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心
心主神明,是高级中枢神经活动的主宰;是一身之主,脏腑、百骸之君王;主血脉,其华在面;主汗,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正常与否的表象:
(一)心气足,心静神安。心气足者两眼炯炯有神,信心十足,给人以美感;心气虚者,心悸,两目无光,兴致索然,重则厌世。
(二)心气足,面有光华。心,“其华在面”。心气足者脸色白里透红,皮肤光滑柔软、细嫩;心气虚者面色苍白无光,毛孔见粗,因气锁不住毛孔而汗水自出;重者大汗亡阳。
(三)心气足,声圆音亮。心气足的人声音洪亮,乐于言表,喜形于色;心气虚者声音低沉,长吁短叹,少言寡语,抑郁不欢。
调心要领:
心机失衡者,原因各异:劳累过度,心情抑郁,暗耗心阴;受刺激,郁郁不欢;步入中老年,气渐虚;大病初愈,气已伤等。
心失衡有阴阳之分。心阳不足,心寒乏力;心阴不足,久热伤气。
(一)心阳虚、心阴虚的辨别
1、“舌为心之苗”,舌嫩胖而苔白者为阳虚;舌瘦而苔燥红者为阴虚。
2、舌尖有溃疡者,舌白为阳虚,舌红为阴虚。
3、长吁短叹,自汗者为阳虚;面红燥热,盗汗者为阴虚。
4、心区憋闷,透不过气,心里怯懦者为阳虚;心区燥热、烦闷、易发火者为阴虚。
(二)心的调养
针对人体心阳虚的北方秋冬气候,营造一个相应的南方春夏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针对人体心过热的南方夏天气候,营造一个相应的北方秋冬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红色食材养心,素食全餐中的红色食材如红豆,玫瑰花,红萝卜籽,山楂,枸杞,以及玉米这些都是补心的。心主神志、主血脉。在五行中属火,在五行中与“红色”相对应,喜“苦味”。“苦味”性凉,能清热祛火,调降“心火”达到阴阳平衡。所以心火旺盛时要多吃些苦味、物性偏凉的食物,可降心火、祛心热,从食物颜色来讲:红属火,红能清心。红色的食品对心脏有利,具有清热解毒,补中安神的功能。而且红色食物一般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它们富含番茄红素、单宁酸等,可以保护细胞,具有抗炎作用;红素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铁元素,补血效果很好;红色食物还有增强记忆力和稳定情绪的作用。
二、调肝
肝主藏血,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说。人卧则血归肝,肝开窍于目。肝主筋,其华在爪;主疏泄,助脾胃消食运化。肝气升发,气机舒畅;肝气郁结则躁动不安肝主谋虑,肝郁多躁,谋虑不周。肝与胆相表里。
肝正常与否的表象:
(一)肝养目,心明眼亮。“肝开窍于目。”肝的精气充足,眼睛明亮,黑白清晰,炯炯有神,七、八十岁目不眩花。如果肝火上延,可见双目肿赤;肝虚,则双目干涩、视物不清,重则患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症。
(二)肝养筋,指甲荣华肝的精气充足,方能养筋。筋壮,肢体灵活自如,指甲丰满、光洁、透明,呈粉色;肝虚,筋气不舒,活动迟钝,指甲脆弱,凹陷,不透明,缺少血色。故中医理论讲“肝主筋,其华在爪。”
(三)肝气条达,心平气和。肝气条达顺畅,人的精力旺盛,心平气和,与人交往亲和友善。肝瘀气滞,易生怒火,目光凶灼,脸呈绛色,体内臭气鼓胀,不愿听人讲话。
(四)肝阴足,血气旺肝阴。包括血液和全身筋与肌肉运动时所需要的润滑液。肝阴足,身体轻松,内心自信,不温不火;肝阴虚,头晕眼花,迎风流泪,腰膝酸软,筋张弛不利,失眠多梦,惊恐不安,烦躁、委屈爱哭,女性过早闭经或经血不止。
调肝要领:
