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全球有残疾性听力损失3.6亿人,占总人口的5%;其中成人3.28亿和儿童万。中国是世界上耳聋人数最多的国家,在我国听力残疾人群中,约有60%是因为遗传基因缺陷而引发的耳聋。如此巨大的耳聋人群,不仅让每一个耳聋家庭承受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而且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不安定因素。
什么是遗传性耳聋?
遗传性耳聋是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的听力障碍,主要由于父母携带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并传给后代所引起的。大多是因为基因突变导致内耳多种细胞或者信号传递通路受到损害,而使听力系统无法正常传递声音信号,导致耳聋。
先天性耳聋如何防控?
由于致聋基因热点高度集中,使得遗传性耳聋基因人群筛查成为可能。耳聋基因筛查能够通过婚检、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等方式,对出生缺陷有效地进行防控。新生儿耳聋发生率1-3‰,每年新增3.5万先天性聋儿和3-5万迟发性聋儿,其中迟发性耳聋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及时预防。WHO调查50%听力损失的患者通过初级预防、早期诊断及处理可以避免耳聋的发生。
夫妻听力正常,还用做耳聋筛查吗?
科学研究表明,80%的聋儿由听力正常的父母所生育,原因是平均每个中国人中,会有高达5-6个人携带常见耳聋基因突变,这些携带者一般不会表现出耳聋症状。但两位携带者一旦结婚生育,其宝宝则有25%的可能遗传到父母这些基因突变,具有致聋风险。
什么时候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
可以在孕前、孕早期进行携带者基因筛查,明确受检者是否携带耳聋致病基因突变,对耳聋患者或受累者进行干预治疗,对携带者进行生育指导。通过对耳聋基因检测结果的分析,确定其遗传方式,计算耳聋再发风险,对患者家庭成员的患病风险、携带者风险、子代再发风险做出准确评估,指导科学生育健康宝宝。
耳聋基因检测跟听力筛查有什么区别?
医院在具备能力条件下会对新生儿出生后1-3天内进行一次听力筛查,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存在听力障碍问题新生儿。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听力障碍都会在宝宝出生后立即表现出来,某些患儿表现为迟发性听力下降,有些儿童只有在接触某些药物后才可能出现听力下降,而听力筛查无法检查出这类迟发性与药物敏感性听力障碍的风险。
耳聋基因检测是通过对常见耳聋基因进行检测,可有效检出新生儿迟发性与药物敏感性听力障碍的风险。所以,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与新生儿听力筛查这两项检查不能相互替代,但是能相互补充。每一位新生宝宝都应该进行这两项检查。
听力与基因联合筛查意义重大!
①降低听力筛查漏检率
患有听力损失的9岁儿童中,50%是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所以即便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可能仍会出现听力损失;
②提高耳聋检测准确性
耳聋基因检测避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准确度>99.9%,且将耳聋的确诊时间提早到出生后2周内;
③提高耳聋检测效率
④解决迟发性聋与药物性聋相关问题,延缓甚至避免耳聋;
⑤指导科学婚育,从源头上进行预防,避免下一代耳聋发生。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地点:
医院南院门诊三楼
(海陵南路号)
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
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elzmzl/6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