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小孩耳聋 >> 孩子耳聋原因 >> 正文 >> 正文

新时代白求恩新疆帮扶4名耳聋维族患儿将来

来源:小孩耳聋 时间:2021-3-24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看的好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4名耳聋维族患儿将来石免费手术

医院援疆医疗队帮扶4天最后一天12名专家忙碌依然

8月17日,是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医院(以下简称医院)第11批援疆医疗队在和田县开展医疗帮扶的最后一天。在即将离开之前,医疗队12名专家没有任何松懈,依旧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对于他们来说,短短几天的医疗帮扶,并不是简单地走个形式,也并非是为了应付完成上级交办下来的任务。他们要做的,是用实际行动做好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儿,让白求恩精神在这里得到真真切切的传承,让维族朋友感受到军人特有的大爱情怀。

卧床两年多的维族老人站起来啦

8月17日10时30分许,医院骨二科主任步建医院(医院),与该院骨科主任甫拉提·阿力甫一起到病房,看望两天前接受了股骨头置换手术的76岁老人麦麦提敏·艾依提,并细心地给老人换药。

此时的麦麦提敏,精神状态很不错。

“这两天我感觉恢复得挺好,身体特别放松,连睡觉都特别香了!”

步建立微微一笑,“老人家,我认为接下来的事儿会让您更兴奋,因为以您目前的状态,应该完全能够站起来了!”甫拉提翻译完这句话后,麦麦提敏有些发愣,随后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11时许,在步建立的指导下,几名医护人员扶着躺在病床上的麦麦提敏轻轻转身,让其双腿垂落到了床边。随后,步建立和甫拉提一同搀起老人的双臂,试着指导麦麦提敏缓缓离开病床。

站起来了,真的站起来了!在大家惊讶的目光中,麦麦提敏缓缓站起了身子,并在搀扶下,开始缓慢挪着步子向前走。

卧床两年多无法下地行走的麦麦提敏,如今终于重新站立了起来。两三分钟的下地行走,老人已经苦苦盼了两年多!

步建立表示,一周后,麦麦提敏的状况应当恢复得更好,走起路来也不会太吃劲儿了。交代完今后恢复和生活期间的注意事项后,步建立欣慰地离开了病房,接着为其他患者看病。这个时候,步建立终于放松了很多。

甫拉提表示,步建立此次在援疆期间为麦麦提敏做的手术非常成功,在和田县可以说是一台经典的完美的手术案例。

▲援疆医疗队队员,医院骨二科主任步建立为患者手术

▲维族老人麦麦提敏在搀扶下试着慢慢行走

4年前配备的价值数十万设备不再闲置

“学会使用这几台呼吸机,会对你们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兼重症监护科主任王天轶,一边向身旁的医务人员演示着一台呼吸机的操作方式,一边详细地讲解其中的关键控制步骤。

医院的第一天,王天轶就在查房过程中发现,该院内二科的柜子里有两台无创呼吸机,看起来挺新,不像使用过的样子,一打听他才知道,四年前上级卫生部门将这医院后,随即就被锁进了科室柜子中。之所以一直没有使用,原因是没人会操作。

随后又了解到,县医院的麻醉科和急诊科还有三台有创呼吸机,也同样因无人能够操作而被闲置,“价值数十万的医疗仪器设备放着不用,可惜了,这些呼吸机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因此,王天轶决定,在和田帮扶期间尽自己能力把所有型号呼吸机医院的医护人员。

“对于他们很多人来说,由于没有任何基础操作常识和理论知识,在教学时确实不容易。”王天轶说,有些时候他讲了很多内容,但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总是称“不明白”“记不住”,对此,王天轶就翻来覆去一遍遍重新讲解。4天过去了,不少医护人员学会了呼吸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对此,县医院负责人将这几台呼吸机重新进行了科室分配,让这些医疗仪器设备运行起来,真正为病患服务。

▲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兼重症监护科主任王医院的医护人员讲解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连续筛查重度聋儿四名患儿将来石手术