肝的不适之症分阳亢、肝气不足和阴虚等情况,无论哪一种都会影响形象美。例如:肝阳亢时满腹“臭气”排不出,眼晴会流露出烦躁或凶灼的目光,有什么美感?又如:肝气不足或肝阴虚,两目无光,面无血色,也无从谈美。
(一)肝失衡的辨别
调肝要区别阳亢、肝气不足和阴虚,其不同的特点如下:
1、肝阳亢者性情急躁尚有气力,肝气不足和肝阴虚者疲惫不堪。
2、肝阳亢者眼红、干涩、眼角膜有斑(白翳)、眼袋鼓胀、下垂或眼球外突:肝阴虚、肝气不足者眼窝内凹、干涩、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眼花、色盲、视网膜脱落、黄斑性病变、白内障,重则患视神经炎。
3、肝阳亢者饭后两肋下胀满或右肋常胀痛;肝气不足、阴虚者右肋常隐隐作痛。
4、肝阳亢者双脚躁动不安;肝气不足、肝阴虚者两膝酸软。
5、肝阳亢者遇事急躁,处事不周;月干气不足者办事,心有余而力不足;肝阴虚者焦虑不安。
肝阳亢与肝阴虚可转换,物极必反。阳亢至极,耗尽肝阴,可转为肝阴虚;肝阴虚至极,阴不制阳,可导致肝阳亢,故有肝阴虚和肝阳亢皆备者。
肝气不足和肝阴虚的区别在于前者自己感觉偏凉,后者自己感觉偏热。
(二)肝的生活调养
1、肝阳亢的调养
针对肝躁动的东方春天气候,营造一个相应西方秋天收敛的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2、肝气不足的调养
肝气不足,不足以气化营养为血,人会目倦神疲,腰膝酸软。针对肝冬天藏而不动的气候,营造一个春天生机勃勃的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3、肝阴虚的调养
肝阴虚,是肝的物质基础匮乏所致。针对肝西方收敛内热的秋天气候,营造一个东南方春夏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4、肝的饮食调养
素食全餐中的绿豆,蚕豆,四季豆,豌豆,扁豆,刀豆,海带等都是补肝的。中医说:“青色入肝经”,绿色食物能有益肝气循环、代谢,还能消除疲劳、舒缓肝郁,多食绿色食物具有养肝的功效,是良好的人体”清洁剂“。绿色食材中含有丰富的叶酸成分,而且叶酸也被证实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维生素之一,可有效地排除血液中过多的同型半胱氨酸,从而保护心脏。绿色食材也是钙的最佳来源,食绿色食材也无疑成为了补钙佳品。
三、调脾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维持生命。脾胃为营血生化之源,故称为“后天之本”。所以,人后天的身体状况、健康与否,与脾有重要关系。
脾正常的表象:
(一)脾气足,肌肉丰活。“脾主肌肉。”脾气足,肌肉丰润、鲜活,面部生动而富有活力。这是因为脾气足,人体肌肉中的气血通畅,故肌肉皮肤色白、丰润而富有弹性。“气色”二字,讲的是内有气外才有色。脾气虚者,面部肌肉呆板,全身肌肉酸懒乏力,甚者萎缩。
(二)脾气足,脸不臃肿。面部白里透红的胖,是正常的胖,可谓“富贵之美”,这是相当一部分男性所持的审美标准。除此之外的胖,多数为肿胖。“脾主运化水湿,输布体内水分。脾虚失职,则导致水肿。”肾虚引起的水肿在腿脚,脾虚引起的水肿在脸部及全身。
脾气足,可使人面部去水肿而轮廓清晰,肤色白里透红,全身的赘肉逐渐消失。这就是“应该把人补瘦,而不应该把人泻瘦、饿瘦”的道理。
(三)脾气足,精神爽脾。气足者气血贯通肌肉,精神爽快;脾气虚者精神抑郁,许多精神病患者或心理有疾的人都与脾虚有关。
(四)脾气足,嘴唇红润。许多现代女性靠涂抹口红,遮盖暗淡粗糙的嘴唇,却不懂得只要调好了脾,就可以使嘴唇自然红润。
“脾开窍于口,其荣在唇;脾气通于口,脾气足能知五谷。”脾气足者呼出的气无异味,吃五谷杂粮可品出其中的香味。脾气弱者唇白而粗糙,若寒凝脾中则唇紫或黑,呼出的气息异味浓重,饮食无味。
