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湿疹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内湿毒、热毒未清干净。如果孩子整体体质调理跟不上,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湿疹“隐患”的。要想从中医的角度把宝宝湿疹治好,就需要耐心地外用+内调,尤其学会辨证内服适合的食疗方和药方,并对孩子合理护理。
首先学会判断是湿疹、痱子还是皮肤过敏
湿疹是皮肤透发湿热时的表现的总称。不同身体状况的宝宝,湿疹的表现也不太一样,按程度轻重,常见的有3种:
丘疹,皮肤表面出现细小颗粒状的红色丘疹,多的时候会连成一片;
红斑,症状较轻的宝宝,皮肤表面呈淡红色的片状红斑,可能伴有少量脱屑,严重者,红斑颜色鲜明,大片红斑、粒状丘疹连成一片。
水疱,在红斑、丘疹的基础上,有些湿疹会发展成水疱。水疱破掉后会流出透明或淡黄色浆液,患处有破损、结痂。
在儿童常见皮肤问题中,湿疹和痱子容易在夏季扎堆出现。简单区分湿疹和痱子,看这3点:
①看疹子形态
湿疹往往连成一片,严重时会出现丘疹、红斑、水疱、血痂多种形态。而痱子无论多严重,都是一粒粒的,疹子边缘不融合。
②看发作部位
湿疹常发作于宝宝的面颊、耳廓周围、额头,以及手肘、膝盖等容易干燥、容易产生摩擦的部位,还常常呈对称分布。而痱子常发作于宝宝最容易出汗、憋闷的地方,如脖子、腋下、腹股沟、后背、屁股、皮肤褶皱处。当然,湿疹也可能长在这些地方,只是没有痱子这么明显地长在出汗多的地方。
③看疹子变化
只要合理降温、保持干燥、及时擦汗就能缓解的疹子,一般来说都是痱子。两者的区别很明显:长湿疹处需要保湿,长痱子却要保持干爽。此外,湿疹和过敏引起的皮肤反应也很好区分。食物过敏引起的皮肤起疹,往往是全身性的,发作急,同时还伴有消化系统不正常的现象。如果是接触性过敏反应,在离开过敏原后,症状往往很快缓解、痊愈。湿疹则是一个慢性的、易复发的疾病。严格意义上说,湿疹也属于过敏的一种。少数患慢性湿疹的宝宝,其实是对尘螨过敏。如果怀疑是尘螨过敏,建议带宝宝就医诊察。
湿疹3种不同原因要先辨证再调理
外用+内调
首先外用还是那款家中常备的御惠堂儿童型乳膏,苦参、蛇床子、黄柏等十多种草本提取,无激素,温和到宝宝皮肤有破损也不会有刺痛感,3分钟快速止痒缓解宝宝不适,一般3天左右可有效消疹修复宝宝受损肌肤。
中医辨证上,我们把湿疹分为风湿热邪型、脾虚湿盛型和血虚风燥型。
①风湿热邪型
绵茵陈土茯苓猪骨汤
材料:绵茵陈10g,土茯苓10g,猪骨适量。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5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小时,撇油去渣。
每天1次,每次饮小半碗,可连饮3天。
功效:清热祛湿。
适用年龄:2岁以上宝宝对证可服。蚕豆病可服。
三花茶
材料:菊花6g,金银花6g,木棉花10g,土茯苓10g,冰糖适量。
做法:材料洗净入杯,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清热祛湿、散风解毒。
适用年龄:1岁以上宝宝对证可服。蚕豆病宝宝可用8g鸡蛋花代金银花。
②脾虚湿盛型
佛手石菖蒲乌鸡汤
材料:佛手8g,石菖蒲5g,乌鸡50g。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5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小时,撇油去渣。
每天1次,每次饮小半碗,可连饮3天。
功效:化湿和胃,养胃固本,适用于虚证顽固性湿疹。
适用年龄:3岁以上宝宝对证可服。蚕豆病可服。
③血虚风燥型
百合桑葚汁
材料:百合10g,桑葚10g,去核红枣2枚,青果5g。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2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可加适量白糖调味。每天1剂,连服3~5天。
功效:养阴润肺,除湿止痒。
适用年龄:3岁以上宝宝对证可服。蚕豆病可服。
还可用黄芪、生地、荆芥、当归、白芍等养血润肤、祛风止痒的中药材,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开方入药。等到湿疹逐渐消退的痊愈期,还可以用黑豆生地饮预防复发。
黑豆生地饮
材料:黑豆50g,生地12g,防风6g,黄糖10g。
做法:黑豆、生地、防风下锅,2碗水煎至1碗水;滤渣取药汁,下锅加黄糖,搅拌加热至黄糖融化。每周饮1~2次。
功效:健脾清热,养阴扶正。
适用年龄:2岁以上宝宝对证可服。蚕豆病可服。
我们常说,想要宝宝湿疹不反复,根源在于顾护好脾胃消化,科学喂养,避免积食。这需要家长认真反思过去的喂养方法究竟哪里出错了,纠正不好的饮食习惯。
注意:仅供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elzmzl/7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