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为眼科常见疾病之一,中医本病称谓颇多,如针眼、眼丹、偷针、土疳、实热生疮等。患病部位均在上下眼睑,多数患处在眼睑外部,少数在眼睑内部,俗称里偷针。
笔者采用本法临床验证,收到根治效果。现介绍如下:
操作方法
01
取穴方法:后溪穴,握拳,掌心向上,在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凹陷中取之。
0
施灸方法:用艾绒捏成麦粒大的艾炷,取左灸右,取右灸左之法,在穴位上行直接灸,待艾炷烧为灰烬,再加一炷、二炷,连续灸至三壮为止。
03
治疗效果:经上方法施灸后,如未成脓的麦粒肿可自行消退,不会再成脓;如已成脓的麦粒肿,在施灸后第三天开始溃脓,三天后脓排清,局部不留疤痕。一般患者,施灸一次可愈;如反复发作的患者,施灸两次后可根治。
“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所注为“输”之穴,亦是八脉交会穴之一。《灵枢·经脉篇》说:“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目之上下眼睑,不仅是手太阳小肠经脉之所过,也是十四经脉之所聚也,尤其是与阳明经脉的关系密切。
今选取后溪穴是按“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用艾灸法者,因艾绒具有温经散寒、活血祛风、除湿止痛的作用,可起泻实补虚之效。
故凡对反复发作的患者,每多因余邪未清,或体质虚弱,卫外不固,易感风毒,尤为适宜。
(图文源于网络,侵删)让艾灸事半功倍的艾条
(世针堂推荐)
点击下图,即可选购
艾灸疗法,是使用艾绒制成的艾绒艾条,点燃后,在身体相应的穴位上施行熏灸,以温热性的刺激,通过经络穴位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那么温和灸是艾灸最常见的疗法,你的操作方法正确吗?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艾灸盒的正确使用方法。艾灸盒使用方法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往期热门推荐RECOMMEND肾气不足,就针灸这7穴吧!
针灸:扎针有禁忌,自学需谨慎!颈椎痛?一个穴位搞定!点击“阅读原文”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hzelyy/8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