(五)脾气足,皮下无瘀斑。“脾统血,使血液在脉管内运行顺畅不致外溢。”脾气虚,无力统血时,血溢出脉管外,称为“血不循经”,即血衄。有人会皮下出血形成瘀斑(紫癜)、鼻孔出血、甚至出现“血汗”(流出的汗为红色),有的女性会经血不止。
脾虚的原因:
引起脾虚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吃,二是思。过多吃冰冷食物、水果,暴饮暴食,都能伤脾;思虑过多,也可能伤脾。高考前不少孩子泻肚,就是由于用脑过度,脾虚所致。
健脾和胃要领:
脾和胃相表里。脾相当于指挥长,胃相当于加工车间,二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但是,脾、胃的习性不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气上升,人中气足;胃气下降,才能顺利消化、吸收。
脾胃失衡的辨别:
脾和胃的功能正常与否,其症状如下:
1、脾气虚时唇偏白,重则无血色;胃火上行,唇干,重则有裂纹。
2、脾气虚得太久,上牙龈萎缩;胃气虚弱久,下牙龈萎缩。
3、脾气虚弱便溏稀,重则泻肚;胃火上行,大便干硬。
4、脾气虚时四肢不温;胃火旺时人躁且热。
5、胃阳不足,胃脘凉而胀痛,呕吐清涎。
脾胃的生活调养:
针对人体脾、胃过寒的北方冬天气候,营造一个南方的夏天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针对胃过热的南方夏天气候,营造一个北方的冬天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素食全餐中的黄色食材如黄豆,小米,玉米,燕麦,南瓜籽,以及大黄米等都是走我们脾经。黄色食材摄入身体后,其营养物质主要集中在脾胃区域,黄色食物中维生素A、D的含量均比较丰富。维生素A能保护肠道、呼吸道黏膜,减少胃炎等疾患发生。维生素D有促进钙、磷元素吸收的作用,能壮骨强筋
四、调肺
肺主诸气,司呼吸,吸入清气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结合,化为元气,维持生命。肺朝百脉,气推动血运行,有赖于肺。肺参与人体水液代谢,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主皮毛,凡皮肤、鼻、咽喉诸症,皆与肺有关。肺和心同为上焦,相互依存。肺主气,心主血,气离血死,血离气枯。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正常的表象:
(一)肺气足,精力旺盛。肺气足,人的血液中含氧充足,必然精力旺盛。老年人生病时往往气短,因肺气弱而身体缺氧,必然导致精疲力竭。
(二)肺气足,皮肤光滑。“肺主皮毛。”肺气足,皮肤层气血充足,营养物质丰富,皮肤柔嫩、光滑,毛孔细;肺气虚,皮肤抵抗力弱,皮肤容易出现皮下红疹、皮癣,面有红斑、粉刺,面部毛孔粗,皮肤过敏。
(三)肺气足,鼻子精巧。“肺开窍于鼻。”肺气足,鼻子光亮、精巧;肺气虚,鼻子毛孔渐粗,或鼻翼变红,重则为“酒糟鼻”。
(四)肺气足,人不虚胖。“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调节人体的水分,需要脾、肾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出了毛病,都会引起体内水液代谢不利,形成虚胖,重则浮肿。
(五)肺气足,不易感冒。“肺主卫气。”肺气足,可形成保卫身体之气,预防病邪从气管和皮肤侵入,使人不轻易感冒。
(六)肺气足,嗅觉灵敏。肺气足,鼻内不生炎症,嗅觉灵敏;肺气虚,易患鼻炎,容易过敏,有时不辨香臭。
(七)肺气足,人不忧愁。“肺主忧。”肺气足,人常欢喜;肺气虚,人多忧愁。
养肺要领:
肺有阴虚、阳虚之分,不同症状如下:
1、肺阳虚
肺阳虚时咳喘无力,流清鼻涕,痰多清稀,甚则喘促或呼吸困难,疲倦,懒语,声低,怕冷,自汗,脸色青白,舌胖淡嫩。
