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福清可算大降温了,天气一冷,病毒活跃,生病的孩子就多起来了。
医院急诊科主任介绍,这个月的急诊量比上月同期增加一倍,发烧、感冒的多是小学生。
更有家长反映,他孩子在福州一所小学就读,个别班级因为多人感冒,整个班级停课。
而在福建旁边的浙江,四岁的儿童因为感冒,引发了耳聋。
昨天下午,浙大儿院湖滨院区输液室挤满了人。(都市快报)
4岁男童持续感冒引发耳聋“可惜啊来的太迟了,4医院的时候,一侧听力几乎为零。”浙大儿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主任医师付勇感慨道,手术切开患儿鼓膜后,医生们发现里面有脓性分泌物,并且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的神经性损伤。
豆豆在三四个月前发生过一次感冒,打那之后,感冒一直持续没转好。过了一阵后,妈妈发现豆豆总是喜欢掏耳朵,看电视时也总要把声音开的比以前响。就这样持续了三四个月,直到呼喊名字时豆豆也没有什么反应,爸爸妈妈才意识到严重性。
“儿童的咽鼓管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通气引流功能比较差。上呼吸道感染往往由病毒所致,当炎症及到咽鼓管时,耳内往往会形成负压,这时会产生耳闷的感觉。耳内的粘膜受负压影响分泌较多的液体,并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不能及时排出,积在耳内会产生听力下降。”付勇解释,除了感冒以外,鼻炎、鼻窦炎的发作,过敏性鼻炎、鼻咽部占位性病变、儿童腺样体肥大、感染、头颈部放疗等因素也会诱发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未得到及时的治疗,耳内的液体未完全吸收,会导致鼓室硬化、粘连性中耳炎、胆固醇性肉芽肿等继发疾病,这些疾病的治疗将比分泌性中耳炎复杂得多。小儿患者由于听力减退,会影响其言语的发育和学习,影响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因为孩子往往表达不清听力的感受,因此很多时候需要家长学会观察,当孩子感冒一段时间后出现总掏耳朵的行为,或者对声音反应不敏感的情况,要及时送到专科就诊。”付勇说。
耳鼻喉科很多疾病症状和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相似,为了尽量避免重复就诊,付主任给家长提供了几个鉴别的重点:
急性鼻炎鼻窦炎:孩子感冒五六天后症状没有缓解,仍有高烧、脓性鼻涕的,或者是缓解后有新的发烧、脓性鼻涕的,可能是感冒引起了急性鼻炎鼻窦炎。
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和感冒一样都有可能流鼻涕,但主要症状是眼睛痒、鼻子痒,阵发性地打喷嚏,连着打七八九十个,打完后会有大量清水样鼻涕。
咽炎:小儿咽炎有一个很典型的症状,叫“犬吠样咳嗽”,孩子咳嗽的声音有点像小狗叫声。小儿咽炎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呼吸困难,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小心着凉,别感冒了”。天气转凉,确实很多孩子容易感冒,可是,把罪过推给冷空气,是冤枉它了。
儿童感冒
并不是冻出来的很多家长可能还是会觉得:我家孩子就是昨天出门着了凉,今天就感冒了,怎么不是冻出来的?
我们先来看2个科学实验:
英国病毒学家ChristophrAndrws和他的同事们把18个实验对象分成三组。其中6人接种了稀释过的病毒溶液,6人在洗完澡以后穿着湿漉漉的浴袍呆站了至少半个小时——他们的体表温度因此下降了好几度,另外6个倒霉的志愿者在挨冻的同时也被接种了病毒。结果看起来不错,只要没有接触过病毒,即使挨冻也不会感冒。
年,贝勒大学医学院的3名医学博士联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发现,无论是呆在4摄氏度的室内,还是泡在32摄氏度的热水中,在接种了15型鼻病毒以后,染上感冒的概率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这篇论文写道:“这项研究显示,在低温下暴露并不会影响身体对鼻病毒感染的抵御能力。”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寒冷,并不会诱发感冒!
那么,为什么一到秋冬天气,孩子就容易感冒呢?
