够沉着应对。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祖母与王大娘子和林小娘不同,她教养明兰往往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而非在意眼前的得失。祖母作为大家族出身的嫡女,又在人生风浪里过了大半辈子,她的养育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分析,体悟和借鉴。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b/1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