针对肺过寒的北方冬天气候,建立一个相应的南方夏天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2、肺阴虚
肺阴,是肺循环系统的物质基础部分。肺阴虚相当于肺的物质基础薄弱,肺自身的阴液不足,细胞在运动中摩擦力过大,出现燥热。肺阴虚时干咳少痰,潮热盗汗,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燥音哑,舌红干燥,苔少。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阴虚可引起肠燥,导致便秘,针对肺过热的南方夏天气候,营造一个相对应的北方冬天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3、饮食调理
素食全餐中的白色食材如糯米,榛子,白果,杏仁,葵花籽,银耳,猴头菇,五谷当中的水稻入我们肺经。白色在五行中属金,人肺,利于肺气,所以白色的食物最养肺。白色食物与肺部对应,与肺同系统的器官有大肠、皮肤、喉咙、支气管等,平日容易感冒,或是肺与支气管常不舒服、易咳嗽的人,平时肠胃脆弱但又容易胖的人,肤色不佳的人,要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由于每种白色食物都具有不同的养肺功效,若把几种搭配在一起吃,往往能收到更好的养肺效果。白色食物中一般多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消化酶,也具有健脾、养胃和助消化的作用,并能保护胃壁,预防胃溃疡、胃炎的发生,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血糖,治疗便秘改善血液循环,是减肥的最佳食品。
五、调肾
肾正常与否的表象:
(一)肾气足,人过中年不虚胖。“肾者水脏,主津液。”肾气足,可调节体内水分循环使用并将多余的水分及时排出体外。肾气衰时,体内该排掉的水分不能及时排出,造成腰以下部位虚胖,甚至浮肿。若脸也肿胖,表明已相当严重。补充肾气,人的腰围即可减小,但体重可能不减。这是因为“肾主骨”,人的肾气足了,骨质密度随之增加,体重也会增加。
(二)肾气足,毛发荣光。“肾主毛发。”肾气足,头发浓密而荣光;肾气不足,头发脱落,发质枯干。所以,治理脱发的根本是调养肾。肾气足者,过百岁仍然鹤发童颜。
(三)肾气足,颈直挺、齿坚固。肾主骨,牙是骨之余。肾气足,颈椎自然直挺,人体轻松挺拔;肾气虚,颈椎无力挺直,重则骨质增生。
肾气足,牙齿坚固,白而亮,年过80岁也可完好;肾气虚,牙齿松动,甚者40岁左右即脱落。
所以,当人到中年出现骨质增生或出现牙齿松动时,不要急于做手术,应从调肾入手,这样既能从根本上解决病患,又可保住牙齿。
(四)肾气足,人不气喘,脸不长色斑。“肾纳肺气,为气根;肺主皮毛。”肾气足,可接纳肺气,人不会气喘,肺朝百脉可养皮肤;肾气虚,使肺的肃降功能受阻,严重时会气喘,面部易生斑等。肾阳虚者在秋冬季节手脚寒凉,严重者夏季也凉。有此症状者,每年春节过后,脸上即长色斑,也叫“肾锈”。如果在进入秋冬季节时,能调养得手脚温热,并一直保持到夏季,一般情况下全年脸上不长斑。肾气足者面色白亮,皮肤细嫩。肾气虚者面色青白,无光泽。严重的人会因肾虚不纳肺气,脸色晦暗。
(五)肾气足,消化吸收旺盛。肾阳是生命门火而化脾胃土。一些人常年胃病,甚者几十年治不好,其原因是肾寒引起的胃寒,此症不温补肾阳如隔靴搔痒。补足肾阳,人消化、吸收旺盛,必定精神焕发。
(六)肾气足,更年期可延至60岁以后。《黄帝内经》讲:女子四十九(虚)岁天癸枯竭,但善保养者高寿仍可生子。天癸枯竭,指女性体内雌性激素迅速减少。这时,女性体内润滑物质匮乏,细胞在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增大,造成内热增升,消耗元气,导致女性燥热不安,彻夜难眠,甚至狂躁、闭经。这就是女性更年期到来的征兆。如果针对此症,适时滋肾阴、降虚热,不出一个月,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可减轻或消失,月经来潮也可能延至60岁以后。
