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池草读书社论坛,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至论坛。
关于吃糖的问题北方吃的糖大都是甜菜糖,都是从地里长出来,这个糖吃了之后,软腭这个地方会发酸发粘,会有粘粘的分泌物。现在糖果厂商、各种糕点点心用的基本都是甜菜糖,这个糖便宜。吃甜点心,吃了以后软腭(舌头抵一下上方,比较软的地方,靠近嗓子的地方,上腭,鼻腔正下方),只要发酸发粘,用的肯定是甜菜糖。甜菜糖吸收的是地里的气,在地里向下生长,甘蔗是向上长的,是清轻之气。甜菜是向下长的,吸收的是重浊之气。所以甜菜糖吃了对人特别不好,能够化湿化痰,吃了以后软腭位置发酸的粘液,就是化的痰湿、湿气,糖没有办法被分解吸收就变化成湿气。所以不推荐小朋友吃一切甜味的东西,块糖、甜点心等等,吃了太多的甜以后就要伤脾。甘味是养脾的,甘味是什么?吃米饭、馒头,淀粉在唾液酶的作用之下,被分解成葡萄糖,微微发甜,那个才叫甘。一旦舌头有感觉了,觉得有很明显的甘味了,那个已经是偏甜了。甜食是伤脾的,对我们的消化吸收是有损害的。不推荐小朋友吃甜的东西,特别是在感冒和咳嗽的时候,最好一点甜味都不吃。平时如果特别想吃的话,一天最多吃一块硬糖,硬的水果糖,而且你要看明白,一定要用蔗糖做的,如果写着白糖,不要买。现在很多小孩脾虚、营养不良,就是因为我们生活中甜用的太多,甜食摄入量太大,对消化吸收有很大损害。除了甜不吃、苦的不爱吃,酸、辣、咸都要少吃。味觉的刺激,其实也是形成贪欲的一种条件。你们吃辣,最开始的时候吃不了很辣,可是越吃越辣,吃到最后,以前的辣已经不会让你得到辣的快感。人对于刺激会逐渐麻痹的。辣,经常吃,刺激已经不起作用,就要追求更强的刺激。人的欲望是没有边际的。北京有家店,有变态辣,普通的辣椒形成的辣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就放了化学原料,这个化学原料对人的味觉刺激非常强烈,很多人喜欢吃。口味的刺激,其实会激发脏腑储存能量的挥发。我们吃完辣,脸发红、出汗、打喷嚏、流鼻涕。打喷嚏流鼻涕的人都是肺里有虚寒之气没有排干净。吃了辣之后,刺激肺帮助排出沉积的寒气,但是这种排出沉积寒气的方法,是以损失脏腑能量为代价的。例如这个水,很满的话,稍微晃动一下就能溢出来,随着水越晃越少,必须要加大力量晃,才能晃出来。肺里的能量就像一杯水一样,越晃越厉害,之后晃不出来了,那你的肺精就快要用完了。不要让身体接受重口味的刺激。南方比较清淡,还好。咸味吃多了是导致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高血压、血稠都和这个有关。所有的人,不管在哪里生长,都适合清淡饮食。因为脾是属于甘淡的,只有清淡的适合我们消化吸收。四川人爱吃辣是为了代谢湿气。四川人有个特点,皮肤又白又细,这个白是西方肺金之色,皮肤细腻实际是皮毛之下积累了很多脂肪,看起来很美实际是以健康为代价的。四川呼吸道炎症、哮喘,发病率非常高,包括肺癌,就跟他们喜欢吃辣椒有非常大的关系。辣椒是在清朝才进入中国的。在古代中国是没有辣椒。不要吃这个东西。不管从哪里来,在一个地方生活超过三个月,比如在惠州生活三个月,全身水土都换过,就成了一个惠州人了,是适应了此地温度和湿度的差别。辣椒的辣,和花椒胡椒的辛味不一样,它是会蒸湿成痰,湿气被辣椒的热量蒸发成水分变成痰,湿性体质变成痰性体质。以一个中医师的身份,劝告不要吃口味重的东西。过于喜欢吃什么味道,就会让什么脏器受到损伤。水果和饮食的道理是一样,不要吃口味重的。火龙果口味比较淡、青甘蔗口味淡,芒果榴莲口味重的不要吃。西瓜算是淡。