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小孩耳聋 >> 小孩耳聋怎么办 >> 正文 >> 正文

小心,不要激活耳聋基因

来源:小孩耳聋 时间:2018-2-6

医院

(生育保险定点单位)

好消息

医院分娩享受元基本生育免费补助!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小孩子挨了一巴掌,耳朵就听不见了;出生时听力好好的,发了一场高烧,打了抗生素后,突然就聋了……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意外”发生。殊不知,这些都是耳聋基因缺陷导致的。

  研究调查表明,80%的遗传性耳聋都是耳聋基因在“捣鬼”,目前我们所知4个明显致聋的基因:GJB2、SLC26A4、12SrRNA和GJB3,GJB2基因是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我国先天性聋患者中携带有GJB2基因突变的比例可达20%;SLC26A4是“一巴掌打聋基因”;12SrRNA是“一针致聋基因”,它们一旦遇上药物就会被激活,GJB3经常被感冒病毒激活。

听力正常的父母也会生出耳聋宝宝

  大多数听力正常的家庭不会去做聋病基因检测,但事实上听力正常的父母也会生出耳聋宝宝,假如夫妻双方均为耳聋基因隐性携带者,他们从新生儿到成人阶段都不了解自己携带了导致耳聋的基因,很大程度上会孕育出一个基因突变体的患儿。

如何尽可能避免遗传性耳聋发生?

  专家表示,可以通过“三级预防体系”实现有效预防。一级预防包括孕早期普遍筛查、药物性聋易感性筛查、聋人夫妇生育指导和青年聋人恋爱前指导;二级预防主要指产前诊断;三级预防则是指新生儿基因筛查。

  耳聋基因筛查可以在孕前、孕中、新生儿等多个时间段进行。对于携带了先天性耳聋基因的人,如果能在孕前发现,可以避免耳聋宝宝的出生。如果新生儿携带了药物性耳聋基因,医院看病打针时,提醒医生不要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可避免“一针致聋”。如果是携带了其他耳聋基因,要避免感冒、用力擤鼻涕等容易导致突发性耳聋的情况。

小贴士:

  一般来说,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变化。一旦怀疑异常,医院做听觉功能检查,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3个月大小的婴儿就会对强声音有反应,半岁前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9个月时能主动向声源处转脸,不晚于1周岁会有言语意识。一岁以后,医院体检时都要进行听力筛查。









































北京现在好点的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
自癜风控制患者经验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xhelzmb/2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