(七)肾气足,二便正常。“肾下开窍于二阴。”肾气足,二便正常。肾气虚,易导致小便失禁。肾阳虚,命门火衰,可致凌晨便急、便稀,也叫“五更泻”。严重者二阴可患各种炎症。
(八)肾气足,耳聪目明。“肾上开窍于耳。”肾气足,听力好。“肾为肝之母,肝肾同源。”肝。肾足者耳聪目明;肾虚易导致听力差、耳鸣、眩晕,甚者耳聋。
(九)肾气足,心定神安。“肾主恐。”肾气足,人心神安定;肾气虚,人易恐惧,严重者可出现精神性疾病。
补肾要领:
人体肾气不足,出现任何一种症状都会影响外在美。例如:小便失禁,他人不易察觉,但患者的心理负担必然要影响到面容的光泽与坦然。所以,要及时补肾,使其达到正常的功能,保持舒展美好的容颜。
1、对肾阴、肾阳两虚的辨别
补肾,首先要确定肾阳虚,还是肾阴虚。阳虚升阳,阴虚滋阴。调反了非但达不到补肾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肾虚的特点如下:
1)阳虚怕冷,手或脚易凉;阴虚怕热,手心、脚心及其内心燥热,即“五心烦热”。
2)阳虚舌嫩胖、苔白:阴虚舌瘦、舌红,苔少而燥。
3)阳虚易瘦:阴虚易胖。
4)阳虚精神疲惫:阴虚燥热不安。
5)阳虚面色青白无光;阴虚颧红、脸呈绛色。
肾的生活调养
1、肾阳虚
肾阳虚相当于肾这部机器电力不足。肾阳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天不足。表现为耳垂枯小,从小怕冷,手脚冬天凉,重者夏天也凉。女性月经期间经血色黑,有血块,重者痛经。另一种是先天肾气足,到了一定年龄段时肾阳虚,如《黄帝内经》讲的:男四十岁,女三十五岁,肾气渐衰。
肾阳虚者多数面色青白,怕冷畏寒。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不同:
①少年时期,除上面所述各类症状外,因肾虚不纳肺气,肺不主皮毛而生粉刺因肾不通脑而疲倦、智力下降;因肾不主骨,影响发育。
②女性35岁以后,只要冬天手脚凉的,子宫、卵巢、乳房易生囊肿、肌瘤、肿瘤:40岁以后,有人会小便失禁,有人过早进入更年期。
③男性40岁以后,性功能急剧减退;60岁以后,易患前列腺炎或增生。
④男女肾阳虚者的共同性症状:牙齿寒痛,腿肿、脚肿;风湿;脱发;腰痛;骨质增生;泌尿系统炎症、尿急、尿频;耳鸣、耳聋;精神恐惧,睡眠不实或因命门火衰不生脾胃土而凌晨腹泻。
升阳是针对肾处于北方冬天的气候,营造一个相应的南方夏天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人体双肾的阳气由命门补充到脊椎中的骨髓,由下至上直通大脑,人体四肢百骸方能通畅。故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根,通脑,主骨,主髓,主智,固齿,藏五脏六腑之精华,繁衍后代。”
只要腰背酸痛或板结等,均为阳虚。腹为阴,背为阳。后背阳气要足,阳气足后背爽,百病渐退。
2、肾阴虚
肾阴虚的症状:颧红腮热、自汗口渴,下午加重;内热伴习惯性口腔溃疡;牙根松动、畏酸、疼痛,怕冷,怕热;腰酸,腿肿,手、脚、心烦热;尿急、尿频;血糖、尿糖偏高;儿童睡觉盗汗,烦躁不安,多动易怒,习惯性感冒,重则哮喘。有些人冬天肾阳虚畏寒,夏天会转为肾阴虚怕热症状。