“湿面”:过量的水会稀释我们的消化液,如果消化液被稀释之后,胃就要努力再分泌更多的消化液,这样伤脾胃的,过度的强迫脾胃分泌消化液,其实也是在调用它的能量。油炸、火烤的都少吃。只要热气重的东西都最好不吃。就是因为不要给他提供太多的发热阳性的东西,以免伤阴气。“只与干柿、熟菜、白粥,非惟无病,且不纵口,可以养德。”最好是清水煮的菜,白粥。不但不会得病,还可以不让孩子对食物产生贪欲,有大的发挥余地,可以长养孩子的德行。饮食有四个原则:甘、淡、温、软。甘:多吃淀粉类的食物;淡:口味要清;温:温热的食物、温水;软:容易咀嚼消化的食物。有些小孩子爱喝冷水,没有关系,最低的温度就是室温,一杯水放在室温晾成凉开水,没有问题,即使是天冷的时候喝也没有问题。不要吃、喝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
香蕉:比较典型,生冷滑腻都占全了。在广东吃的香蕉还都是熟透的,北方吃的基本都是硬的,很生,又滑又凉又难消化。不要给小朋友吃香蕉。大便不通畅,就是利用了香蕉的生冷滑腻的缺点。其他蕉类不知道。用它的缺点来通大便,就好像吃凉药把大便强制打开一样。后面有关于小儿便秘的解释。有人说,只给孩子吃菜吃粥会不会营养不良,绝对不会营养不良。六十年代的人吃什么?吃玉米和玉米芯打的粉,长起来的,现在身体比很多年轻人都要壮。现在的食物质量,不怕吃的少吃的不好,就怕吃的太好、吃的太过。“此外生栗味咸,干柿性凉,可为养阴之助。然栗大补,柿大涩,俱为难化,亦宜少与。”介绍两个零食,生栗子和柿饼。这两个东西都可以滋养阴液。板栗生的时候是入肾,属水,但是炒熟以后沙土样的,甜味,就入脾了。一定要生吃,水泡发一下。这是古代给小儿提供的零食。一次最多吃四分之一个柿饼就可以了,栗子一天吃两三个就不得了,不要给他提供太多的零食。“妇人无知,惟务姑息,畏其啼哭,无所不与。积成痼疾,虽悔何及!所以富贵骄养,有子多病,迨至成人,筋骨柔弱,有疾则不能忌口以自养,居丧则不能食素以尽礼,小节不谨,大义亦亏。可不慎欤!”妇女同志,小孩一哭就心烦焦虑,千万不要哭,一哭要什么给什么,最后因为给他乱吃东西导致小孩生病,后悔也来不及了,到处抱着求医问诊,都是自己制造的。越是宠爱他越是娇纵他,小孩身体越差,长大成人之后,身体不够强健,体弱多病,医生说要忌口要禁忌,可是从小嘴馋的习惯养成了,也忌不了也戒不了,这个病就缠绵难愈,遇到重大事件应该吃素,按照礼节来办理事情的时候他也做不到,欲望没有办法克制,是因为从小就娇惯。在细节上不从小教育培养,等到长大之后,他因为没有好的德行,对自身对事业产生损害的时候,才来后悔,已经太晚了。这是一个医生对幼儿教育的忠告。“小儿除胎生病外有四种∶曰惊,曰疳,曰吐,曰泻。其病之源止有二∶曰饱,曰暖。”小儿常见病,除了胎生病之外,有四种:惊、疳、吐、泄。胎生病是从胎里带出来的,先天疾病,基因决定的。如果去追寻后天的致病因素的话,无非都是吃的太饱太好、穿的太暖、环境太暖,无非都是这两种。你觉得你是在疼爱他,实际是在伤害他,一定不要犯这样的错误。调整控制好他的饮食,并不是让他饿着不给他吃的。有个妈妈问我,小朋友特别爱吃东西,吃三碗饭都吃不饱,我也不知道他吃的多还是少。我说,他吃三碗饭你觉得多,那你就给他吃两碗饭,你看他晚上睡觉的时候会不会饿的睡不着。如果是饿的睡不着,那他真是食量大,没有问题,如果吃两碗没问题,那吃三碗可能是太多了。我们人对食物的需求是有神经在控制的,当你肝脏不好的时候,对摄入食物多少的感觉会出现障碍,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厌食症或者暴食症。厌食症就是一点都不想吃,暴食症就是永远都吃不饱,吃到顶还觉得饿,抠出来还继续往里填,这是因为肝脏有问题,影响了脾胃的正常功能。