现在大多数医生比较赞成的解释是:低温环境下,人们会更多地集中在室内,通风条件也很差,让病毒更容易传播,尤其孩子的免疫力又比较低,很容易成为受感染的人群。
另外,冬天的湿度比夏天要低,而很多感冒病毒在低湿度的环境下生存得更久。
还有一些观点认为感冒的流行和学校的日程安排有关,秋天是孩子们开学的季节,学校让抵御力不高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给了病毒一个扩散自己的好机会。
虽然引起感冒的病原体多种多样,但90%的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传统观念中我们总以为感冒是冻出来的,其实是不确切的。
这些感冒的误区,你犯过几个?
误区1:孩子感冒了,要赶紧用药缓解症状,让孩子不那么难受
感冒病毒没有克星!感冒的常见病原体是病毒,只有少数情况是细菌。很不幸,人类的医学技术发展到现在,针对病毒,却仍然没有准确有效的办法。
现在大多数儿童感冒药多是复方制剂,并不针对治疗感冒本身,而是主要用于缓解感冒的伴随症状,如流涕、发烧、鼻塞等。并且,不同药厂可能会生产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但药物的商品名并不相同,容易发生重复用药导致过量中毒的情况,一旦过量会危及生命。
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是,不要给6岁以下的孩子服用复方感冒药。因为孩子感冒90%以上由病毒感染引起,随着病毒生命周期的结束,感冒是可以自愈的,通常在5-7天左右。
当然,感冒伴随的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可能会持续2-3周左右,通常推荐多喝水,多休息,调节室内的温湿度保证孩子体感舒适,无需额外使用感冒药。
但如果感冒发烧腋下温度超过38.5℃,就可以给孩子进行退烧处理,预防可能因高烧引起的高热惊厥。如果是合并了细菌等病原体的感染,还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的。
误区2:给孩子多穿点,别着凉感冒了
对于孩子来说,穿得太多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捂热综合征。
孩子的身体都限制在厚厚的衣服里,身体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衣被里的温度越来越高,孩子又小,热得不行了也难以表达,长久的高温导致孩子高热、脱水、缺氧、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这就是捂热综合征。
在孩子感冒发烧的时候,捂被子更加危险。热量无法散发可能导致体温持续上升,甚至达到42℃以上,短时间内大量的出汗还可能导致孩子脱水、休克。
除了捂热综合征这样的严重后果,穿衣过多还会限制孩子的肢体活动,影响他们的运动发育。有个疾病叫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在北方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就可能与北方的孩子穿衣服多,下肢长久固定在不恰当的体位有关。
此外,孩子的新陈代谢本来就比较旺盛,过多的衣服也让他们更容易出汗,这样一来,痱子、毛囊炎等皮肤疾病也会找上门来。这些小的感染病灶也可能扩散导致软组织感染,甚至蜂窝织炎。
误区3:冷水洗脸,提高孩子免疫力
免疫系统是靠识别病毒特征,制造抗体进行反击来战胜病毒的。一盆冷水不仅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提升,还有可能让血压激增,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真正加强免疫系统对流感抵抗力的是流感疫苗,把灭活或是减毒的没有战斗力的流感病毒样本送进人体,免疫系统会把它识别出来当靶子打,记住病毒的特征并产生相应的抗体。这样在真的遇上流感病毒入侵的时候,免疫系统能作出快速而强力的攻击,就算不能完全避免病毒感染,也能有效减轻流感造成的后果。
最后父母在线再跟爸爸妈妈们总结一下:
90%的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寒冷的天气并不是引起感冒的原因
秋冬天气给孩子穿太多,小心捂热综合征
病毒性感冒一周内会自愈,不推荐给6岁以下的孩子服用复方感冒药
知道了这些,今年秋冬季节,希望爸爸妈妈别再被心中“不做什么就愧疚”的情绪影响,着急得做出一些错误的做法,不但不会让孩子好转,反而加重了病情!
所以总结就是,唉~作父母真是不容易啊~
来源:综合自网络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qq.曾任全国白癜风专家白癜风能治好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dzz/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