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
耳聋在大众认知里往往是老年人的“专利”,然而,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加,以及摄入高脂肪食物过多、运动减少、生活不规律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兴起,一种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的病症正频发于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中。
耳聋
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加上该病有一定的自愈率,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盲目地认为,突发性耳聋是暂时的、休息一段时间就会痊愈。因此,很多患者发病后未及时就医,严重影响了治疗的效果。那么,大家知道“突发性耳聋”是什么疾病吗,又会有哪些症状?同时,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去预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1
什么是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也称特发性突聋,简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两个相邻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国际范围内发病率为5/10万~/10万,主要集中发病于年轻群体,且逐年不断上升。
突聋多中心研究显示,我国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1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左侧略多于右侧,双侧突聋发病率较低。根据听力损失累及的频率和程度,分为:高频下降型、低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含极重度聋)。
2
突发性耳聋的主要症状
①听力下降:听力损失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也有晨起时突感耳聋。
②耳鸣:一般于耳聋前数小时出现,多为嗡嗡声,可持续1个月或更长时间。
③眩晕: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恶心,呕吐,可持续4~7天。
④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耳部或耳内阻塞感或压迫感、周围麻木感。值得注意的是,新出现的耳阻塞感或胀满感可能是潜在严重疾病的症状,需立即检查。
3
突发性耳聋的原因
突发性耳聋的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
①病毒感染:如伤寒及感冒病毒等。
②内耳供血障碍: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长期抽烟、酗酒、精神紧张、失眠等。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4
突发性耳聋如何治疗
一旦出现突发性耳聋,情绪上要放松,饮食要清淡,调整好睡眠,避免劳累。同时避免接触噪声或过大的声音,减少吸烟、喝酒、摄入咖啡因等行为。
主要药物治疗:
①初始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重要药物,建议全身给药,局部给药可作为补救性治疗,包括鼓室内注射或耳后注射。在最初的2周内治疗效果最佳。
常用药物:地塞米松,泼尼松,甲泼尼龙。
对于有胰岛素依赖、不稳定性高血压、消化道溃疡等患者,可能不适合接受全身皮质类固醇治疗,推荐局部给药。
②改善微循环:突发性耳聋急性发作期(3周以内)多为内耳血管病变,基础的治疗是改善末梢循环。
常用药物:银杏叶提取物。
③神经营养类药物:神经营养修复的基础药物可改善内耳螺旋神经节、蜗神经及听毛细胞供血功能。
常用药物:甲钴胺。
④降纤药物:能降低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使血管阻力下降,增加血流量。
常用药物:巴曲酶。
除此之外,临床中可采用高压氧,以及针灸等方式改善内耳微循环,达到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作用。
突聋刚发生时应该抓紧时间治疗,听力有可能会恢复,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治疗有效率降低,且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预防,学会放松心情,保持乐观情绪;合理饮食,积极锻炼,及时治疗慢性病,一旦出现听力下降、耳鸣,医院就诊,保护健侧耳,避免耳外伤和耳部的感染。
作者:杨希药师
审核:胡云珍主任药师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D].,.
2.李昕琚,梁勇,蒋涛,等.突发性聋临床实践指南(Ameri-canAcademyofOtolaryngology-HeadandNeckSurgery发布)[D].,.
3.李晶心,周蕾,李晓君.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17(3):42-44.
4.李玲,黄志纯,陶锋.突发性耳聋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
5.库薇,刘业海,吴静,等.国内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12(1):93-93.
浙一药学,用心服务
药物咨询|知识宣教
使用解疑|用药安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elzmzl/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