惊厥:如果仔细辩证的话,在临床上分为急惊风、慢惊风两类,有九种症型,我们讲也讲不完,你们辨别起来也难,但是,民国时期的彭子益写过一本《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如果对中医学有兴趣,推荐大家看这本书,这本书用白话写的,他对医学知识的讲解比较准确详实。民国时期彭子益,介绍了一个小儿发烧抽搐,最为有效的饮方,就是四豆饮。三岁小孩一次的用量:黄豆20粒,绿豆、黑豆、白饭豆(即眉豆)三种各15粒。这个不但能够治疗发热抽搐,而且还有退热的效果。主治一切发热,它的效果是退热,但是对于外感,感冒之后发热,吃四豆饮能够退热,但是不治感冒,它只能退热。如果小孩体温升高,首先要想到四豆饮这个方子。第一种,抽搐的情况,小儿忽然两目上视,没有任何征兆就翻白眼,这是风木上动,四豆饮最有效。还没有抽起来但是眼睛开始往上斜了,这个情况需要煮四豆饮给吃。全部用生豆,即煎即服,不能够隔夜,不能够久放,现煎现吃。煎法:水多煮烂,取浓汤服。如果小便量很大的话,可以不放眉豆。尿长就是尿量大尿色淡。有的人说我打成豆浆行不行?不行,药性就不一样了,先把豆子打碎再煮,也不一样了。可以用高压锅煲,也可以用瓦罐煮五十分一个小时,等豆子煮的差不多的时候,再用勺子把它杵碎,再继续煮,煮成豆沙,给小孩喝。可以提前泡豆子,不过通常发现小孩发热的时候,都来不及泡豆子。第二种情况,长期腹泻,胃口不好,面色青黄。五个小朋友站在一起,就发现这个小朋友的脸色明显比其他小朋友要黄,而且还有长期大便不能成型,胃口又不好,这是什么原因?这是木虚土败,肝已经虚了,脾胃功能又受到了损伤。用附子理中地黄汤稍加益母草神曲,轻用多服可效。10分=1钱,10钱=1两,1钱=3克,1分=0.3克讲义里面的用量是一次的用量。一天的用量就是都乘三。丸药(大蜜丸)给小朋友吃最好是加一杯水煮化了吃。煮成药水喝下去,这样更容易消化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大蜜丸、浓缩丸进入肠胃之后有可能还没有消化完就被排出来了。一杯水,用小朋友一次饮水的量来衡量。小朋友每次能饮ml,就用ml当做一杯。第三种情况,没有病症,忽然就两个眼睛向上翻,手足抽搐,口眼歪斜,这是急惊风。可用四豆饮。慢惊风,长期体弱多病,胃口不好,到这个时候,肝脾津液业已枯竭,这种情况的惊风或者是积滞,都可以用下面的方子,扁豆、山药各一钱,巴戟天、淫羊藿各五分,归、芍各三分,神曲、厚朴、橘皮各三分。分量是3岁幼童的量,一天3次就可以了。这个方子既可以治慢惊风,慢性抽搐,也可以治肠胃积滞。如果真的是因为受到惊吓导致的抽搐,用下面三种成药,任意一种都可以:白益镇惊丸、八宝惊风散、小儿琥珀丸。疳症,轻度的是积滞,积滞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了疳。扎四缝穴,就是治疗这个。这个多为3岁以内全身虚弱羸瘦的幼童,西医叫做营养不良症。可以用捏积法,搭配刚才第一个方,试试这两个配合会不会有缓解,如果没有缓解马上就医。不要挑战自己的知识极限,不要认为自己听了几节课、网上看了几篇文章,就能包治百病。如果小朋友的情况超出能力掌控范围、超出判断范围,最好马上就医。吐、泄,呕吐腹泻都和肠胃、消化系统有关系。肠胃病,如果是内脏病,必然不会鼻塞流涕,鼻子堵,或者是流鼻涕,一定是外感病,一定是感冒,一定不会是内脏出现问题。小孩鼻炎,早晨起来打喷嚏流鼻涕,那是外感病未清,才会形成鼻炎这种情况。鼻炎是怎么来的?是感冒没有彻底治好,治错了,病毒细菌长期驻留在这个地方,就形成鼻炎,其实还是要用治疗感冒的方法来治,疏风散寒,才能把鼻炎治好。说一下细菌病毒引发炎症的问题。