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世界多么不易。
无相财经出品
1
“早安,打工人”
近日,“早安,打工人”火了。
朋友圈,抖音,豆瓣等平台上,到处都是打工人的自嘲。
“打工赚不了几个钱,但多打几份工可以让你没时间花钱。早安,打工人!”“皮革厂会倒,小姨子会跑,只有你打工到老。早安,打工人!”“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早安,打工人!”
每一个热词的背后,都暗藏着公众情绪的微妙变化。
“打工人”之所以能火,和不少打工仔们的“”、内卷化、入不敷出的生活现实,是息息相关的。
2
内卷化时代
这两年,“内卷化”这个词非常流行。
什么叫“内卷化”?
简单点说,就是指人在投入精力与成本后,却不能获得相应回报的状态。
再简单点说,就是你怎么努力也没用。
近日,一篇“幼儿园内卷”的文章大火。
作者描绘了一幅社会奇观——从成年人到幼儿全员“内卷”。
他举例说,中国家长如果要把孩子送进一所优质幼儿园,即便不考虑户口和片区限制,也要排队摇号,摇号中签的概率远远低于在北京摇到车牌的概率。
而且,即便被抽中,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要面临的是多门功课繁重的作业,更为激烈的同龄人竞争。
幼儿园的世界尚且如此,成人的世界更是多么不易。
在热文下面,一条热评如此写道:
“家长们不是想让孩子赢,而是怕自己输……”
是的,现在打工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养老要钱,孩子也要钱,猪肉也是越来越贵,可偏偏几年了,自己的工资还没怎么涨。
就算是的名校高材生,也会为找不到工作发愁。
豆瓣上曾经有个“废物引进计划小组”,小组简介中写道“、失学失业者的新校园”,成员们会在群组里分享自己的失意和挫折。
如今小组成员数量已经超过10万,这一数字庞大到令人吃惊。
读书——大学——上班这条“正确的路”,早就拥挤不堪。
名校学子尚且如此,“打工人”更是情何以堪。
在以“奋斗”为底色的社会中,“内卷”往往贯穿一生。
面对这样的恶性竞争,有人选择了“主动下沉”。
前两年兴起的“佛系”与“丧”文化是就是这一心态的影射,同时也吸引了一批文艺作品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创作。
日本电影《濑户内海》中,高中生濑户有一句内心独白:“青春为什么一定要跑步流汗,为什么不能就在河边虚度呢?”
“虚度青春”看起来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但实际也反映出年轻人面对无休止的内卷斗争时的疲惫心态。
除了“下沉”,也有人选择“退出比赛”,另寻赛道。
有些人发现,卖煎饼果子不一定就比大学生工资低,去工地搬砖,一个月也有大几千,送外卖的不比坐办公室的差。
3
打工人的职业健康
打工人面临的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有时候也有健康的问题。
就说说农民工吧,他们既是农民,又是工人,有时像候鸟一样穿梭于城乡之间。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于年4月30日发布的《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
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亿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增长0.8%。
报告还发现,农民工呈现高龄化的趋势。
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4.6%,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近五年来占比逐年提高。
中国当代词人左何水有一首词这样描写农民建筑工:
万丈高楼砌楚辛,几多惆怅度黄昏。异乡校外儿八岁,留守田间父六旬。城镇化,筑功勳,险恶不惧惧求薪。医疗社保无承保,缘是乡籍农户身。
这首词基本概括了农民工生活的艰辛和身份的尴尬。
你想要别人的钱,别人就要你的健康。
高强度和超工时的工作,提早透支了他们的健康和未来。
他们很多人看起来明显比实际年龄苍老。
一些从事高危行业的农民工不幸患上颈椎、腰椎病、尘肺病、噪音性耳聋等职业病。
据《工人报》的报道,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报告尘肺病患者万人。
由于职业流动性大,没有签署正规劳动合同,加上中国职业病防治的制度不完善,他们患上职业病后,很难获得社会救助。
农民工是打工人的一个主体,容易被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hzelyy/9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