8月17日一早,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耳科首席专家周永青,医院的一间办公室,像前几天一样继续进行当地重度聋儿的筛查工作。

面对眼前年龄大小不一的孩子,周永青筛查得相当仔细和认真。此次来帮扶,周永青是唯一带着“任务”来的专家,他准备筛查出几名合适的重度聋儿患者,带回医院进行免费手术。

“这个小男孩今年3岁,一年前家长发现他听不到声音。那个4岁的小家伙是神经性耳聋,他们都需要接受进一步检查。”在援疆队员中,周永青和一起前来的听力师李建红可以说是几天来最忙碌的两位医生了。面对众多患有听力疾病的孩子,两人不但要为每一名孩子进行听力检查,建立相关档案,还要为孩子们做出合理的治疗方式及建议,并最终筛查出符合带回医院接受手术的患儿。

4天时间里,周永青先后筛查了数十名听力残障患者,这其中重点筛查出20名重度耳聋患者。筛查期间他们了解到,由于当地维族人近亲结婚多,家庭生育量高,居住卫生环境较差,文化水平较低等因素,和田地区耳病发病率较高,聋儿较多。但到目前为止,医院能对常见各种耳病进行规范的系统诊治。

“其实有些孩子的问题并不大,我完全可以通过简单的手术就解决了,医院缺少这样的条件。”周永青说,很多孩子是由于患有中耳炎、耳膜穿孔等原因而导致耳聋,医院条件有限,没有诸如耳科医用显微镜这样的相关医疗设备,无法现场实施手术,对此他也很无奈。

12时许,经医院的讨论沟通以及在严谨筛查数据的参考下,周永青最终确定了4名年龄在2至6岁的维族患儿,他们不久之后将到医院接受免费手术。这其中,有3名患儿会进行人工耳蜗的植入,另一名患儿将接受有关中耳炎的手术。周永青表示,手术完成后,这些孩子尤其是重度聋儿,一定能够走出无声世界,享受到本应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快乐。

▲援疆医疗队队员,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周永青筛查当地重度聋儿

▲援疆医疗队队员,医院耳鼻喉科专家李建红筛查当地重度聋儿

当代白求恩情暖新疆

今年,是医院派出专家对医院的第四个年头。12名援疆医生,4天时间,记者在随队采访期间看到,这些援疆医生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医院医护人员的传帮带上。而那些被救治到的维族患者,虽然很多不会讲汉语,但一见到援疆医生就会不停地用维语道谢。

这其中,80岁的托乎提·买买提老人听说有河北的医疗专家来到和田帮扶,医院寻找医疗队专家求助。经过几名科室专家的会诊,老人患有肺心病和肾囊肿,专家特意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密密麻麻的治疗建议提供给老人。为此,托乎提于8月17医院,拎着当地的核桃等土特产表达谢意,但被援疆医生婉拒。面对好心的军医,老人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有不停道谢。现场这温暖的一幕,也让记者动容。

医疗帮扶,帮的是难题,扶的是技术,留下的是民族团结的深情厚谊。这些新时代的军人,在援疆帮扶期间用自己高超的专业技术和优秀的个人素养,为和田县的医疗发展做出了最无私最真诚最伟大的奉献。他们把白求恩精神的本质内涵,在这片风沙与骄阳交互的茫茫戈壁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医院感谢援疆医疗队

▲援疆医疗队队员,医院经管科主任医院负责人交流工作经验

▲援疆医疗队专家授课

▲援疆医疗小分队坐着三轮车入户义诊

让我们向这些最可爱的人致敬!

来源:燕赵晚报

记者:李兵新疆和田报道

图文:张彬楠

版面:胡有志

推荐阅读(点下方标题)

新疆帮扶:义诊现场首次启用视频远程会诊

新疆帮扶:“中国好医生”为七旬维族老人解除病痛

新疆帮扶:一月完成40台高难度手术!

喜讯!“河北最美医生”步建立当选“中国好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hzelyy/5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