人为什么会发炎,是因为异物的侵入,举个例子,手扎了一根刺进去,身体防御系统发现一根刺入侵,想把它排到体外,但是从表面这个刺拉不出来,只能让它发红发脓,通过脓液的流出,把这根刺带出来,这是我们身体自我修复、自我治疗的一种本能,这就是发炎。常见的小朋友咳嗽,医院看,不是咽喉炎就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特别吓人,但是在中医里面看来都是咳嗽。为什么会发炎?就是细菌和病毒形成的这个兵团在侵蚀人体,人体发现这个异物了,想解决消灭它,就一定要发炎。细菌和病毒是有一定生存条件的,当体温保持在39度持续烧几个小时的时候,有可能细菌和病毒就被完全杀死了。因为高温破坏了细菌病毒的生存环境,它就不能继续繁殖和传播了。中医运用的正是这样的治疗方法。帮助人体提高体温发热,然后调整身体的内环境、酸碱度,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生存条件,让它自行灭亡。但是西医呢,用抗生素、消炎药,他用的是对抗疗法,这个药下去,就攻打细菌、攻打这个军团,但是这个军团是不是真的能被消灭,会不会有残兵败将到其他部位其他组织形成新的军团,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谈回刚才那个手发炎的问题,一根刺扎进去,这个地方红肿发炎了,用消炎药抗生素,把这个炎症给它消退了,但是这个刺并没有真正被拔出来,当你身体气血旺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身体又想来解决这个刺的问题,就又让这个位置红肿发炎。所以,单纯消炎不解决根本问题不是办法,而且抗生素消炎药,过度的应用之后,有个特点,它会沿着呼吸系统不断深入,本来是鼻炎,吃药,把鼻炎治好了,变成扁桃体炎了,又吃消炎药把扁桃体炎治好了,变成气管炎,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深入的。所以有些小朋友,得了哮喘之后反而不会感冒了。本来是嗓子疼,嗓子不疼了变成哮喘了,哮喘了不会感冒,是什么原因?他的防线已经一道一道的被破坏掉了,之后,细菌病毒一感染就到肺里来,就直接进了气管进了肺,没有前面的这些防御了。病毒性的感冒,现在市面上抗病毒的药物几乎都是安慰剂,但是病毒引起的感冒中医可以很好的治疗,一剂汤药下去,让你身体出点汗,调整了你的体温和体液浓度,病毒马上都死亡了,一点都不留。但是用抗病毒的药物,只是抑制病毒的复制,降低其在体内的含量,但是永远没有办法消除。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的区别一个是对抗性治疗,药物进入到人体之后,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中医是顺应身体的需要,用能量推你一把,让你身体更好的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治疗。这就是治疗的区别。很多长期感冒的小朋友,越治越厉害,最后治成过敏性哮喘,或者顽固的荨麻疹。这样的病,在西医看起来是没有办法彻底治愈的,得终身服药。因为他的疗法就是不断往下压,压到底了,他也没有办法。为什么感冒误治会得荨麻疹?肺主皮毛,肺病、呼吸道的症状,没有治好的话,就会到皮毛上来。所以想治好哮喘,想治好荨麻疹,就先得治好感冒,不想让小朋友走向被误治错治的道路,一定要学会感冒怎么治。常见感冒有两类,一是风寒、一是风热。风寒感冒,一定是流清白鼻涕,清鼻涕或者白鼻涕,痰也必须是清痰或者白痰,鸡蛋清一样的痰或者是白色的痰,不口渴,不主动要求喝水,喂他水也喝的不多,无汗,白舌苔。