针对肾过热的南方夏天气候,营造一个北方的冬天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中医将内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是气血运行受阻、淤积所致;虚火多由阴津匮乏,细胞组织运动润滑不利,摩擦生热所致。针对人体脾、胃、肺、大肠、小肠、三焦等过燥的西方气候,营造一个中部湿的气候,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肾主藏精,包括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故称之为“先天之根”。
肾主水,合三焦、膀胱主津液,与肺、脾同司体内水液代谢和调节。
肾主骨,生髓,有充养骨骼、滋生脑髓的作用,故骨、脑的兴衰发育与肾有关。
肾主毛发,肾主骨,牙为骨之余,故牙齿和毛发的荣坚与否和肾有关。
肾寄命门之火,为元阴、元阳之所藏,有“水火之脏”、“阴阳之宅”之称。
肾上连于肺,故主接纳肺气。肾与膀胱相表里。上开窍于耳,下开窍于二阴。耳病诸症,二便不利,皆与肾有关联。
3、饮食调理
素食全餐中的黑色食材如黑米,黑芝麻,黑豆,黑小豆,黑大豆,荞麦,紫菜等,五谷当中的黄豆也是走我们的肾经。黑色独入肾经,食用黑色食品,能够益肾强肾,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黑色食物一般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如米中的珍品——黑米,也被称为“黑珍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铁、钙、锰、锌等微量元素,有开胃益中、滑涩补精、健脾暖肝、舒筋活血等功效;豆被古人誉为肾之谷,黑豆味甘性平,不仅形状像肾,还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患者;有“营养仓库”之称的黑枣性温味甘,有补中益气、补肾养胃补血的功能;核桃则有补肾固精、利尿消石、润肠通便、温肺定喘的作用,常用于肾虚腰痛、尿路结石等症;黑芝麻性平味甘,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对因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白发、脱发、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等有较好的食疗保健作用。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脏腑功能失调或发生病变,导致机体失衡,体内的毒素排不出来,我们的睡眠和饮食都会受到影响,这时皮肤问题也会显现,毛孔粗大、油腻等问题,脸上也会出现痘痘、眼袋、黑眼圈等问题,甚至会引起五脏的各种病变,所以必须先要让整体阴阳平衡,脏腑安定,经络通畅,气血流通。
而素食全餐就是依据《黄帝内经》《易经》《本草纲目》等典籍,做到五性五味相宜不忌;五色五方五行配置和谐。并且按照“40种人体必需营养素、15种其它重要营养素”国际营养学标准,选取五大类纯植物食材坚果、种籽、花朵、谷豆、菌藻等种,口感细腻芳香,一包即摄入天地间种纯植物能量,从而进入天人合一的养生境界。完美诠释了“食材多样化”概念。它的高营养补充了日常食物及普通素食容易缺乏的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不饱和脂肪酸等,恢复细胞自愈力,调理亚健康疾病。
了解换食和素食全餐请加
订购素食全餐微店:
社群时代,共享经济,每个人都是健康和快乐的链接点,加入创富团队吧,通过您让更多的人分享健康、分享财富!
加盟代理请联系:ammy
更多知识请加合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国内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hzelyy/1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