这样的感冒是风寒感冒,吃同仁堂感冒清热颗粒。最好是买同仁堂的,有几个其他药厂生产的“感冒清热颗粒”,处方完全不同,里面有西药的成分,不要去买。风热感冒,一定是流黄鼻涕,吐黄痰,口渴,喝大量的水,有汗(额头/后背/腋下有汗),舌苔是黄色。这种情况吃银翘解毒片、颗粒、口服液都可以。鼻涕变黄,如果黄舌苔就吃这个,如果不是,那就是因为体内多股邪气在交结,那就说明以前感冒经过误治过,体内有多股邪气在交结斗争。治感冒的药最好是加水一杯煮沸,不管是药片、口服液还是颗粒,加水一杯,煮沸之后倒出来。风寒感冒的就稍微温热的时候让小孩喝下去,风热的温服就可以了。靠药的热力来帮助小孩发汗,药物煮沸之后,药物分子的活性会更好一些。舌苔、鼻涕、口渴、汗一定要结合起来看,如果超出这两种类型,马上看医生。吃一种药就可以了,如果吃多种药,成分太多了,身体就不知道听谁的指挥了。还有一种感冒是以嗓子疼为主要表现,咽痛,我们平时说的扁桃体发炎,也包含在这一类里面,只要说嗓子疼,摸摸腋下有汗,不管咳嗽不咳嗽,都可以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一到两天就能完全治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实际是麻杏石甘汤,是《伤寒论》里面的一个方子,治疗外寒内热。一般在这种情况发生之前,都会有一阵不大便,或者是大便发硬,是因为有内热。肺热咳喘口服液主要成分是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有这四味就可以了。扁桃体先发炎后发烧,在嗓子疼的初期,给他用这个就不会发烧,而且能够彻底的解决,也许经过一次也许经过数次,服用这个药,扁桃体的问题可以得到彻底的解决。不管发热不发热,咳嗽不咳嗽,只要是嗓子疼出汗,就给他用这个。外感的第一症状就是鼻塞或者流涕,只要鼻塞或者流涕、嗓子疼、并且有汗,就吃这个。治感冒的药,最好是加水煮沸吃,而且这个药吃下去以后让他运动一下或者注意保暖稍微出一点汗,额头微微出汗最好。感冒药最好在饭后吃,但是你发现感冒了,还不到吃饭的时候,可以马上用药。我建议是一发现感冒就吃药。吃药是让它小发作一下,排出去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大发。这个病如果不治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治愈,一种是加重。但是感冒初期吃对了药,就一定会是治愈不是加重。小孩流鼻涕,偶尔咳,一天咳两三声,经常流鼻涕,是他代谢肺内毒素的一个表现,如果没有遇到好的医生可以不管,流一阵自己会好。流一个月算长,但是你给他滴鼻的药,吃抗生素,还不如让他继续流鼻涕。流一个月的鼻涕,按西医的说法就已经是鼻炎了。但是如果用了错误的疗法,把这个炎症往下赶,可能会变成慢性咳嗽、哮喘,所以还不如让他流着点鼻涕。若要小儿安,鼻涕常不干,他流鼻涕,其实是他代谢毒素的一条通道。而且我们现在的社会,空气尘埃、化学物质特别多,流点鼻涕不影响生活质量的话可以接受。这是最常见的三种感冒情况,如果超出这三种情况,马上去看医生。当下什么情况就用什么情况的药。舌苔怎么分辨:A4纸这样的就是白苔,跟它比对,只要是这个颜色就是白苔。小米一样的颜色就是黄苔,小米有很多很多颜色,淡黄色深黄色,只要不脱离小米的颜色,就是黄苔。转自池草读书社论坛,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至论坛。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edaogou.net/elzmzl/2128.html